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明小书生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藏书阁

第二百九十六章 藏书阁

推荐阅读:

第二百九十六章 藏书阁

“吕公可去过藏书阁?”李牧问。

“惭愧,咱家识字不多,只要一翻书便头疼的要死,如何还会去自找烦恼?”

这话说得实在,实在的让李牧对眼前之人竟生出了半分好感,下意识的伸手抓住吕阙的手腕,拉着他起身道:“反正也无事,不如一同去藏书阁看看可好?”

吕阙一怔,不动声色的挣开李牧的手,点了点头。

来到藏书阁。

庞清等人正在找书,他们要找的是什么《南宋赋税略》《南宋食货志》之类的书,说是这些书中都载有南宋市舶司的事情,但这两本书都是十分偏的那种,不用说庞清了,就算是主管藏书阁的官员都未必能找到这本书的所在。

这件事情,本来也就是主管藏书阁的官员应该做的事情。

可是,现在管藏书阁的是徐元勋,这本身是一件苦力活,没有人会愿意来管理藏书阁,没想到他主动请缨,当上了这个图书馆管理员,就他一个管理员来整理这么大的藏经阁,需要的日子定然不少。

而今徐元勋当上这个管理员不足半月,能做的事情少得很,找不到这些比较杂的书自然在预料之中。

于是,碍于徐元勋的身份,官员们就不得不全部跑来帮忙了。

李牧绕着一楼走了一圈,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道:“诸位同僚,不必找了,我已经找到了。”

话音落下,所有人停下手中的动作聚拢了过来。

“大人,这是永乐大典,不是……”有直白的官员如此说道。

“我识字,当然知道这是永乐大典,我还知道永乐大典之中记载了有关于南宋市舶司的事情。”

说着,他翻找了起来。

十息之间,他便说道:“这不是。”

庞清聚了过来,看到其上确实写着南宋市舶司的事情。

“元勋,取一张白纸来。”

徐元勋取来一张白纸。

李牧折叠两周,插入书中当书签,并递给吕阙道:“吕公,书已找到,可以回去交差了,皇上无须自行寻找,只需翻开这页,从这页始,之后便都是关于南宋市舶司的资料了。”

吕阙又是一怔,微笑道:“好!”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和其他人编撰的一本大成的百科全书,什么叫百科全书,就是几乎全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只是不知道书中有没有讲生孩子的事情。

吕阙捧着永乐大典回宫复命时,嘉靖正心情大好的与严嵩说着话,他还想着翰林院估摸着要好一会儿才能将书找来,没想到这次竟然这么效率,又看是《永乐大典》,微笑与严嵩道:“惟中,翰林院这次办事儿的效率倒是不错,只是这书签未免有些太寒酸了,竟是一张白纸,难不成翰林院竟穷到了这等地步,连个好一点的书签都买不起?”

说话间,他看向了吕阙,询问之意溢于言表。

吕阙如实回答,将在翰林院的所见所闻全部都述了清楚,尤其着重细说了李牧是如何找到永乐大典,翰林们又是如何惊愕,并说:“李大人是怕耽误了差事,这才随意找了一张白纸作书签。”

对吕阙,嘉靖信任之至。

“用白纸当书签可不行,若有下次,朕就要打他板子了,正好,朕这里有一个书签用的还顺手,送去给他。”嘉靖随手拿过一个挂着璎珞的书签扔给了吕阙。

看得出来,他现在是心情大好。

可是,皇帝心情大好,为什么得了的好处的却是李牧,未免太不公道了。

吕阙再次来到翰林院的时候,李牧正在正厅与翰林院的几位同僚讨论藏书阁的制度,李牧拟定了一个图书管理制度,正在和其他人商议,看到吕阙快步而来,忙迎上道:“吕公,皇上可满意否?”

“圣上甚是满意,只是不满意李大人的书签,说如果李大人下次还拿白纸当书签便要打大人的板子了,这里是圣上亲赐下的书签,请大人妥善使用。”吕阙双手递上书签。

这个书签算不得什么珍贵的物件,但它可是皇帝赏赐的下来的啊!

李牧也没想到自己随手的一个举动竟然会换来这样的一件赏赐。

幸运!

李牧首先将这件事情归功于运气上,之后看到吕阙眨了眨眼睛,他才明了。

“多谢吕公。”李牧忙拱手回礼。

“咱家还要回去伺候皇上,告辞。”

“我送吕公。”

二人一前一后走至翰林院大门口,大门口有人正在扫地,看到李牧和吕阙说说笑笑的行出,这人不动声色的挪向远处。

李牧知道,这人是锦衣卫的人。

他在翰林院的职责就是监督每天来签到的官员,看看翰林院的官员们前来签到是不是有作弊的,比如说代签或者迟到的。

“大人,告辞。”

“吕公慢走。”

二人在翰林院门前分手。

要是。

东厂和锦衣卫和平共处,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李牧的心中突然升起了这么一个恐怖的想法,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想法,要是东厂和锦衣卫和平共处,就相当于拥有了囊括整个大明的情报网。

不管是朝廷中的官员,还是市井之中的贩夫走卒,这些人的一言一行,都在锦衣卫和东厂的监控之中。

返回翰林院。

庞清等人纷纷上前道喜,翰林院中的气氛一派祥和。

这些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和李牧绝对不是同一类人,他因为一封白纸所制的书签获得奖赏,可要是自己也制作了这么一件物件,保不齐就要得一顿板子了。

道喜之后,相互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李牧在这时却想到了一件事情,又行出了翰林院,唤过扫地人道:“派人给我家里传个信,让我夫人亲自送一份蛋糕过来,记住必须让她亲自送来。”

蛋糕是什么,扫地人没吃过也不懂,命令他还是懂的,只要将命令传过去就可以了,至于别的事情,千万不要多问,能够在锦衣卫干活的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毕竟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关乎着许多人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