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阴阳判

要来个灭门之事?

想来钟文是不太可能了。

更何况,他给出的信息,是无门无派,只有一个钟馗之名,任是谁也不可能知晓的。

此刻的钟文,一心在那把木剑上,刻画着一些符咒,就连一些经文,钟文都刻画在剑身之上。

时间早已是过了早饭。

就连李高远本欲过来请钟文去吃早饭之时,都不忍打扰。

他听闻自己孙子,钟文是给自己那曾孙制作一把木剑,心中本还想着只是些许的事。

可打他过来见着钟文在刻画符文之后,心中惊喜。

这对于他来,这是一把法器。

虽然,他与李道陵私交甚好,但李道陵也从未给他过任何的法器。

而他家中的法器,要么是花钱去请回来的,要么是去观里求来的,这钱必然是花去了不少的。

而如今,自己好友的弟子上门前来拜访,本想好好招待一番,到时再请钟文给他家祈个福什么的。

可没想到,钟文却是给他的曾孙,制作刻画了一把避灾之用的法器。

心中不喜,那是不可能的。

法器,在这个年代,可不是那么好求来的。

普通的百姓,可没有机会所见,更别得到了。

如果没有一定的交情,或者一定的背景,你想都不用去想。

一直到了大中午,钟文手中的这把木剑,才算是完成了一半。

“各位居士,怎么都在啊?”

当钟文抬起头来之时,却是发现,就近围着不少的人,就连那李高远都在其郑

“九首道长辛苦了。”

李高远心中高兴,向着钟文道。

“没什么的,我昨日上门来时,没有带什么礼物,只得自己制作一把木剑,也好给文杰耍着玩。”

钟文没想过多的问题,只是纯粹的制作一把木剑给那屁孩玩耍罢了,至于法器不法器的,钟文心中也没往心里去。

在别人眼中,那是法器,在自己手中,那只是一把木剑。但看到李高远他们眼中的目光,心中到也了然。

虽,眼下木剑已制作完成,但这诵经才是重中之重。

“辛苦道长了。”

围着的众人,向着钟文行礼,以示感谢。

这其中,就有那屁孩,以及他的母亲,当然,不凡其他的妇人。

“李居士,暂借贵府此处院子一用,还有一些器具,我得给这把木剑祭祀加持。”

钟文心中了然,知道这些人嘴中的辛苦是何意,随既,向着那李高远道。

“任凭九首道长吩咐。”

李高远听后,心中更是兴奋。

随后,下人们听了钟文的吩咐,开始搬来一些香炉什么的,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没有的,就跑出去买去。

法器的形成,仪式是烦杂的,而且,需要有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日子,特定的环境。

但钟文眼下却是没讲究这么多。

原本只是制作一把木剑给那屁孩玩耍罢了,没想到,成了现在这副模样了。

焚香,祭祀,诵经,等等,一套的仪式下来,已是傍晚时分了。

好在已是结束了,这一通事情忙下来,着实把钟文给饿的。

从一大清早起来,就没吃过任何的东西,就连一口水都没有喝过。

“请李文杰接法器木剑,此生无病无灾,……”

最后,钟文把那木剑,传交于李文杰。

依着道理来讲,本该是把这把木剑传交于李高远的,但钟文本就是给那屁孩制作的木剑,自然是传交于李文杰了。

“曾祖父,你看,我也有一把剑了,以后,我要成为一名大将军。”

屁孩李文杰接过钟文传交于他的木剑之后,他却是现宝似的,拿着给他的曾祖父看,还不忘耍了两下。

着实把李高远心疼的要从他手中夺了下来,好挂在李府供奉起来。

“九首道长辛苦,饭厅已备好饭菜了。”

李高远不再去看他曾孙手中的那把木剑,心中心疼的很,只得转而向着钟文道。

“李居士客气了。”

钟文回应一声之后,与着李高远他们几人,往着饭厅而去。

饿了一的钟文,这一次直接把肚皮放了开来。

几碗饭下肚后,更是让一名下人多弄些饭过来。

这下,到是惊得李高远他们下巴都掉了下来了。

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能吃之人,刚才已是见钟文吃了五碗饭下去了,听钟文之言,好像至少还能吃十好几碗的样子。

“让各位居士见笑了,我这打就能吃,没个二三十碗米饭,估计都垫不住这肚子。”

钟文被这几人看得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出声解释道。

好在这李府不差这点米粮,要不然,还真得吃穷了不可。

“无事,无事,能吃是福,能吃是福。”

李高远回应了一声,心中虽好奇,但也不可能去追根问底。

饭后,钟文他们坐在饭厅中闲聊。

当然,钟文的想法,却是往着那李正项身上的事引去,他想知道,李正项身上的灰暗之气从哪里出现的。

“九首道长不知,我这孙子,长年在府中读书,少有出门,书到是读了不少,但这见识嘛,就少了些了。”

李高远听着钟文的一些问话,回应道。

“李居士,请问,你最近有没有吃过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或者得过什么病?”

最终,钟文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始向着李正项问了起来。

“回道长,我在府上吃的也都是平常之物,最近也没生病,到是一年前生了一场大病。”

李正项不明所以,但还是据实回应了钟文。

“那李居士把你的手伸过来,我给你把把脉。”

钟文心中不解,没有中毒,最近也没生病,而且,从李正项的脸色,以及行为举止上看,也不像是一个生了病之人啊。

李正项看了看他的父亲,又看了看他的祖父,得到二饶首肯之后,这才把手递至钟文的面前。

“不对,不对,这脉象,为何如茨奇怪?”

钟文把了把李正项的脉之后,心中不解,这脉象,绝对是必死的征兆脉象。

“九首道长,有何奇怪之处?”

李高远听见钟文嘴中的不对不对什么的,心中暗惊,不会是自己孙子出了什么事吧?他细想之后,发现钟文的问话,一直在往着他孙子身上引。

钟文再三确认后,发现李正项的脉象,绝对是自己救不聊人,而且,依着他的判断,不出一月,李正项必死。至于钟文有何依据,他也不清楚,也不明白,心中就是冒出了这么一个定论来。

或许,钟文这个依据,是通过他背了诸多的医书,也或许,是那李正项身上的灰暗之气,更或许,是钟文自我的认为。

“李老居士,如果现在方便,还请去喊几个大夫过来,替李居士把把脉,我现在不便多什么。”

钟文心中虽断定李正项必死,但却不好开口直言,想着,让李高远请来几个大夫再把一下脉,也好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

当然,这其中是否有误,他也不好评,他本就是一个学艺不精的道士罢了,可做不了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