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也都笑了,于七笑着说:“如果此前我不知道大师曾经救过董樵贤弟一命,而你们二人从此便成了知己好友。只今日这一见,还以为你二人是前世的冤家呢,竟然这般斗嘴。不要站在街上说话了,大和尚一路风尘的赶来,我们理应为大和尚和众位义士洗尘才是,只是不知大和尚和众位义士是否忌酒?”
僧常说:“贫僧与众位师弟都不可饮酒,不过还是要多谢七爷的美意。”于七说:“也好,那就先请众位师傅用些斋饭,大和尚就一同与我们入席吧,自然也有斋饭和好茶奉上。”
僧常及众武僧都称了句佛号,僧常便随着于七等人进入了大堂。此时酒宴已经齐备,众人便纷纷入座。于七坐在正首,再分左右依次是王伦、僧常、董樵、张振刚、徐海门徐耀门兄弟、李家兄弟等等,于九于十以及邢小泉没有入席,而是负责城防警戒。
僧常和尚将要入席,一旁有军兵过来要接过他的禅杖,想要帮他把禅杖立到兵器架上。那军兵也是个壮汉,又是跟随于七日久了的,也是很有些身手,可接过了僧常的那一把禅杖,没走出几步便又放下,待喘匀了几口气,调整了一下姿势,才好不容易将禅杖抬到了兵器架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禅杖摆放停当。
这柄禅杖对那个军兵来说,更像个一块大磨盘,能抬着走已然是极限了,谁要是能拿着这样的禅杖作为兵器,那必定是天生神力了。而这样的神力,偏偏出自于一个不吃荤腥的和尚,就更是难得了。
当一众好汉终于都知道这僧常和尚的来历后,眼神中原本的敬重又都增添了几分。王伦代表大家说道:“久闻宁海洲昆嵛山的丛林之中,有一脉少林的僧众,嘉靖年间便来到了沿海为大明抗倭。为了圣朝的海防,日后更是留驻于沿海数十年。此等宏愿,真叫人感佩呀。”
僧常答道:“当年大明各地来到沿海抗倭的僧道,何止数千,可惜贫僧是后来人,并没有参与过此等盛事。”王伦说:“大和尚与当年的那些大德,也是一脉相承,虽未遇到倭寇为乱,然则今日之外患,更甚于当年之倭乱。”
僧常说道:“当年的倭寇,实乃外患,他们也都只为杀人越货。而今日的满州与倭寇不同,他们也是我华夏苗裔,入主中原后,亦有经邦济世之心。贫僧看来,今日之满州,他日必也会如同当年的鲜卑那样,与我汉家再难分彼此。”
王伦问到:“那么大和尚今日所为何来?”僧常说:“今日和尚来此,是为了止戈为武,想依靠自己和众人的抗争,让清廷为善去恶,放下屠刀,重修仁政。”王伦又问道:“想要清廷为善去恶,靠的是三藏真经吗?”
僧常说:“非也,至少贫僧依靠的也是戒刀和禅杖。”王伦问:“大和尚打死了他们,他们还怎么为善去恶?”
僧常答道:“杀了该死的,让活着的人学会为善去恶,如此这般才能给更多良人一条生路,好过眼看恶人横行烂杀,而和尚们却只知念经念佛。虽然如此一来,和尚也免不了堕入轮回,然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天道无情、众生皆苦,红尘六欲、我甘沉浮!”
僧常的一席话,说的所有人都肃然起身,人人都对这个誓做大愿地藏王菩萨第二的大和尚深施一礼。于七慨然道:“真的好生令人敬佩,大和尚为众生解脱,离苦得乐,不惜发下大愿弘誓,这便是大慈悲、大牺牲,于七这厢有礼了。”
英雄好汉如今已济济一堂,然而于七的英雄帖也并非所有英雄都肯买账,例如多年前便早以学成自立的几个同门师弟,他们和于七即有同门之宜,离栖霞县又近在咫尺,如能像其他大多数同门一样来到栖霞县或是去锯齿牙山找到师傅胡登选,应该都是一件美事。
可是于七居然一直没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于七本想不去管他,毕竟人各有志,可所有人中恰恰是这几位多年的同门,最不应该对大师兄于七的英雄帖视而不见。又因为路不算远,所以这一日,于七打算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于七首先来到了栖霞县郊的一个大户门前,这里的郝家兄弟三人都曾拜在于家武官,沧州武学大家胡登选的门下。往日里,于七到来,郝家必会热情迎接和款待一番。然而今日,迎接于七的只有门口一条汪汪叫的土狗。
于七并未下马,毕竟今日能来,只为印证,不为其他。“郝家兄弟在吗?唐家泊于七路过此地,特来问候一声!”良久,一旁的小门终于被打开,里面走出三个人,手里各拿着一杆枪。三杆枪的枪尖儿虽然没有指向于七,然而那明晃晃的却刺着于七的眼。
三人站成了一个半月形,将于七围在中间,当中一个开口道:“大师兄今日到访,未能远迎,望海涵。”于七看到郝家人是这般的远迎法儿,就已经不必再问什么了,更不需要再进门了。他对郝家兄弟说:“帖子都收到了是吧,没别的,今日前来只为看一看三位师弟,愚兄还有别的事,既然见到了人,便要继续赶路了。”
郝家兄弟见于七要走,方才说道:“大师兄递来的帖子确已收到,然而若要师弟们前往栖霞为师兄助拳,师兄还需做一件事。”
于七却有些好奇,因为自打郝家兄弟学成武艺离开武馆以后,和于七的交往最是频繁,逢年过节礼物不断往来,郝家三兄弟没日没夜的随时都可去于家讨到酒饭的招待,还一定是于七出来亲自相陪,有什么事情于七不会毫无条件的帮助他们?
多年的至交今日却要于七答应一个条件,于七到是无所谓他们到底帮还是不帮,只是很想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