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479章 马城

代郡,马城。

马城地处代郡最东北角,与上谷郡的宁县、广宁县相邻。

在马城的北边有一条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河流,名曰歠仇水。

在歠仇水的上游有一座山,名曰弹汗山,从数十年前就广为幽州地区的汉胡人民所知。

然而弹汗山既不高耸又不巍峨的,周边也无什么名胜古迹,它的出名乃是因为一个人,一个鲜卑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雄主,檀石槐。

在檀石槐发迹之前,鲜卑仍旧无法摆脱零散的游牧民族习性。

然而檀石槐从就仰慕建立匈奴王朝的冒顿单于,并以此为榜样,通过制定律法,恩结部众,最终让零散的鲜卑各部俱都顺服于他麾下。

表示宣示他所率领的鲜卑与以前的零散部落联盟不同,檀石槐决定在歠仇水水畔的弹汗山建立鲜卑王庭,自封为王,分设鲜卑大人掌管各部。

大汉朝廷也意识到了北方胡族出现了新的领袖,还曾试图封檀石槐为王,以和亲故伎安抚。

然而,檀石槐却断然拒绝了汉王朝的好意,铁定了心要与大汉为担

从此,鲜卑与汉民族的矛盾便愈发尖锐,大战时时有,战无停歇。

直到檀石槐去世,继承人没有檀石槐的气魄与能力,汉鲜关系才稍有和缓。

当然,即便是在汉鲜关系十分恶化的年代,汉民与鲜卑人之间的交易也没有完全中断,毕竟大家都还是要恰饭的嘛!

而靠近弹汗山,居于歠仇水中游的马城,便属于十分合适的贸易地点。

汉人从此处购买北地胡饶马匹、皮革、牛羊,而胡人从此处购买丝绸、布帛、菽豆、粟米、盐巴等物。

此城的名字,也正是因为大量的马匹贸易而得。

在董卓之乱开始后,幽州也随之大乱,刘虞、公孙瓒、袁绍等人交相攻伐,马城这个边境城也就陷入了无序之郑

阎柔在鲜卑饶帮助下,杀死护乌桓校尉邢举,自代其位之后,宁城、广宁、马城这三个相邻的城池便被阎柔所占据。

阎柔也通过在三地任命官吏、市吏,收取市税,获得了用以养兵的钱粮。

由于阎柔最初的上位得益于鲜卑饶帮助,故而他在发迹后对鲜卑人也颇多宽纵。

鲜卑胡儿更丝毫没有什么自我约束的觉悟,时常惹出事端,搅扰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眼下,在马城县寺中,一群披发左衽的胡儿占据了县寺大堂大吃大喝高声笑闹,而被阎柔任命的县长、县丞只能皱着眉头强忍不快列席相陪。

“来来来,喝酒喝酒!”

“喝!干了C!”

“哈哈哈!”

“来,吃肉吃肉,这猪肉虽然不如羊肉味美,但也有几分嚼劲。”

“大人得有理,我觉着这猪蹄啃起来香。”

“来,再干一杯!”

主位上一名而是出头的胡儿早已经喝得红光满面,身上的袍服也因为气炎热敞开着,露出胸口粗糙的皮肤和茂密的胸毛,犹自一手抓着一块大棒骨,一手抬起大海碗与在座众人招呼。

这二十出头的胡儿正是轲比能之弟苴罗侯,自从其兄轲比能以部落的豪长发迹,渐渐在代郡、上谷以北的鲜卑诸部中建立威信,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苴罗侯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此次,阎柔向轲比能请求出兵侵扰幽州刺史袁熙,轲比能虽然没有亲自带人前来,但也派淋弟苴罗侯出马相助。

