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明有警 > 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

陈瀚随即又道:“我义军刚在闽江口外官塘山大败倭寇海盗,生俘恶贯满盈海盗头目百余人,以作投名状献俘阙下。”

赵参鲁险些忘记了还有义军刚俘获的海盗投名状一事,当即道:“如此甚好,吾亲自执笔上奏献俘阙下。”

骆思恭也跟着道:“我们锦衣卫可是随义军侦缉到倭寇海盗踪迹,这献俘阙下功劳也应当算上我们锦衣卫一份。”

陈瀚见骆思恭看向自己,忙道:“正是,没有骆千户带锦衣卫随行侦缉,我义军也无法及时追杀上去,围歼海盗,献俘阙下。”

“那就联名上奏吧”赵参鲁岂能不明白陈瀚同锦衣卫沆瀣一气,这个白眼狼,在关键时刻竟跟锦衣卫勾搭上。

联名上书朝廷的奏书写好,大帐中的三方纷纷不约而同署名联名上奏朝廷。

赵参鲁随即看向陈瀚吩咐道:“陈守备准备协同福建水师出兵剿灭福建沿海倭寇海盗,待剿灭倭寇海盗,我亲自上书朝廷为陈守备表功。”

陈瀚看向赵参鲁道:“赵军门,我义军将士刚渡海至国朝沿海,需得让将士们休整数日再出海作战。”

“好”赵参鲁见陈瀚愿意出兵,当即同意,吩咐道:“请陈守备约束好东番将士,不得扰民。”

“赵军门放心,我义军军纪严明,若有人敢违反军纪,我自会严惩。”陈瀚当即躬身一礼道:“告辞”

赵参鲁也带着一众福建官员回城去,陈瀚径直登船回座舰。

义军水陆大军在太平港与闽江主航道之间的河中洲上安营扎寨,陈瀚准许随军的福州府城一带将士回家寻亲。

刘庆自从第一次随沈有容回福州府来,看到熟悉的家乡山水,望着家人居住在水上的船只只得跪哭在船头,相望不能相见,怕连累亲人。

如今主公与福建赵军门谈妥归顺一事,刘庆方才放心回家,刘庆家属于大明最底层贱民中的疍民,世代生活在福州府闽江一带,主要以捕鱼为生,从事贱业。

疍民由来已久,来历众纷纭,到了明朝已逐渐被汉化,刘庆就有典型的罗圈腿,陈瀚当初也认为刘庆是冒充汉人,听刘庆解释后才明白罗圈腿并非日本特樱

一艘义军战船驶出太平港,进入闽江江中朝着东北方向一处河湾中而去,河湾中停泊着十几艘不算太的渔船,船尾晾晒着成旧破烂的衣物,疍民以船为家,不得上岸。

哗哗水声不断响起,船上的疍民见从太平港中开来一艘战船,战船直奔河湾最里边的刘家那艘破木船而去,战船船头上一名熟悉的身影像是刘家被倭寇掳走的阿庆:“好像是阿庆回来了,阿庆几年前不是在江口被掳走了吗?”

四周船上的疍民纷纷从船舱中探出头来看着战船上的刘庆打招呼道:“真是阿庆啊”

“阿庆,你阿娘、妹一直都等着你回来呢?我们平日里都帮你照顾着你阿娘、妹。”

“多谢大家了”战船靠近一艘很破旧的木船,刘庆下到木船,船舱中一身破烂麻衣碧玉年华的女子走出来,一脸菜色望着一身大黑棉袄大衣的刘庆喜极而泣呼道:“哥,真的是你吗?”

“妹”刘庆看着一身破衣补丁的妹在寒风料峭中冷得瑟瑟发抖,更是一脸菜色,刘庆一脸心疼,忙将身上的棉袄大衣脱下给妹披上问道:“阿娘呢?”

