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天罡伏魔记 > 第二十章 修道

破旧昏暗的道观内,只有一炷灯火摇曳跳动,屋内的光线左右闪动,屋外寒风阵阵。

元阳子和三个徒弟坐在床边,看着躺在床上的河六四,一语不发。

良久,元阳子长叹了一口气,道:“你诱此子上山,目的为师明白,此子虽有修道之命,只是与我无缘,我又岂能强自收他而生缘呢?”

“师父!他既已上山,归道之心坚定,师父若不收他,他岂不成了无家可归之人,届时他应如何自处啊!”孙既直诚恳的道。

“你将罗心经赠与赵兑,不就是为他寻的一条后路吗?”元阳子转过头直视着孙既直问道。

孙既直闻言,一时无言以对。卫既清坐在一旁,忍不住问道:“师父,罗心经是何物?”

元阳子又是一声长叹,缓缓道:“此次我与既直下山,费尽心血才在异国山野中寻到那逃遁的妖魔,此妖魔盘踞与山洞之中,似是在守卫宝物。我与既直将它降服之后,才发现它守卫的是一本上古奇书,想必它在千年之前被镇压在此,就一直拥有这本奇书,逃出去之后,找了个山洞继续守卫。”

“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啊?”卫既清问道。

“此书非法门奇咒,乃是一篇注解帝王权术,网络人心之文,若是苦学,起码能成将相之才。”元阳子道。

“什么?”一直不曾话的方既仁忽地站起身,指着孙既直的鼻子斥道:“既直!你竟将如此宝物随意赠与他人,你该当何罪?”

“住口!”元阳子神色一怒,“若非你托大,让那妖魔有机可乘,它岂会远逃异国他乡?既直拼尽全力补你之过失,你当言谢才是!”

方既仁面色一顿,急忙垂首道:“师父息怒,徒儿知错了!”完,愤恨地看了一眼孙既直。

孙既直并不在意方既仁,而是对着师父拱手一礼,谦卑的道:“徒儿擅自将罗心经赠与他人,实属大过!只是当时形势危急,我为保河六四的周全,才出此下策。师父放心,那赵兑为人忠直,有济世报国之心,若他日赵兑得势,定会造福于百姓的。”

完,孙既直猛地跪倒在地,沉声道:“遗书之过,徒儿甘愿受罚!只是河六四千里而来,此子心诚志坚,师父不可赶他回去呀!”

元阳子闻言,看了看还在昏睡之中的河六四,略带惋惜的一笑:“我怎会不知他是个奇才,只是这缘字定,我不可逆而行啊!”

卫既清看了看一脸焦急的孙既直,想了想之后,对师父道:“师父既他有修道之缘,何不在他得遇明师之前,先行提点锻炼,也是一大功德啊!”

完,卫既清对一旁的方既仁使了个眼色。方既仁心领神会,也附和道:“师父,师兄所言,也不无道理。”

然后,师兄弟三人一同对元阳子一拜。元阳子看着三个徒弟,沉思了片刻才:“也罢!即日起,就由既清教他道家经典,既仁教他卜卦星象,既直教他拳脚剑法。待他略有成,就放他下山吧。”

安排好了一切之后,元阳子便离去回房了。孙既直来到卫既清的面前,感激的道:“多谢师兄。”

卫既清摆了摆手,道:“你素来稳重,如此情真意切,想必此子定然不凡,师兄替你话也是情理之郑既仁也曾替你话,你也要谢他才是。”

孙既直看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方既仁,略微一犹豫,才道:“师兄的是,我会好生感谢既仁师兄的。”

“既仁确实有些孩子气,可他终归是你师兄,平素里虽对你有所刁难,但既仁道心纯正,与你我之志无二,你不可生疏于他。”卫既清苦口婆心的劝道。

“知道了!”孙既直点零头,转身走到了方既仁面前,拱手一拜:“多谢师兄。”

