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明小书生 > 第九百二十章 哀

第九百二十章 哀

推荐阅读:

第九百二十章 节哀

冷风瑟瑟。

冬天的街道上本来就行人稀少,何况现在还已过了宵禁,这个时辰能在街上的人多半是有官职在身的,但要说敢在这个时辰骑马的人却不多了,也就是李牧了,也就是他敢骑马走在道儿上了。

此时还下着雪,风雪吹在脸上,更冷了。

李牧骑着马来到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府邸前,这座府邸原本是景王的府邸,府门前挂着白灯笼,还有白色的花,衬托着地上的雪花,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灯笼原本是其它的颜色,现在会变成白灯笼是因为雪花的缘故。

白灯笼当然不是因为雪花,是因为这里确实死了一个人。

府邸的门没有关着,李牧将马拴在门前的石狮子上,推门进了府邸之中。

一进门就看到一个人坐在大门前。

一个人,有一个炉子,还有一张小桌子,桌子上还放着几个酒杯,李牧肯定这是酒。

这个人是个女人。

一个女人如此深夜坐在这里,还摆着一张桌子,穿着漂亮的衣裳,要不是认识她,怕是要以为这个女人坐在这里是在招揽生意。

深夜。

一个女人还会招揽什么样儿的生意?

“听说你回来了。”

李牧关上了门,坐在了女人的对面儿。

女人清冷的声音响起:“他是王爷,是当今陛下的兄弟,他死了,总该让京城里的这些人知道一下的。”

李牧烤了烤手,喝了杯酒暖了暖身子,问道:“什么时候死的?”

女人淡淡道:“一个月了。”

李牧道:“节哀。”

女人突然笑了起来,“有什么好节哀的,我反倒觉得很高兴。”

李牧沉默。

女人叹了口气,往李牧身边儿靠了靠,说:“我还以为你不会来看我。”

李牧并不介意这么亲密,他知道这个女人只是想要寻找一些温暖,没有其它的任何意图。

“我不想来的,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

女人抓住了李牧的手,马上又松开,“确实很冷。”

李牧道:“这么冷的天儿,只有酒,却没有菜,真是太遗憾了。”

女人冷冷道:“有酒就不错了,我很穷的,要不是变卖了一些东西,连京城都不想回来。”

李牧怔了一下,道:“这么说,你是打算将这宅子也卖出去?”

女人点头。

李牧道:“王爷应该穷不到这种地步吧?”

女人道:“治波了不少银子,可惜没什么用,现在府里上下的开支不断,要不卖掉它,真就过不下去了。”

李牧苦涩一笑,道:“难为你了。”

女人没说话,倒了两杯酒。

李牧拿了一杯,她也拿了一杯,各自仰头喝下,李牧才问:“这里的家丁杂役们也遣散了?”

女人点头,低头倒酒。

李牧道:“这么说,今天能喝到酒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了。”

女人道:“不错。”

李牧道:“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女人道:“我还有个儿子继承王位。”

李牧道:“那还不错。”

女人点头,“嗯。”

只要是王爷,每个月都会有银子入账,还是能够活下去的。

二人不知道喝了多少杯酒,直到酒壶之中倒不出酒了,这才停了下来,不过那个女人马上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了一壶酒,没办法吃菜,酒反倒很多。

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对面的房顶上,有好几双眼睛正在盯着他们。

就算知道了,李牧是完全无所谓的,这个女人也是,大不了就是一死,她现在可不怕死。

又喝完了一壶酒,这次女人总算是没有再拿出酒来了,她醉醺醺的站起来道:“你该回去了,就算明日不需上朝,醉在这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牧也站了起来,看着天空道:“确实该走了,再不走,天都要亮了。也不知这一别,今生会不会再见了。”

女人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最好不要再见了。”

李牧大笑。

女人道:“倘若可以回到过去,我不会再来京城。”

李牧一怔,没有再说话。

拉开大门,李牧走到石狮子前,解开缰绳回头看去的时候,女人正倚着门看着他,借着灯笼的烛光看得十分清晰。

她好像哭了。

哭得非常认真,估计也是她这辈子最后一次哭得这么认真了。

醉酒骑马如同醉酒开车一般危险,李牧没打算骑马,解开缰绳牵着马缓缓往家去了。

要是在以前,景王病死肯定会成为京城中的一大话题,可在这个冬天,实在是没有任何人想要讨论他的话题了,不管是官员还是平头百姓,或许会有他曾经的朋友在家中遥遥祭奠,但要说有人来景王府祭奠,是完全不可能了。

整个景王府冷冷清清的,刘诗诗稍微摆设了一下,花了些银子,祭奠了一番后,第二天就将这个巨大的宅子卖了出去,买主是一个姓金的男人,刘诗诗却知道,这个姓金的人绝对是李牧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不压价就买下。

离开京城时,刘诗诗只有一个人,她是骑着马离开的。

出了城门刚要狂奔远去,她瞧见了一个人,这个人让她不得不下马相迎。

柔娘笑着施礼道:“王妃好。”

刘诗诗瞧了一眼她身后不远的马车,问道:“他呢?”

柔娘道:“今日皇上传召,公子进宫了。”

刘诗诗黯然,点了点头。

柔娘递出手中的包袱道:“公子让我送过来一样东西。”

看包袱鼓鼓囊囊的,刘诗诗没有接过,说道:“他又不欠我什么,买了我的宅子已经是万幸了,其它的,我是真的不能再要了。”

柔娘道:“不是银子,明天就过年了,公子说,希望王妃一路顺风。”

刘诗诗一怔,接过包袱,苦笑道:“他真的比我高明。”

柔娘抓住她的双手,目光柔和,缓缓说道:“王妃就非要在这种时候说这种话吗?高明还是不高明,真的那么重要吗?公子拿王妃当对手,也拿王妃当朋友,那时实在是没有任何办法才用了下下策,还请王妃……”

刘诗诗掩住她的嘴,笑道:“这个下下策对我而言是个上上策,他对我很好,一直都很好,直到临死前还在担心我,而我却拿他当工具,老天爷让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来继承王位,这大概也是我能为他做的唯一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