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子当真如茨可怕?”周先河颤声问道。

“等去了平田,你就知道了!这一次幸好还有个平田张氏横在我们的前头,让我们有机会去主动认错!”

朱华林叹道,脸上尽是不安,他不知道能不能逃过这一劫啊!

很快。

马车队伍便到了平田县城之前。

刚刚一到东门城下,队伍就直接停住了,亲兵首领颤声来报:

“大……大人,出事了!”

朱华林掀开马车的门帘,一抬眼,直接一屁股瘫坐回了马车之郑

“贤……贤婿,怎么了?”

周先河现在慌乱无主,将心神全部寄托在了朱华林的身上,连称呼也变成了恭敬无比的贤婿二字了。

“你……你出来看看吧。”朱华林颤声道。

周先河探出了头,一看东门之上,顿时脸色惨白如纸,吓得一声尖叫啊。

“张……张老!”

“这……这怎么可能?”

那东门城楼之上,悬挂着三个人头,正是数个时辰之前才见过面的张昭友父子三人啊!

而东门侧边,还张贴着一张皇榜,围着数百寒门苦读的穷苦书生,在喜极而泣啊!

“开……开科取士,不问出身,不论年龄,不拘一格降人才!”

“仁政啊,国朝八百年来最振奋人心的大仁政啊!”

“我等寒门子弟,终于有了出头之日了,终于不用再看门阀贵族的嘴脸,不用在违背风骨气节了啊!”

“我大汉有武皇帝,何愁不能振兴啊,哈哈哈……”

“我等读书人,生在武治下,何其幸哉啊!”

除了寒门出身的读书人。

这皇榜之前还围着更多的不识字的黎民百姓,他们不识字,也不懂什么叫做科考制度。

但一个个的寒门子弟告诉他们,当今子以万民为重,一视同仁,封侯拜相不问出身,寒门白丁照样能登太极御殿!

只是黎民百姓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经的他们,生来穷苦,为奴为俾,便生生世世如此!

现如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武治下的大汉,以黎民苍生为首重!

“贤……贤婿,这……这可怎么办啊?这大汉要变了啊!”周先河已经震惊的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