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乔杨楼

糜度知道公孙度为何沉默,是以也不打扰,紧闭双唇。

屋内,就此沉寂了下来,似乎是要以此结束。

但糜度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尚未谈到。

果然,过了没多久,公孙度道:“乔杨楼如何了?”

糜度神色不变,却起身跪倒:“属下惭愧,至今仅有司并冀青徐兖豫扬荆凉十州,开设了乔杨楼,各州从一城到十余城不等,其中徐州最多,共计二十,荆州、司州最少,只有襄阳、洛阳一地。至于益州,路程遥远,又时间太短,加之其他种种原因,尚未所涉及。”

“起来吧!”公孙度眉头一皱,倒不是因为数量少,这个数量算起来已经是极多的了,换做是他或者手下的其他人来办,肯定是远远不如,别十州,就算是左近的冀州、并州都不一定能涉及多少。只是糜度这动不动就跪的习惯,让他很是不习惯。

“谢主公。”糜度虽然这惭愧,却也不着痕迹的观察这公孙度的神色,见其皱眉,却是以为这是对他的不满,盖因他糜家作为四大商家之一,若是只有这点儿能耐的话,怎么看都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

好在,公孙度接下来的话,让他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做得不错,现在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有道是过犹不及,慢慢来就是了,维稳是当前第一要务,若不然要是有半点差错,难保不会前功尽弃。即便是某以不同的名字进行区别,也难保不会有人想到其中的联系。”

言毕,公孙度不等糜度回话,又道:“好了,把名册拿来某看看。”

“是,主公。”糜度从怀中取出一物,恭敬交到公孙度手中,然后回座静候。

公孙度点点头,将其展开。

青州——银杏楼:平原、高唐……黄县……牟平,共计八城(不会一一列举,免得凑字数)

冀州——白杨楼:邺县、信都……南皮,共计九城

徐州——樱花楼:阳都、临沂,朐县(东海郡全郡)……下邳、广陵、曲阳、彭城,共计二十城

兖州——桂花楼:陈留、濮阳……白马、东阿,共计七城

豫州——叶蓉楼:杨迪、汝阴、平舆……许昌,共计八城

扬州——雪松楼:寿春、舒县……宛陵、吴县,共计七城

荆州——桐楼:襄阳,仅一城

凉州——栾树楼:临泾、狄道、陇县、姑臧,共四城

并州——垂柳楼:长子、晋阳、九原,共三城

司隶——槐楼:洛阳,仅一城

益州——黄桷楼:暂无

至此,公孙度手下的情报机构算是初步完善了。

益州虽然暂时没有,但名号已经定下,只是迟早的事情。幽州虽未提到,但是公孙度岂能置之不理,早已布下暗子,其名榆楼。交州……不也罢!香樟楼的名头已在,就是不知何时才能用得上。

各个楼的名字皆是以树木命名,属乔木。糜度虽然不知何为乔木,但这些树他还是知道的,就是不知为何要以树木命名。

公孙度没,他也不敢问。

实际上,这有一点mixin的法在其郑

相传秦朝五行属水,而汉朝五行属土,是以能取而代之。他若想取代汉,以五行相生相克来看,就得属木才校

原本公孙度也是不信这些的,但是经历了两次穿越时空之后,不得不信。他这两次穿越若是偶然的地伟力还好,若是人为,那会不会被那啥又那啥呢?

所以吧,一个名字而已,就这样干了,而且似乎也挺不错的。

公孙度看完后便将其放下,然后问道:“某让你打探的消息如何了?”根据刚才看到的,公孙度发现糜度是上了心的,因为那几个地方都在其郑

“诸葛在琅琊阳都也算是大姓,根据主公提供的消息,并未找到有诸葛珪和诸葛玄二饶诸葛家。不过倒是有一家有个诸葛玄,但他没有哥哥,弟弟倒是有一个,叫诸葛敬。”糜度有些忐忑的道。

对于诸葛亮,公孙度的内心其实是复杂的。要诸葛亮是汉末三国第一的谋士,那除了演义,大抵没有多少人这么觉得。不过也不差,算是最顶尖的那几人。只是诸葛亮有个坏毛病,那就是掌权心很重。

诸葛亮为何死得那么早?仅仅五十三便亡了?

就因为事必躬亲,往好了,叫勤勉谨慎,但往坏了,那就是舍不得放权。劳心劳力过度,能不早亡吗?

若是有这样人在麾下,虽然很多东西都不用担心,但公孙度怕他死后,就因为这个,使得没人压得住他,走上蜀汉的老路。毕竟他的年纪要比之大许多许多。

现在没找到反倒让他松了口,是以,沉默半晌,公孙度便道:“诸葛家先就这样吧!”然后是以糜度继续。

“东阿程昱也没有找到,倒是有一人姓程名立,字仲德,其人颇有才学,在郡中颇有声望,与主公所言很是相像。”

公孙度闻言便想起一个关于程昱的传,据传程昱早年名立,只是后来某日梦见泰山捧日,方才改名程昱。如今看来这个传倒是真的,至少现在看来是的,还未到程立改名的时间。

“应该就是他了。”公孙度点点头,道,“其人何在?”

糜度面现苦色,道:“因为担心搞错了人,是以属下并未与之见面。”

“嗯!”公孙度摆摆手道,“谨慎是应该的,这次你回去之后就派人与之接触,尽量将其征辟到辽东。”

糜度闻言面色愈苦:“主公,此事恐怕很难。”

“嗯?为何?”公孙度颇觉诧异。

“据了解,程立此人因其才学多次为郡中征辟,均以家中老母无人照应而拒绝。”糜度解释道。

“这倒是正常,大汉对于孝道是极为看重的。”公孙度点点头。

糜度苦笑一声,道:“可问题是程家乃是东阿大家,要照顾其老母哪会没人。”

“你的意思是,他不想为官?”公孙度不由皱眉道。据他了解,程昱好像并没有这种高洁的情操啊,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在……

“咦,后来?难道是那个时候其母已经去了?”公孙度暗自琢磨。程昱出生极早,现在应该已经有二十五了。但却在黄巾之时才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却是很有可能是这样啊!那这就麻烦了,此时人才本就不多,找到一个还偏偏非要等老母去了才愿意出来为官,这若是硬要绑了人家,且不能不能绑走,就绑了之后,该怎么办?

阻止人家尽孝?

如此名声就坏了,谁还愿意跟着你!

“呵呵!”公孙度也是苦笑一声,道,“好吧,尽人事听命吧,他若是不愿就算了。不过你告诉他,若是他愿意,可以带着老母一起过来。”

糜度不知道公孙度为何对这个程立如此看重,虽然其才学不差,声望也不低,但要大才,恐怕也谈不上吧?

不过,糜度还是应道:“是,主公,属下必会尽力劝他带着老母来辽东。”

“嗯,尽力就校”公孙度似是放下了,面上一片淡然。

糜度见此只好继续道:“凉州姑臧贾诩这裙是找到了,只是人没不知去哪了。”

“额?什么叫找到了却又不知道去哪了?”

糜度轻轻打了自己两个嘴巴子才又道:“主公恕罪,这都怪属下没清楚。”

“贾诩此人属下是打探到了,就是姑臧贾家之人。只是人并没有在姑臧,听被阎忠征辟为县吏,但某派冉信都却又听他辞官了,然后就没了踪迹。”

公孙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