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明有警 > 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

东瀛境内的大名在陈瀚同丰臣秀吉两人接连不断进攻tu sha下所剩无几,只剩下参阵带兵征伐朝鲜的一众大名占据朝鲜六道,岛津义久迫不及待赶来九州城拜揭陈瀚。

岛津义久在许仪后等家臣陪同下来到王宫平台帅帐中,大营帅帐中,一众文武纷纷肃立左右,目光齐刷刷看向岛津义久一校

一袭僧衣的岛津义久带着许仪后、伊集院忠栋等十几名家臣朝着端坐王位上的陈瀚拜服在地高呼道:“罪臣岛津义久愿主动臣服殿下,请殿下准许。”

一身妃色蟒袍的陈瀚看着拜服在地的秃驴假和尚岛津义久几缕胡须,一副老气横秋之态,陈瀚声如洪钟道:“准”

“谢殿下”岛津义久顿时如释重负,岛津氏保住了,此番拜揭陈瀚比之当年战败临阵披上僧衣向丰臣秀吉臣服时还要担惊害怕,自己确实是老了,雄心壮志早已被消磨干净。

陈瀚虎视着岛津义久道:“听闻岛津氏本是我华夏后裔,果真如此吗?”

岛津义久一听陈瀚主动提起族源之事,为之一喜,忙回道:“嗨,岛津氏正是始皇帝十五世子孙弓月君{融通王}后裔秦氏。

乐浪郡为高句丽所并,臣先祖弓月君自应神皇时代由百济国率127县之众以东汉氏渡海至日本,出仕大和朝廷,从事养蚕、织布、财政等职务,是为日本秦氏先祖,岛津氏是秦氏后裔惟宗氏分支。”

一众文武对主公突然调查起岛津氏族谱深感疑惑,随即听到岛津义久大言不惭自称秦始皇后裔,纷纷一脸鄙夷之色,东瀛不少大名豪族都自称是中原历代名人后裔子孙。

“原来如此”陈瀚恍然大悟道:“岛津氏即是我华夏后裔,今我大军已荡平东瀛,岛津氏应当正本清源,认祖归宗,改回秦姓。”

岛津氏能改姓秦氏,那可是多少贵族想做都难做到之事,秦氏在东瀛可是高等级贵族姓氏,岛津氏跟着大友氏学习厚颜无耻想以母系是源赖朝侍妾身份攀上亲,就连德川家康都拐弯抹角想跟源氏扯上关系,提高贵族身份。

岛津义久顿时惊喜万分,忙拜谢道:“臣谢殿下,岛津氏愿正本清源,认祖归宗,改回秦姓。”

松田政晴见岛津氏自称秦始皇后裔子孙竟然真能改姓秦姓,忙闪身出列禀道:“启禀主公,臣祖上也是来自中原,松田氏也是华夏后裔。”

顿时一片哗然,一众文武无不议论纷纷,陈瀚也深感惊讶问道:“你祖上是何人?好正本清源,认祖归宗。”

“臣谢主上”松田政晴欣喜不已禀道:“松田氏出自清和皇末流,清和源氏,臣祖上正是徐福。”

一众文武对松田政晴厚颜无耻攀上徐福当祖宗纷纷一脸好笑,陈冲当即奚落道:“俺松田督师,你祖上是田氏后裔倒还得通,松田氏也带田字嘛。”

田潇顿时不满反对道:“我齐国田氏源自陈国公族,从未听闻有族人跑来东瀛。”

徐光启忙对没文化的陈冲科普道:“徐福确是齐国田氏治下方士,齐亡后为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不得,担心遭到秦始皇治罪,效法卢生避难出海逃亡至东瀛,据我们从护女岛得到可靠证据,徐福是在纪伊国熊野海边登陆,无独有偶,大和国正是在熊野北面建立,恐非巧合吧。”

“哟西”松田政晴闻言大喜道:“禀主上,臣先祖确系徐福,臣愿正本清源,认祖归宗。”

陈瀚欣然赞同道:“即使如此,那松田氏就改回徐姓。”

松田政晴忙伏地叩拜道:“臣谢主上”

“万万不可”徐光启忙出声阻止道:“松田氏并非我徐氏子孙,就连日本国皇族也非徐福后裔,徐福所建大和国早已被外族篡夺,日本国便是篡位者后建。”

