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抱着聚宝盆闯大明 > 第四百四十七章 硕鼠

第四百四十七章 硕鼠

推荐阅读:

看着沈宝库狠狠的摔在桌子上的册子,袁珙久久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袁珙才开口道:“留他一命,其余任你处置!”

声音不大,可是沈宝库却听的清清楚楚。

当然,他也看到了袁珙眼神中的悲伤。

这种悲伤,并不是对沈宝库,而是对于自己那个不堪重用的儿子。

他本以为,自己将袁忠彻推在王府良医所医备的位置上之后,能让袁忠彻更进一步。

却没有想到,似乎是将袁忠彻推入了深渊。

一直以来,王府良医所和惠民药局的事情,他多多少少都猜到了一些。

可是他从来没有去过问,而是任由袁忠彻做事。

毕竟,袁忠彻要去北平结交驸马都尉欧阳伦,这些事情,心照不宣就是了……

许是沈宝库没有开口,袁珙想了想,再度开口:“沈公子……”

“你不看看吗?”

沈宝库突兀的开口,很直接的打断了袁珙的话,冷冷的问道:“袁大师你都不想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情吗?”

“看与不看,又有什么区别。”袁珙摇了摇头,苦笑着了一句。

“有!”沈宝库的回答,依旧干脆。罢,也不等袁珙开口,便拿起一本册子,直接翻开念了起来:“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北平风寒肆虐,布政使衙门拨款一千三百四十五锭宝钞,着惠民药局熬制药汤,分发百姓……”

嗯?还有这个事情?

读出来之后,沈宝库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实在搞不懂,自己只是让张辅盘点收缴回来的物资,怎么还会在册子上多出这一句。

万幸,册子里只有这么一句。

剩下的,都是些寻常的东西了。像是宝钞多少锭,灵芝几颗,人参多少等等……

沈宝库也不管袁珙的脸色变化,自顾自的往下念,念完了一本,便拿起另外一本,冷冷的道:“袁大师,刚刚是惠民药局的,现在我要王府良医所的了。”

“够了!”

袁珙实在是听不去,他有些不敢听,只能打断了沈宝库的话,有些哀求似的问道:“沈公子,罪不至死,罪不至死啊!”

“是啊,罪不至死。”沈宝库没有任何情绪的重复了一句袁珙的话,自嘲似的道:“可是这个世上,又有什么人是罪该致死的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一句话就能抹过去的啊!袁大师,我知道你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别人,难道就不是别饶孩子了么?

底下那么多人,哪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一句罪不至死,想把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我沈宝库第一个不答应!”

罢,沈宝库往前走了两步,在袁珙身前两步站定,沉声道:“袁大师,你一直问我到底要做什么,现在我跟你明,我要袁忠彻认罪!

只要他有勇气当着王爷的面,便这件事情一五一十的清楚,我沈宝库绝对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情,就是以前的事情。

以后他袁忠彻在做什么,我都不去管!”

认罪,谈何容易。

如果袁忠彻去王爷面前这件事情,固然看在袁珙的面子上能留下一条性命,可是其他的事情,则是想都不用想了。

还想留在二公子的身边伴读,那是完全没有一丝的可能性……

“袁大师,午时过后我就要去见王爷。”沈宝库并没有给袁珙太多的考虑时间。

满打满算,也就半个来时辰。

这个决定,并不好做。

对于袁珙来,他并不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没有出路。可是眼下,沈宝库却并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出路。

要么,答应沈宝库的条件,让袁忠彻自己找王爷认罪,自己豁出去脸面不要,能保袁忠彻一个平安;要么,不答应沈宝库的条件。

可是,不答应沈宝库的条件,自己拿什么和沈宝库交易?

要钱,他没有沈宝库有钱。

要人,他现在也没有什么人。

要权,更谈不上了。

人这一辈子,钱、人、权,这三样东西,他袁珙都没有办法给沈宝库开出更好的条件。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耳听着,外头响起了午时的鼓声……

“袁大师,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袁忠彻抬起了头,苦笑着的摇了摇头,低声道:“沈公子,你这样做,看是容易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啊!”

袁珙的话,不是威胁。实在的,他其实是为沈宝库考虑的。毕竟,沈宝库初来乍到,做出这么大的事情,确实是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沈宝库不在乎,他只是笑了笑,重复道:“袁大师,你要跟我一起去吗?”

去,是肯定不能去的。

就算要去见王爷,也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去见。

这时候去见王爷,袁忠彻绝对是一点退路都没樱

袁珙的嘴巴动了动,有些恳求的道:“沈公子可否随我去庆寿寺上香!”

庆寿寺?

大和尚?

沈宝库愣了一下,猛地想起来,袁珙乃是姚广孝举荐才留在了北平。难道,大和尚也掺和进了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沈宝库忍不住皱眉问道:“大和尚,他也知道这些事情?”

“不知道!”袁珙一口否定沈宝库的看法,接着解释道:“只是我一人计短,也不出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件事情。没办法,也只能请沈公子和我一路去庆寿寺一行,看看能否请道衍大师给出个主意。”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沈宝库松了口气,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

在他的记忆中,大和尚虽然很好话,可是嫉恶如仇,对于这种贪赃枉法的事情,那绝对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他是绝对不相信,大和尚姚广孝会为了袁珙或者袁忠彻的事情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

如果他会做出这种事情,那当年袁珙在嵩山见到姚广孝的时候恐怕也不会出姚广孝和前朝刘秉忠乃是一样的人……

庆寿寺,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寺中有双塔,故又名双塔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