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七百七十八章 鸭村见闻话养鸭

第七百七十八章 鸭村见闻话养鸭

推荐阅读:

李世民一行人一到三泉县,就已是有衙差盯上了。

着实。

外来人只要到利州各县,基本都会被盯上的。

当下的利州各县的衙差,可以说基本处于无事状态。

以前或许还有各种官司要处置。

几年下来,官司早就处置完了,哪怕连投诉都少的可怜。

不要说衙差无事可做了,哪怕是县尉,都闲得有些无聊,时不时还会离开县衙到处转转,或者下到各村去看一看。

经过几年的发展。

利州新律早已是改了又改,变了又变。

当然这种改与变化,必然是往着好的一方面而去的。

犯事者,越来越少。

为官为吏者,越是知道为百姓做事了。

再加上时不时的宣传,百姓们的脑袋里面,早已是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该行的,哪些事是可行的。

而且。

当下这个时代。

百姓普遍不识字,更是不怎么出远门。

骨子里还带着民怕官的思维。

想要犯事,也是少之又少。

即便是犯了一些小事,真要到了罚钱之时,百姓们更是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碰的了。

就好比各县的卫生情况。

在县城随地大小便者,那可是要罚五文钱的。

虽说钱并不多,但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一次虽不多,但次数多了,那可就有些心疼了。

而李世民这一行人来到三泉县。

衙役们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属于外地人了。

外地人虽说也可以到三泉县。

但如果是行商之人,基本都是在利州绵谷县的商团总部,而不会前来三泉县。

在利州的商团总部,有着三泉县的官吏在对接这些客商,除有必要,才会带着客商来三泉县。

所以说。

除了利州治所绵谷县有着大量的外地人,番邦人之外。

其他各县,反到是少有外地人出现。

至于周边的县属人员。

这些人员基本都会在城门品造册查访。

所以只要他们一入城,或者多来几次,也就知道这些人乃是周边县属的人了。

而此时。

李世民一行数十人,一路轻装上阵,连车马都没有,轻快的已是抵达了离着三泉县十里不到的陈家村。

“主家,这里据臣打听,此地乃是名叫一个陈家村的村子,村子有着五十户左右人家,也算是一个大村子了。”亲卫小声的向着李世民介绍前面不远处的陈家村。

李世民看向不远处的陈家村,“村中情况可有查清楚?”

“回主家,据臣所查,陈家村虽说有五十来户人家,人口数大致在三百六十人左右,成年男性偏少,妇孺相对多一些。陈家村以养鸭为主,每户每年养鸭两批,每一批数量在五百只左右。”亲卫继续回道。

“哦?这么多?这陈家村养这么多的鸭,都是销往长安的吗?”李世民一听陈家村养了这么多的鸭子,着实惊了。

鸭子。

李世民也是知道的,而且到利州之时,也尝过利州出产的鸭肉,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可是一个陈家村五十户左右的人家,每家一年要养上千只鸭子。

这么细算下来,那可是一年五万只鸭子啊。

五万只鸭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如当作兵马放在战场之上,那绝对是可以打一场大型战争了。

“回主家,这陈家村的鸭子,据臣所知,好像并不是销往长安的,而是卖给番邦人,而且价格还不错。至于长安、洛阳等地的鸭子,并非三泉县所出。”亲卫回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直接步入进了陈家村。

随着一行人进入了陈家村后,一股骚气迎面而来。

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一股鸭子的味道。

就陈家村一年养两批鸭子,一批就是两万多只。

可想而知。

陈家村的空气当中,必然是弥漫着一股鸭子特有的骚气味道。

再加之陈家村养鸭,并非集中养殖,而是各家养各家的,这也促使得陈家村这空气当中的味道,来得更加的冲且重。

但好在此时乃是冬天,又有着积雪。

这股味道到也没有像夏日里那般重了。

如果放在夏日里。

不要说李世民他们受不住这味道了。

估计就是连三泉县来的官吏们,都会掩鼻训斥这陈家村的村正不可。

如此重的味道。

这确实有些不好闻。

曾经。

钟本根也来过陈家村,还特意要求陈家村想办法去除这股浓烈难闻的味道。

可当下谁又有何办法呢?

最终谁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能不了了之了。

“主家,味道有些难闻,要不还是先别进去了。”王内侍走近李世民,小声的说道。

“算了,都已经到了这里,味道而已,先看看吧。”李世民不以为意。

着实。

人都到了陈家村了,还有什么可讲究的呢。

更何况他李世民此行可是专门下达到利州各县去调研的,真要是没看个仔细了,到时候他回到长安,还真不好与那些文官武将们论一论了。

此时的陈家村。

因为属于冬天。

自然而然的,这鸭子早已是卖了。

虽说鸭子已是卖了。

但各家也都会留上十来只,或者几十来只自家食用的。

“娘,我不想吃鸭子了,我想吃青菜。”一户人家的小院当中,一个小男娃正在向着自己母亲说不想吃鸭子要吃青菜来。

那妇人此时正在收拾一只杀好的鸭子,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后,摇了摇头道:“你想吃青菜,我还想吃青菜呢,有鸭子吃就已是最好的了,还不想吃鸭子,以前咱家穷的时候,不要说吃鸭子了,一年到头一餐肉都吃不到,现在还会挑三拣四了,去一边去。”

那妇人说起话来,到也没那么客气。

哪怕是自家的儿子。

曾经的陈家村。

说穷也穷。

虽说离着三泉县并不遥远,但依然还是以农为本的村子。

该交的税一粒都少不得。

家家户户都紧着粮食过日子。

而随着利州衙门以及县衙门各官吏到各村调研后,给了这陈家村一个好的项目,就是养鸭子。

毕竟陈家村水域不少,这也促使得整个陈家村有几年以来,也算是富裕了不少。

曾经一年到头吃不到一餐肉食。

而如今,只要自家想吃,可以随时杀只鸭子来吃。

从那妇人的脸上,以及那小男娃的脸上就能看出,这家中必然是有粮有肉的了。

“娘,你也别说小弟了,小弟本就喜好青菜,娘,我来收拾吧,你去屋里歇着去吧。”此时,小院的灶房里走出一个小娘子来,十四岁左右的年纪。

这一户人家说话的声音,正好被路过的李世民一行人听在耳中。

“卫国,你去打问一下,问问能否到这户人家坐上一坐。”李世民听着这户人家的说话声,想入人家家中看看。

那名叫卫国的亲卫随即走了过去,“这位娘子,打问一下,我们乃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