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明小书生 >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样东西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样东西

推荐阅读: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样东西

早起,换上户部侍郎的三品官服。

官服是礼部昨日就送来了,按照往常,礼部肯定是要讲一讲觐见皇帝的各项礼仪的,面对李牧就不用讲那么细致了,大家都懂。

上朝途中,各级官员们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李牧没有坐轿,轿子里也不知道放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他跟在轿旁,轿夫们依旧抬着轿子,有比较自来熟的上前去打听,李牧也没有瞒着,说道:“三样东西,玻璃、镜子,还有水泥。”

众人不明白,再问时已经进入宫内等着上朝了。

上朝这件事情没什么好说的,就是那么个规章仪程。

自古以来,国人就好像比较讲究这种面子工程,其它的事情就不说了,面子工程肯定要做好,尤其是在上朝这方面上,更是非常有讲究的。

上了朝,嘉靖首先问及广西的事情。

李牧行出队列,又是仔细的,一五一十的将广西所发生的事情全部讲述了出来。

之后,朝堂上一片哗然,有人开始借着这个时候说起了两广的事情,建议将广东和广西合并,直接立为两广,这在以前不是没有先例,嘉靖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说容后再谈,之后便又说起了前几日街上飞石伤人的事情。

这是户部尚书弹劾工部尚书的折子里谈起的事情,这两个老不羞是越闹越大了,一点点儿芝麻绿豆的小事儿都要抬到朝堂上来说。

嘉靖本打算这样呵斥的,看到李牧,他问道:“李爱卿,你如今身为户部侍郎,对这件事情可有何看法?”

李牧行出队列,行礼道:“臣惶恐,不过,臣确实有一策可解陛下烦忧。”

听着前半句,嘉靖还以为今日难倒李牧了,没想到他竟然还真有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

“说来听听。”

李牧道:“换地砖,如今的地砖造价昂贵且不够耐用,若能换上更加结实便宜的地砖,则可以化解。”

这是户部一直主张的想法,听到李牧这么说,户部尚书宁毅的心中可谓是畅快的很。

工部尚书邓海出言道:“李大人此言未免过于狂妄,且不说我京城占地有多广,就说更加结实便宜的地砖,该往何处去寻?”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同意邓海的说法。

李牧瞥了一眼邓海,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官员了,他蓄着的胡子说明了他在这个朝堂上的位置。

唯独可惜的是,这又是李牧没有听说过的一位官员。

若是听说过,李牧兴许还会给他留一点儿面子,没有听说过的话,就别怪李牧不客气了。

“回陛下,臣近日来闭门谢客,在家中研究出三样宝贝,定然可解眼前之危机,还请陛下宣三样宝贝上殿。”李牧道。

“宣!”

太监连声喝下,李牧的三样宝贝被抬上了堂。

第一样,水泥制作成的水泥板。

“陛下请看,此物乃水泥制作,坚硬无比,且造价低廉,可用作地砖,不仅可以当做地砖来使用,此水泥甚至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不仅防火防水且坚硬无比,寻常刀剑根本无法破开此物。”

“哦?”嘉靖起了兴趣,走下殿来。

上前用手敲了敲水泥板,道:“取剑来。”

太监取来了宝剑,嘉靖一剑挥下,未能伤其分毫,反倒是差点没震坏了嘉靖的手腕。

“好CC!”

嘉靖连叫三声好,又看向了其它物件。

这第二件乃是玻璃。

“陛下请看。”李牧立起玻璃。

前后通透,阳光经由玻璃射过来,立时让嘉靖眼前一亮。

如果说,玻璃只是让嘉靖觉得惊讶,那镜子便是让嘉靖看到了绝大的商机。

“这镜子竟可如此清晰的显现人形?!”

文武百官也纷纷看了过来。

这个时代,所有人用的还都只是铜镜,铜镜哪有这种镜子如此清晰,看到这镜子,所有人都几乎惊呆住了,心想着这李牧究竟是什么时候弄来的这些新奇玩意儿。

嘉靖也好奇,问了这个问题。

李牧答道:“看书看到的,以前在翰林院时曾看到过此类书籍,海外有金发碧眼的毛子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物件了。”

“金发碧眼的毛子?”

李牧道:“是的,那些人一头金色的长发,碧色的眼睛,看去就好像是妖怪一般。”

嘉靖大笑,道:“哪怕有了这些物件,这给京城全部换上水泥也是一件极其耗费钱粮的事情。”

李牧拱手,叩拜下道:“臣还有一策,务必请陛下亲观。”

他递上了昨日写好的奏折。

奏折之中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说李牧打算拿银两出来给京城全部换上水泥地砖,除此之外便是建议皇帝建立一个内库,并将玻璃和镜子的制作权和制作工艺上交,这样所有的盈利全部都归于内库,由皇帝或者皇帝派专人进行管理。

内库不受户部管辖。

炼丹要耗费银两,耗费的银两全部都由国库支出,这也是国库日渐空虚的主要原因,李牧出的这个主意就是将皇帝的支出和国库的支出分开来使用,这样皇帝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准确支出,并且国库也不会日渐空虚了。

嘉靖并没有直接批下这个法子,但看他的表情,这个法子被他采用只是时间的问题,他还需要多加考量考量。

“爱卿不愧是国之栋梁,果然聪颖,看来这死读书也并非一无是处,除了这金发碧眼的毛子,爱卿看书时可还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嘉靖合上奏折道。

“回陛下,还确实是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说的是那些倭寇蛮子,说先秦始皇曾派人远赴海外求取长生之道,当初曾派出多名男童和女童,这些男童女童在岛上延续后代,后代便是那些倭寇蛮子了。”李牧侃侃道来。

嘉靖大笑,道:“如此说来,这倭国岂不原本就该是我大明的疆土?”

李牧道:“陛下所言甚是,只可惜那些蛮子不认,还反过来侵略我大明沿海防线,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臣今日实则是来请辞的,臣欲前往倭国寻解救之道,还望陛下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