方既仁瞥了一眼孙既直,‘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孙既直。

卫既清见状,走过来道:“既仁,你闯下大祸,多亏既直替你求情,又下山擒妖,师兄弟只见不可如此。”

方既仁撇了撇嘴,随意拱了拱手,应付似的道:“师弟不必多礼!”完又抱着肩膀转过身去。

卫既清摇头苦笑,只得拍了拍孙既直的肩膀,道:“你这个二师兄啊!三十七岁的人,活像个七岁的顽童。”

孙既直闻言,不禁和卫既清一同笑了起来。

看得出来,元阳子座下三位弟子,大徒弟卫既清憨厚老实,二徒弟方既仁傲气狂妄,三徒弟孙既直稳重礼貌。孙既直在他们三个当中,修为最好,深得元阳子赏识,方既仁心有不服,与之关系不好,而卫既清在两位师弟心中,十分的有地位,常常劝解二人。

听着师兄弟取笑自己,方既仁也转过身来反讽道:“师兄四十岁的人了,活像个七十岁的老者,整日操心我与既直的关系。”

“唉,只要我们师兄弟和睦,师兄即便是百岁老朽,也无憾呐!”卫既清笑道。

三人相视而笑,屋子里的气氛一时暖意大增。

“不过,我看师父倒是很重视这个子。”方既仁指着河六四道:“师兄深谙经文道法,我侧重星象问卜,师弟身手最好,师父这是以我等之长,化此子之俗啊。既直,他到底有什么不同,竟然让师父如此喜爱?”

“师父曾他是星宿下凡,却不肯收他为徒,我引他上山,一路上不少讲解道家玄奥,此子从未接触道法,却一点即通,可谓是纵奇才呀!”孙既直欣慰地看着河六四道。

“星宿下凡!”卫既清和方既仁对视了一眼,皆是满脸的震惊,自古星宿下凡之人,乃沧海一粟,何等缘分才能有缘一见,此时就在众人眼前,元阳子竟然不愿意收他。

“师父太过遵循意,虽算得他有道缘,却与师父无缘,故而推脱。”方既仁分析着元阳子的想法,道:“其实师父未尝不想让他入罡门下,只是嘴硬罢了。”

“可师父不曾让我等教他法术啊?”卫既清疑惑,“我罡教以奇门遁甲广着于世,上山不学法术,那么随便一个道家门派也能教他啊!”

“师兄勿急,”方既仁摆了摆手,“我们三个好好教导,待他来日精通,想必师父就不舍得让他下山了。”

“这么来,或许我们就要有个师弟了!那既仁以后就不必再吃既直的醋,专门刁难他了!”卫既清指着河六四笑着道。

方既仁闻言,臊了个大红脸,急道:“此子若能大成,必是我山门之光!我怎会刁难于他!”

屋子里瞬间又传来一片笑声,而不远处的一所石屋内,元阳子静静地坐在香案前,似是从呼啸的寒风中听到了三个徒弟的对话,嘴角也不禁翘了起来。

三日后,河六四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也多少适应了山上的气候环境。

孙既直为他梳起发髻,换上一身青灰色的道袍,顿时整个人变得精神了许多。河六四本就生的高大俊朗,穿上道袍更显得气度不凡,飘逸潇洒。

河六四从铜镜之中看着面貌一新的自己,也十分的开心,便急不可待的要开始修校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修行的第一课便是和方既仁修习星象八卦。

方既仁的教学风格偏向自习自学,开篇清干地支八卦阴阳的要领之后,就让河六四自己去研究,等到一段时间再来提问,若没弄清,打手板。

河六四无奈,只能抱着一大堆书籍钻研,一开始还有些热情,但很快便被枯燥乏味的经文注解磨光了耐心。

所谓的问卜卦象,是依据阴阳六十四卦,星二十四宿,地脉二十四支来进行卜卦问仙,辟邪求福的。罡教称之为,爻术。

爻,分为阳爻和阴爻。根据、人、地三才的道理,把三爻重叠起来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