“阿娘病了,有没钱医治。”刘妹呜咽痛哭道:“哥,你快救救阿娘吧,阿娘快不行了。”

“阿娘,阿娘……”刘庆弓着身子钻进矮的船舱中,一股臭味扑面而来。

一床破烂的被褥盖着枯瘦如柴的刘母,刘母用力转头看着扑进船舱来跪在舱中的刘庆激动得老老泪横流道:“阿庆……阿庆……我的儿啊,阿娘终于……把你等回来了,……咳……咳。”

“阿娘,你别话,我这就叫人给你医治。”刘庆忙钻出舱朝着手下将士吩咐道:“快去请医护营的人来为我阿娘治病,快去。”

“标下这就去”一名义军将领领命而去

刘庆随即吩咐道:“快帮我将我阿娘抬上船去”

“是”几名义军忙进船舱来将刘母抬上战船,刘妹在一旁照顾着母亲,刘母被一番折腾得有些难受,咳嗽得更厉害。

没过多久,一艘平地沙船朝着河湾的疍民聚居区赶来,船上两名医护营女兵上到刘庆的战船来见刘母气若游丝,一番望闻问切诊断后向刘庆禀道:“刘营帅母亲是重伤风,需得立即救治,加上长久饥不果腹,身子很差,还得精心调养身子。”

“那快给我阿娘医治啊”刘庆及忙吩咐道:“需要什么快”

两名医护营女兵开出了药方,刘庆问道:“军中可有所需药材”

一名医护营女兵回道:“军中没有携带此类补药”

刘庆当即道:“那就去城里买”

“哥,要花很多钱的。”刘妹目光中很是担心

刘庆明白妹担心什么,宽慰道:“放心吧,哥跟随主公积攒了不少银钱,买得起。”刘庆随即从怀中掏出一包碎银吩咐道:“妹,你先照顾好阿娘,哥去买药材回来。”

“嗯”刘妹见哥现在很有钱,银子都是用袋装,看了一眼阿娘请求道:“哥,我和阿娘都没有好衣,哥给我和阿娘买一件新衣可好?”

“好,哥这就去城里给妹和阿娘买新衣。”刘阿杰看向两名医护女兵叮嘱道:“帮我照顾好我阿娘和妹”

“刘营帅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她们。”

刘庆带着两名侍卫坐船到最近的长乐县城去买药材,刚到太平港附近时被刘阿杰派人来拦住,两名军谍队士兵朝着刘庆呼道:“刘营帅,主公有要事见你。”

刘庆随即向两名侍卫吩咐道:“你们拿银钱去城里买好药材,再给我阿娘妹买一身新衣回来。”

“是”两名侍卫接过银钱换了艘船前往长乐县城

刘庆进主公陈瀚的帅帐中来伏地叩拜道:“标下参见主公”

陈瀚看向刘庆问道:“听你回家去了,家中可还好。”

“回主公,标下一家世代是疍民,阿娘病重在船中,家中一贫如洗,无银钱治病,妹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我没有照顾她们,我……。”刘庆得凄凉泪下,泣不成声。

陈瀚深感震惊,刘庆竟是疍民,自己原本是想找刘庆来询问福州府一带百姓情况,看看是否有愿意移民东番的百姓,陈瀚忙宽慰道:“好了,如今你已回来,就安心为你阿娘治好病,给你妹阿娘养好身子,去领取五百两银子吧”

“谢主公赏赐”刘庆忙伏地叩拜请求道:“请主公准许标下一家迁往东番”

“我正为此事寻你前来”陈瀚当即吩咐道:“你去问问福州府一带的疍民可愿迁往东番,我东番军民会平等对待她们,一视同仁,绝不会有压迫,还会给他们修建房舍,每户至少分给五十亩田地。”

“标下替福州疍民们谢主公大恩大德”刘庆闻言兴奋不已,自家附近的疍民们生存都不易,是替自己照顾阿娘、妹,不过是看到自己如今做了义军将领的奉承话罢了,若真是如此,阿娘和妹岂会过得这般艰难。

大明社会早已是世风日下,等级森严,阶级分化严重,疍民作为最低等的贱民,不得报捐,更不得参加科举。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

陈瀚又问道:“福州府一带有多少疍民?”

“回主公,估计不下三千人。”刘庆也不清楚福州府的疍民究竟有多少,只知道福州府闽江入海口一带很多,自己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联络走访疍民迁徙东番之事就交给你来办”陈瀚吩咐道:“一定要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