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心有不甘难拒绝

钟文并不知道影子为何突然过来,或许是得到了谁的禀告吧。

不过,影子的到来,并不影响什么。

就钟文他们前来宫城之中,也只是受了李世民的召见罢了,然道还能留在宫中吃饭不成。

况且,依着现在的天色,总不能真的留下吃饭吧。

“影子,如明日无事的话,可以去九首那里坐坐。”此时李世民听着二人的对话,随即提议道。

“是,圣上。”影子闻言后,行了行礼,也不再说话了,站在一边,静静的待着,就好像只是过来看热闹来一般。

钟文瞧着影子以及李世民的状态,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一样。

‘或许只是自己多想了吧。’此时,钟文心中暗暗的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希望自己这一次来长安没有错。

“九首,听说你在利州施行的政令很有见效,可否与我说一说?”此刻,李世民突然向着钟文问起关于利州的事情来。

当钟文听到李世民问的是关于利州的事情,到也开始放下心中的猜疑,随即回应道:“回圣上,利州的事情,我已经移交出去了,毕竟,利州地处偏远之地,各县又有着不同的百姓,政令下达施效,必然需要非常了解当地情况的人去……”

随着钟文的回应,这话题就开始拉开了。

不过,钟文也只是把前世的那种分权放权的模式放到如今的唐国罢了。

虽说,必然会引起一些动静,但好在趋于平稳。

而且,随着利州旱情的到来,到时候利州各县的事情,必然会全部涌上来,就看利州那边各县的官吏们能否应对了。

该做的,钟文已是做了。

再者说了,有大旱必然会有别的事情发生,这在历史之上,基都能被肯定的。

比如,有大旱,必然会伴随着蝗灾一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钟文要求各县各户养鸡鸭鹅一类的东西了。

在这个时代,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那只能靠这些生物去扑灭了,真要到了无法收拾的情况之下,那至少有着养殖的东西,来度过这个灾年的。

“九首,虽说,你身为利州刺史,可如今你已是把刺史之职移交出去了,你可有什么人推荐?”李世民听闻之后,心中其实早就明白利州那边的事情,只不过,能听到钟文的回答,也算是解了他心中的不明之处了。

而对于钟文此次来长安一行,李世民不希望钟文再一次离开长安了,索性,就向着钟文关于利州刺史之人来。

“回圣上,关于利州刺史,我建议暂时不设置,等今年试行一年之后,再看看,如果新的政令无法提高百姓们的生活,那到时候再指派新的刺史去吧。”钟文不在意刺史一职,但对于眼下的利州来说,暂时还是不要去动了。

“那好,利州刺史暂时不议,不过,九首,今日你们兄妹二人来到长安了,而且,我对令妹可是喜爱的很。”李世民听后,心中也有了一定的计划。

利州一州七县,基本都属于下州下县,也只有绵谷县属于中州,产出又低,又接近边境,事端频发,各族百姓以前可没少闹事。

而如今,在钟文这个新刺史的努力之下,州利在这几个月内,少有听说了,或许,这是利州的未来也不无可能。

利州的事情,李世民可以安心,况且,又有着百骑司的奏报,就算是钟文这个刺史远在长安,他依然能知道利州的情况。

而就眼下,李世民却是开始打起了别的主意。

“圣上,舍妹乃乡野丫头,可比不得长安各家的小娘子,承蒙圣上厚爱了。”钟文只要一听到李世民说自己小妹的时候,心中就紧张了起来。

名字取的都有些让自己无法理解了,而眼下,李世民再一次的提起自己小妹来,着实令钟文心中安静不下来。

“着令,敕授钟藜钟媚儿为宝林,赏金十万,丝绢五百匹,金饼子百个,赏良田五百亩,着绵谷县另行开设,赐宫中行走,赐……”

突然,李世民走回到案前,看了看殿中的钟文,又看向一边的楔,大声的喧了起了。

而这一幕,来得也太过突然了一些,使得钟文不明所以似的,站在那儿有些傻了。

自己受赏,那是因为当时宫城之事。

给自己阿爹阿娘博得勋爵之事,到也可以理解。

而如今,自己的小妹也受了封赏,就连自己的义女任竹也受了封赏,这哪里是他钟文所能理解的。

就算是以前的功绩,也不可能自己身边的人全给荫庇到吧,而如今,还真就是这样了。

“圣上,不可,舍妹年岁尚小,又无功绩,怎可受封受赏,还请圣上收回成命。”钟文不知道李世民打的什么主意,但依然选择拒绝。

“九首小道长,圣言一开,可不好收回成命了,况且,九首小道长你的功可比谁都大,也就无须拒绝了。”影子适时的站了出来,回应着钟文。

到是把李世民给尴尬的不行。

毕竟,他可是这唐国之主,封赏个人而已,怎么就到了钟文这里,反到是要拒绝呢?

不过,好在影子及时出言提醒了钟文,钟文到是没有再出言拒绝了,否则的话,这一场尴尬那必然将会一直持续着。

而此刻的钟文,心中虽有诸多的不解,但想着连影子都说话了,他也就不好再违抗圣命了。

一个宝林,正六品的女爵位,又是五百亩田地,又是赏这赏那的,就这些,对于钟文来说,或者说对于楔来说,未来必然是吃喝不愁了。

可是,那宫中行走之事,钟文心中不明白,就自己小妹又何德何能,能在这宫中随意行走呢?难道就因为自己吗?

诸多的问题在钟文的脑中开始纠结,实在搞不明白,李世民为何要如此做,但想来,李世民的这道封赏,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册授九首为左羽林千牛将军,册授右散骑常侍,赐宫中行走……”当李世民见着钟文没再说话,冒似好像已经接受了封赏他小妹,随即,又开始向封赏钟文来了。

“圣上,这……”

当钟文听着封自己一个什么将军,什么常侍的时候,感觉听得稀里糊涂的。

左羽林千牛将军到底是个什么职务,而且,听着好像就是一个武将,至于那常侍什么的,钟文更是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了。

要说这一州的官吏,钟文到是了解,但这越往高,钟文越是开始有些不了解了。

哪怕在观里的时候,与着李高远他们聊了一些话,但也不是所有的官职,钟文都了解。

而今,随着李世民的封赏,更是使得钟文摸不清李世民要干嘛了。

其实,这也是李世民为何要先给钟文的小妹封赏后,再封赏钟文的原由了。

先是让钟文受着自己小妹的封赏后,再给钟文加官,为的就是把钟文这个先天高手笼络在他李世民的身边。

“九首小道长,以后,你我可就要在一起共事了,平日里没什么事,也无须上卯,九首小道长,你可以在府中歇着,一旦有事的话,那就得需要小道长过来应对一下。”

此时,影子开口向着一头雾水的钟文解释了起来。

“不过,要是九首小道长愿意参与朝议,或者愿意上卯,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随后,影子再一次的补充道,更是向着钟文直言这事已然好像是定下了,不容你钟文拒绝了。

“圣上,影子,此次我带小妹前来长安,并非希望得到圣上的封赏,而且,我带着小妹来长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