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

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

推荐阅读:

人所倡议啊?”

蒋德道:“正是区区与诸君闲谈之间提及,诸君纷纷慷慨解囊响应,故而有此一校”

颜良笑道:“嗯!不错不错!你唤作蒋德,曾任县主簿?如今从事何营生啊?”

蒋德答道:“唯在家耕读尔!”

颜良对朱淮道:“扶值,你治下多有遗才,看来你未能尽数拔擢啊?”

朱淮道:“明府教训得是,在下到县后,亦多次征辟蒋君等贤才,然下吏德行不彰,为能尽皆得用,而蒋君才美尤甚,下吏正欲荐之于明府面前。”

颜良转头问道:“蒋君可是觉得上艾池,不能尽情施展?”

颜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暗藏玄机。

若是蒋德顺着朱淮与颜良的意思下去回答是,看似是向颜良示好,但无疑会令人觉得他有些看不起朱淮,所以才不愿应辟。

而若是蒋德回答不是,便错过了被颜良招致麾下的机会,又无法解释为何先前不应辟。

然而这个两难的问题却并没有难倒蒋德,他毫不停顿地答道:“前时县君发来辟命时,在下虽有效力之心,然当时家母有恙在身,在下需时时侍奉在侧,不得脱身,不得已而婉谢之!”

蒋德这个回答立刻博得了在座众饶好评,时人最重孝道,蒋德不但避过了两难的回答,更顺势宣扬了自己的孝行,可谓是完美答案。

见蒋德没有踩雷,颜良也是颇为赞许,道:“蒋君纯孝,只不知如今令堂身体可曾康复了么?”

蒋德道:“有劳明府关心,家母已大为好转。”

颜良道:“既如此,扶值可再度征辟蒋君,想必此次蒋君不会再推脱了吧?”

蒋德答道:“在下自当谨遵明府、县君之命。”

话虽如此,但蒋德心中还是稍有遗憾。

他本以为自己带头来了这一出应当能够得到颜良的青眼,被征辟入郡府,没想到还是属意自己出仕县郑

自己之前便做过一任县主簿,在县中除开功曹更权重、五官掾更清贵之外,已经无过于主簿者,实在是前途有限。

便是上艾长朱淮也以为颜良顺势征辟此人也是理所应当,没料到仍是让自己征辟蒋德。

不过颜良之后的话却让朱淮、蒋德的疑虑尽去,他道:“先前因为井陉商道封禁之事,上艾未能得到大力发展,而今张燕授首,黑山之患不日可解,这封禁之策也当更易,上艾正大有可为。”

“且黑山新克,正需妥善治理,上艾县还当担起这个重任才是。诸君还当多多努力,若能治理得当,上艾或能由下县转为上县,诸君亦会各有升迁。”

颜良此话一出,等于是印证了蒋德在县寺外的那番言论,让县中诸吏员,以及在场的本地士绅都大为振奋。

尤其是被蒋德忽悠同来的众士绅,觉得出了钱跟蒋德来这一趟是来对了。

他们虽然不如蒋德一样被颜良所重视,但日后定会被县长朱淮重视、重用,且不会担心纠治他们先前的不敬之罪。

更何况他们率先得知了将以上艾为中心,恢复井陉商道,开发黑山,绝对是大大的利好,各家都能提前筹措安排,以得到这份红利。

于是在场的县吏、士绅俱都起身而拜,向颜良表示定不会辜负厚望,要齐心协力将上艾发展起来云云。

颜良自是一番温言嘉勉,又道:“上艾地方贫瘠,多山丘少平地,若纯靠田亩生产,仅得温饱尔,故而需要来往商贾互通有无,而促使商贾来往有何要点,汝等可得出来么?”

朱淮想了一想后答道:“在下以为是保障安全、市租关税公平两点。”

颜良颔首道:“诚然,若贼人肆虐,道路不靖,则商旅不可得保障,若市租关税不公,则商贾不能得其利。”

“俗话得好,无利不起早,无保障,无利益,自是商旅断绝。”

“眼下黑山之患平灭可期,商旅安全无虞,而市租关税会由郡县一同拟定,务求公允得宜。”

“此两点能做到,商旅自然不绝于道。”

“除此之外,我以为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便是道路。”

“井陉连接冀并,乃古之要道,可如今陉道年久失修,部分路段步行尚可,但车辆骡马难以进校对此,郡县当合力推进,将井陉拓宽平整,妥善保养,使得来往道路畅通无阻。”

“除此之外,从上艾向西通往上党,向北通往太原,向南通往群山谷地间的道路也要一并修缮。”

“要致富,先修路。若上艾四通八达,势必能成为连接冀并的重要枢纽,则大治可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