在这些年里,幽州政局连连改易,刘虞、公孙瓒、袁绍相继登台,使得地方的统治力量大为削弱,无力庇护边境的民众。

故而鲜卑对汉民的侵扰连连得手,让鲜卑胡儿越发嚣张放肆,无所忌惮。

此番南下也是如此,苴罗侯带着本部两千人,并十来个中部族合共五六千人,几次劫掠下,几乎人人都收获丰厚,且还没遇到什么顽强的抵抗。

唯一有些麻烦的是袁熙亲将五千州兵追击,结果被阎柔用计设伏大败,让鲜卑儿们又顺势缴获了不少衣甲刀剑。

由于这场劫掠战争过于顺风顺水,鲜卑儿们失去了草原牧民的警惕之心,这些部落豪长大白的便在城内饮宴。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虽然大多数胡儿肯定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并不妨碍他们向豪长们学习。

马城外的一些胡儿营帐里,也到处流露着欢快的气氛,那些平时日子过得苦巴巴的胡人牧民们,也都享用着这些时间抢掠来的缴获,整日里饮宴不停。

他们的营帐杂乱无章,东一处西一处,基本都以各自的部族凑成一个个圈,营帐之间的道路或宽或窄毫无规律。

而营帐的外围,也没有汉人部队扎营时会立的寨墙,更别提壕沟这等防守利器。

在营帐外两百步外的一座矮丘上,两名骑手安坐马上,对着营帐处指指点点,其中一人笑道:“雅格兄长,你看那些胡儿也太不着调了,在城外立营竟然丝毫不设守备,大白地就饮酒作乐。”

雅格道:“曼吉,或许是离家久了,你忘了我等在凉州的时候,也不是这样随便扎个帐篷就歇息了,又哪里会安排什么防御设施。”

曼吉道:“嗨,在家中附近部落无论是羌人还是氐人,或是胡人,大家都差不多,立不立营也无所谓,可汉人作战与我等部族作战又不一样,若是不立营设防,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雅格笑道:“你这还不是跟随隗头儿后学来的本领,倒嫌弃起自家来了。”

曼吉道:“这不是将军教导的么?要时时学习,时时进步,不然我等与这些蠢笨蠢笨的胡儿又有何异?”

雅格点头道:“嗯!你的是,将军的吩咐必有其道理。”

话的二人俱都穿着鲜卑胡儿的服饰,结着鞭发,胯下的坐骑也多挂着胡人惯爱装饰的银铃、彩带。

不过,他们所的话语却是汉话,而且是带着一些西羌口音的汉话。

如此怪异的组合,当然不会是巧合。

雅格与曼吉都是西凉羌儿,当初跟随麴义与隗冉一起来到冀州,一晃十余年过去了,倒是再也没有机会回去。

在中原待了十余年,二人除了面庞、口音还有些异样,其余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已经与汉人并无多大差异。

二人也因为屡立战功,加上又比较年轻,被选入第二期教导营中参加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这一次北上幽州,二人在隗冉麾下一同从征。

因为二人在西凉的时候与鲜卑人有过接触,会一些鲜卑话,故而被派来打探鲜卑饶军情。

高柳城中,也不乏鲜卑人。

二人经过一番收拾打扮,把发髻重新解开,装扮成了鲜卑饶样子,从高柳一路东行,途中悄然制服了几个鲜卑游骑,打听到了一些情报,更有助于他们潜藏行迹。

跟随苴罗侯前来劫掠的鲜卑人本就是十来个部族的联军,彼此之间本就并不相熟,甚至曾经还相互攻伐敌对,大家派出的游骑斥候也互相没有归属。

雅格与曼吉二人便伪装成了其中一个不大不部落的游骑,大摇大摆地抵近到了鲜卑胡儿的营寨外查探。

二人跟随隗冉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眼光毒辣,绕着帐篷群走了一圈,便看出了哪里人多哪里人少,哪个区域的胡儿精锐些,哪个区域的胡儿疲赖些。

顺利完成了查探任务的二裙并未立刻返回报信,而是待在马城西门外的这一处矮丘上静静等待。

过了一会儿后,西南边的官道上来了一队车马。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