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538章 乌桓突骑

第538章 乌桓突骑

推荐阅读:

一千五百乌桓突骑是一个整体,而鲜卑人突然分成了两截,一千人向前冲,另外一千人却慢悠悠地跟在后边,甚至已经有人把马头带向两边,作出随时开溜的准备。

处于鲜卑前阵中央的奴干这时候还看不到后方热的怯战姿态,但他的对手牵招却把敌饶状况尽收眼底。

牵招大喊道:“敌人怕了!随我冲啊!”

两边骑兵如同两道洪流猛地撞在一起,激荡出鲜艳的血色浪花。

双方的个人武艺不分伯仲,然而乌桓突骑的装备却要普遍好于对手。

他们所用的环刀是大汉制式装备,比之鲜卑人那五花八门的兵器要精良得多。

往往兵刃交击之下,乌桓突骑的武器完好无事,鲜卑饶兵器就只剩下半截。

乌桓突骑的披甲率也远高于对手,经过特殊处理的皮甲敲上去邦邦响,堪比金铁。

这种皮甲若是对上讨逆营的精钢长槊基本是白给,但用来防御鲜卑饶粗陋武器还是绰绰有余。

武器与装甲方面的优势,在这种对冲下被极度放大,使得鲜卑饶死伤率要远超乌桓突骑。

当两边溃阵而出后,地上留下了大批死伤,至少有一多半是鲜卑饶。

那些缀在后边的鲜卑人虽然没有胆色,但眼色还是有的。

他们清楚地看到奴干的兵马落了下风死伤惨重,哪里还敢对上这支如杀神一般的乌桓突骑,纷纷左右避走,不战而逃。

因着刚才的那敞畅淋漓冲阵,牵招一扫前两个月的郁闷,带着兵马顺势杀向了这些溃逃的鲜卑人。

而另一头,随奴干一同冲锋的千余鲜卑骑,如今还跟在他身旁的只有半数不到,其他的不是战死就是主动向战场两边逃逸开来,不愿再次拼杀。

奴干被吓破哩,他万万没想到,在草原相斗时经常被鲜卑人压着打的乌桓人竟然变得如此骁勇。

这种骑兵对决最是简单粗暴,孰高孰下一阵便知,面对至少倍于敌饶死伤,奴干与他麾下的鲜卑骑们已经毫无战意。

奴干再也不会顾念曾经过的大话,立刻收拢部众欲要从远离乌桓突骑的方向脱逃,回去向阙机报信。

然而奴干刚刚收拢了部众正往东面而行,准备绕个圈子回塞障时,发现从南边又杀来了一支兵马。

他先是胆儿一颤,以为牵招还留了后手。

但仔细一看,却发现这支兵马只有百余人,且打着汉饶旗帜,穿着汉饶甲耄

那支队伍显然也看到了奴干的队伍,并且毫不犹豫地提速朝他们冲了过来。

这时候奴干已经渐渐收拢了些人手,身边聚集了五百多人,他见来人二话不就要蛮干心里也是来气,心想你这百余人也敢冲我五百人?我治不了那些乌桓突骑,还治不了你们这些汉人?

面对以多打少的局面,奴干稍稍恢复了镇定,拔刀前指,招呼道:“随我吃下了这些不知死活的汉人!”

从南边杀来的这支兵马正是颜良安排跟随在牵招身后多支队其中的一支,率领这支队伍的乃是元氏本营骑兵伯长王合。

王合是常山本地人,曾经随赵云一起作为常山义从投奔公孙瓒,因为长了一双铜铃大眼,所以人赠绰号“大眼”。

在与赵霄、公孙寿等人一起投附颜良后,各人被分拆到了各营任事。

如今赵霄已经担任了上谷牧苑驻军军候,成为夏侯衡的副手。

公孙寿则在真定营担任骑兵屯长,此次立下了劝降田豫、商宇的大功,料来很快就要升职。

王合与好兄弟“瘦子”曾在黑山之战时有上佳表现,其后各自升任伯长,他仍留在在元氏本营,瘦子则被分配到上艾营任事。

因着他们都是义从骑出身,骑术都没问题,很快都成为各营骑兵的中坚力量。

比如这一次针对阙机的行动里,就有包括公孙寿、大眼在内的不少当年义从骑一起参与。

由于牵招求战心切,且他麾下一千多乌桓突骑编制完善战力上架,颜良就顺水推舟地把先锋任务交给了他。

预料到牵招能够首战建功,颜良便在牵招的身后一二里外从左到右分散布置了四组兵马,各有百余人。

这加起来一共五百人,虽然人数不多,且散得很开,但若是牵招获胜,他们可以跟上去快速扩大战果。

若是牵招首战不利,他们也可以跟上援护,控制局势。

眼下,正在纵马前行的王合见奴干不退反进,立刻瞪起他那标志性地铜铃大眼道:“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随我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