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洪荒帝俊灭天道 > 第一百零七章 陆压入长安。

陆压一路上,遍撒花,敲锣打鼓,吹簧击磐,华盖经幢,瑞气千条,气象万千,祥云朵朵,直奔西方须弥山。

东方际浩浩荡荡升起一股光明云团,梵音大作,曼殊花雨,隐隐间万千佛陀端坐莲台,围绕祥云诵经,声势浩大,恍若万马奔腾。

佛门诸佛知道有佛陀大德来此,不敢怠慢,静候尊驾。

“阿弥陀佛,贫僧观自在见过两位圣人!”光云澄净,光明普照,遮蔽日,恍若一轮光明大日悬空,大千世界为之光亮,纤尘不染,诸邪退怯。前一刻这光云还在亿万里之外,而随着这话音,完之时,已经临至打雷音寺前。

诸佛凝眸一望,只见万千佛光之中,一尊菩萨显露出来,手托净瓶,眉如弯月,身材高大,明眸皓齿,赫然是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则是手托净瓶,周身隐隐约约响起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人丈夫音,这些妙音微弱,却是响彻诸佛、菩萨、罗汉耳畔,清晰可辨,闻之舒心。

这些无量妙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这些无量妙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

怪不得,有赞偈曰: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盟,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郑

观自在菩萨妙难酬,清净无为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在南部瞻洲,扫三灾救八难,却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特别是有了送子神通以后,在凡间影响力非凡。

接引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此事须是观自在菩萨去一趟。”

佛门诸佛闻言,皆是大喜,这观世音虽然道行不及圣人,但是眼光却是一等一,智慧更是蕴含圣人无量知识、筹谋,威势和燃灯佛祖相差无几了。有观世音菩萨前往东土,诸佛心中顿时放松下来,轻舒一口气,安心不已。

观自在菩萨手托净瓶,璎珞垂珠,流光溢彩,面如满月,眉如柳叶,丹唇贝齿,大慈大悲,尽显佛门无量禅意,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现化度无量无数恶道众生,令其免离险难之像。

是诸众生,或生人中,或生上,或有趣向二乘菩提,或有修行一切智道。

又彼一一诸毛孔中,示现种种教化方便,或为现身,或为法,或为示现声闻忱,或为示现独觉忱,或为示现诸菩萨孝菩萨勇猛、菩萨三昧、菩萨自在、菩萨住处、菩萨观察、菩萨师子频申、菩萨解脱游戏,如是种种成熟众生。

菩萨合十言道:“贫道此去,务必完成两位圣人吩咐之事,还望勿要多虑!”

大日如来嘱咐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

如来取出锦蝠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观自在菩萨皈依拜领,踊跃作礼而退,即唤韦驮随校

菩萨遂将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锦蝠袈裟,作一个包裹,令韦驮背了,径下灵山。

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三千,乃是流沙河界。

菩萨掐指一算,心中了然,却是转过头,对韦驮言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

韦驮道:“师尊,你看河有多远?”

那菩萨停立云步看时,只见——

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

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

仙槎难到此,莲叶莫能浮,衰草斜阳流曲浦,黄云影日暗长堤,那里得客商来往?

何曾有渔叟依栖?

平沙无雁落,远岸有猿啼,只是红蓼花蘩知景色,白灊香细任依依。

观自在菩萨正然点看,只见那河中,泼剌一声响喨,水波里跳出一个妖魔来,十分丑恶。

那怪物手执一根宝杖,走上岸就捉菩萨,却被韦驮用降魔杵挡住,喝声“休走!”

那怪物就持宝杖来迎。

两个比在流沙河边,一场恶杀。

二比来来往往,战上数十合,不分胜负。

菩萨宝相庄严,道了声佛号,花乱坠,神华垂落,涌动如潮,一股浩瀚威压轰然临至,朝那怪物压了过去。

那怪物顿觉一股莫大不可抗拒的力量加持在身上,忍不住趴倒在地,心中任何念头在这一瞬间都生不出来,就像整个躯体不是自己的,魂魄与肉身失去联系一般。

菩萨道:“何方来的怪物,怎么挡贫僧的路呢?”

那怪物惊叫:“阁下是何方高人?”

韦驮怒道:“家师乃是大雪山大慈大悲观自在菩萨!”

那怪物闻言,吃了一惊,赶紧告罪道:“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伺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碎了玻璃盏,王母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

陆压心中明了这沙流河怪物的原身,也不点破,收了威压,让他站了起来,叹道:“你在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

“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上西拜佛求经?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前卷帘大将感激涕零道:“我愿皈正果。”

陆压亲自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起个法名,叫做个沙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