陈瀚闻言深感惊讶,自己不过是想让手下东瀛将领接受汉化,哪会去寻根问底。徐光启负责组织一帮学究、大儒研究东瀛历史,倒是研究出不少历史真相来,陈瀚忙出声阻止道:“好了,历史不过是过往云烟,就不必再提了。”

松田政晴对徐光启不让自己松田氏改姓徐一事颇为不满,随即朝着主公陈瀚禀道:“启禀主上,松田氏愿改姓源氏。”

“准了”陈瀚欣然答应,历史本就是一本糊涂账,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尽信书不如无书。

陈瀚随即扫视着一众文武道:“我决定在东瀛推行正本清源,让所有华夏后裔认祖归宗,众文武与我共襄此盛举。”

一众文武纷纷拜服道:“吾主英明神武,臣等愿随吾主共襄盛举。”

陈瀚随即颁布赐姓令,要求手下所有东瀛文武恢复汉姓秦、田、源、平、刘、嬴、王、司马、林、陈等汉姓,得到松田政晴、木山六郎、秋月忠信等文武踊跃支持,纷纷主动按照主公陈瀚赐姓令改回汉姓。

京都城南朱雀大路南赌罗生门自从公元980年倒塌后再也没有修建,趁乱篡夺大和国zheng an建立的日本国皇zheng an大权旁落藤原氏。

刚从本州府登陆赶回京都的近卫信尹、鹰司信房两人坐着驾笼到京都城外,京都城遭到兵乱过后更是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罗生门踪影全无,城外有数十名海东军在维持着进出城治安,检查进出城人员。

近卫信尹同鹰司信房两饶驾笼被拦下接受检查进城,随行侍从顿时气愤不已怒骂道:“八嘎,没看到这是近卫氏家纹吗?”

带队值守检查的海东军将领当即不满怒道:“敢跟老子鸟吼,给我狠狠揍他娘的。”

十几名海东军将士一顿拳打脚踢,打得几名侍从哇哇怪叫求饶。

近卫信尹、鹰司信房两人忙从驾笼中钻出来,约束随从接受检查进城,总算是进了京都城,随即直奔皇城大内里朱雀门赶来。

鹰司信房同近卫信尹进入皇城大内里can bai刚过而立之年的皇和仁{本名和仁,后改名周仁},向皇和仁汇报九州之行所见所闻,随即跟着皇和仁前往已退位的正亲町上皇仙洞御所。

仙洞御所近臣内政大臣须发花白已过的古稀之年身着白衣官袍的近卫信澄等五摄家近臣恭迎皇和仁君臣,随即引领着皇和仁前往上皇御所寝宫。

公元1557年,奈良皇过世,正亲町皇即位,由于财政拮据,皇室实在穷途潦倒,极端匮乏,没有举行即位仪式,一直到毛利元就等大名捐出献金,正亲町皇才在公元1560年勉强举行即位仪式。

正亲町皇与织田信长、丰田秀吉三边都是互相利用关系,与织田信长的关系更加微妙紧张,织田信长没将傀儡朝廷放在眼中,更有欲取而代之野望。

寝宫榻上古稀之年的正亲町上皇须发花白,看着孙子皇和仁在近臣近卫信澄引领着进来,正亲町上皇对孙子和仁不待见,若不是儿子诚仁亲王病逝,根本不会让孙子和仁即皇位。

正亲町上皇有气无力看着同样对自己心怀不满的孙子和仁老气横秋问道:“近卫信尹、鹰司信房见到九州义统了吗?”

“只见到九州义统夫人立花誾千代”年轻气盛的皇和仁对上皇及内政大臣把持朝廷大权甚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这是日本国朝廷的传统。

“纳尼”正亲町上皇惊得在宫女搀扶下坐起身来,气愤不已道:“九州义统竟让一个女人接见朝廷大臣,此人比之织田信长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危也!”

“纳尼”和仁闻言大惊,仪态顿失,慌忙问道:“可该如何是好?”

“慌什么”正亲町上皇对孙子和仁失态颇为不满,随即道:“看来只能早作打算了,织田信长欲取代朝廷,最后落得何等下场,照大神会庇佑万世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