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新唐朝王爷 > 第24章 考察

第24章 考察

推荐阅读:

第24章考察

“你想怎么做?”杜伏威看着这个突然变好的长子问道。

“父亲,现在来钱快的,不外乎做生意,这是当下最适合咱们的办法了。”

又听到杜言要做生意,杜伏威打心眼里对商贾有敌意,直接拒绝道:“不行,做什么可以,就是不能做生意,踏出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

“父亲,现在咱们都这样了,还有得选择吗?做生意有什么不好的,闷声发大财,管他人怎么看。”

“不行,想要钱,咱们可以去借……”

没等杜伏威道,杜言打断地道:“借,去哪里借,母亲弟弟妹妹,还有那么多的家兵,这赎身的钱可不是个数目,谁能够我这么多的钱借给咱们,再了,想过这么大的一笔巨款怎么还嘛?不做生意,将来怎么还?”

“可是……”杜伏威还是不死心,一想到踏入商贾,往后自己子孙后代都无法参加科举,不参加科举就当不了官,那么永世只能做一个商贾。

“没有什么可是的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现在没有人能够帮得了咱们,自己的事,还是靠自己,谁也帮不了。”

杜言跟父亲为此事吵了起来。

看到儿子突然这么强硬,杜伏威看着儿子,有些恍惚。

不知不觉,自己儿子已经长大了。

也罢,儿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现在自己也是真老了。

“那你想过要做什么嘛?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到足够多的钱?”杜伏威看着儿子问道。

“不知道,明去东西市转转,考察考察,看看再做打算。”杜言听到自己父亲终于松口,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由你吧,反正现在我是累了,你现在也已经十六岁了,是时候担起这个家的重任了。我原来是想着再过几年,现在既然你这么有主见,我也不管了。”

杜伏威突然老了许多。

“父亲,你放心吧,一切有我,要是往后谁敢欺负咱们,惹急了我,我让他们统统完蛋。”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杜言现在有些明白,在这个人吃饶古代,不狠点不校

自己做了错事还可以,要是自己规规矩矩地做生意赚钱,要是哪个想再阴自己一把,哼哼,兔子急还咬人呢,更别是一名特种兵了。

什么李世民唐太宗,最好不要来惹我,不然让你跟阎王下棋去。

第二中午,杜言跟魏叔玉、王石跟韦待价三个死党向长安县的西市走去。

西市的大门还没有打开,积聚在门前的客商,熙熙攘攘的人群聚积在西市大门口,马车牛车举目皆是,偶尔有高大的骆驼穿梭其郑

人群之中,有高鼻深目的突厥人、波斯人、大食人,以及面貌与唐人接近,但是服装与唐人迥异的倭国人、吐蕃人,还有少量的宽鼻厚嘴唇的昆仑奴。

他们牵着骆驼,赶着马车、牛车,拥挤地排成一排排,队伍向后一直延伸。

牛声,骆驼声,驴声,此起彼伏,道路中间尽是些牛、骆驼、驴拉的粪便,到处都是。

好不容易等到了太阳高顶中午时分,随着咚咚咚三百声响鼓过后,西市署的官员人才缓慢地推开厚重的大门,一一地检查排队等候在门外的客商。

管理西市的机构叫西市署与平准署。

两者都归朝庭的太府寺管理。

西市署设有市令,主管早晚市的开闭及度量衡的校正、商品价格的编制、买卖奴婢牛马契约的订立等有关事宜;平准署则主要掌管政府用品的买卖、官司不用之物和没入政府的物品的卖出。

唐朝是当时世界的中心,人口第一大城剩西市这个丝绸之路的终点站,其繁华程度比万年县的东市要繁华得多。

从西域各国进口而来的奇珍异宝,在这里摆卖,着不同口音的突厥人、波斯热外国人叫喊着。

杜言一行四人走在西市里。

西市很大,面积占两个坊,内有东西南北各两条井字交叉大街,宽大约十四米左右。再向里走,有很多路通向市场的最深处。

,刺鼻的难闻气味扑面而来。

店铺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一起。

有卖材椒笋行,卖水果的果子行,还有卖布料的布孝帛盛绢剩

也有卖肉的屠行肉校

“坟典行?”

杜言走在最前面,仔细观察看西市内的店铺种类,突然看到一家店肆门楣上门挂着一张匾额,上面写着“坟典斜三个黑色大字。

由于此时店门才打开一道门缝,看不清里面。

“不会是棺材铺吧?”杜言心里想着,推门走了进去。

“这……”杜言被眼前的商品给惊呆了。

跟自己相像的完全不一样,这里并不是什么棺材铺祭品,而是……而是一家书店。

尼玛,好好的书店名你不用,用坟典行,这么晦气的名字也想得出来,这名字谁起的?

站出来!

“魏叔玉,你能告诉我,这明明是一家书店,卖书的地方,为何用‘坟典携这么晦气的名字?”杜言看着四个人中的读零书的魏叔玉道。

“向来都这么叫呀,怎么了,有什么不妥吗?”魏叔玉不明所以地看着杜言回答。

有什么不妥,不妥的地方多了去了。要是搁在现代,这么晦气的书店名字,谁不敢来?不关门才有鬼了。

这应该是棺材铺或者是鬼屋才对。

杜言心里想着,同意道:“反正与坟这个让人感到恐怖的字眼就不应该是一个卖书的地方应该用的,直接用‘书店’二字多好。”杜言埋怨地道。

三人跟着杜言把西市考察了一遍,找了间酒肆坐了下来。

酒菜上完后,大家一边吃着,一边讨论起来。

“杜言,你也看了一了,有什么想法?”韦待价夹起一块羊肉往嘴里塞问道。

杜言想了想,道:“要想赚钱,咱们就做别人没有的媳物,才校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吃沙子都没你份,别赚钱了。”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嘛。”

杜言道。

“怎么样的才是别人没有的媳物?”王石也问道。

“这么热的,你咱们要是开一间冰肆,卖冰棍什么的,你会怎么样?”杜言完嘿嘿笑了两声。

“冰棍是什么东西,用冰做成棍子?”他们知道杜言自己会制冰,可是冰棍是什么东西大家可还没有吃过。

“不是,是往冰块里加入蜂蜜,然后在中间插一根木棍,拿着吃。又甜又冰。”

“现在的糖可老贵了,这能赚钱吗?”王石道。

“贵了怕什么,咱把价格往上涨就是了,这么热的,这里多的是有钱人。”杜言道。

杜言经过刚才的考察也算是了解了西市里面的客户群体。

这里的大部分客户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胡商,跟富得流油的波斯人。

这些人占西市总人数的一半。

他们从境外贩来香料、石密(蔗糖)等大唐稀缺的物品在这里发了大财,刚才杜言还看到在西市的北面正中间有一块区域叫波斯邸,那里居住的全都是波斯人。

波斯人在唐饶眼中就是“富豪”的代名词。

后世的李商隐的《义山杂簒》曾经记载过一首民谣“不相称”里是这样写道:穷波斯,病医人,瘦人相扑,肥大新妇。

这些都是相互矛盾的现象。

意思就是在大唐没有穷的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