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间宋 > 第二章 孩儿来晚了

一后,“三味居”的一间客房内。

“张明德的父亲叫什么?历任履历?”

“张睿,历任后汉秘书郎、工部令史,后周磁州防御使,五年前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晏宁端坐在椅子上,头戴白色软脚幞头,身穿白色襕衫,目不斜视,满脸书生气。

站在他面前拿着一叠文案的,就是此行的男二号——车夫刘三刀。

此人长得身材矮,相貌丑陋,眼睛细长,大蒜鼻,厚嘴唇。但晏宁可不敢瞧了他,此人做过二十年的仵作,是探事司中的查案专家,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脱他的眼睛。

涉及到军机大事,郑恩就算再信任晏宁的能力,也不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刘三刀竖起大拇指,咂嘴道:“郎君真是好记性,这么多文案竟然只花了一就倒背如流!”

晏宁心,前世大学里应付考试的时候,老子早就练出来了!

晏宁微微一笑,出一口地道的相州口音官话来:“不是时间紧迫吗?郑司曹只给我们半个月时间,咱们可得抓紧了。”

眼看着到了晌午,刘三刀把文案一丢,大刺刺的仰倒在椅子上,眼睛一眯:“又到了吃午食的时辰,二,上菜!”

起“午食”,刘三刀是晏宁在宋朝找到的第一个志同道合者,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一日三食被视作浪费奢侈的行为。

在店二鄙夷嫉妒的目光下,晏宁和刘三刀津津有味的吃完了一顿丰盛的午食。

等到店二收拾好餐具退出房间,郑恩脚步匆匆走了进来,严厉的目光扫过两人嘴角的油渍:“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可以出发了。”

晏宁和刘三刀赶紧站起来,随着郑恩出了“三味居”的后门,只见门口停了一辆简陋的驴车。

一只灰不溜秋的毛驴,脖子上套了绳索,后头拉了一个带遮阳棚的木板,底下是两只木轮。

驴的品种和车的样式都是相州特有的,为了在汴梁城内复制这辆驴车,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两人上了车,刘三刀拉起缰绳正要出发,只听郑恩忽然喝道:“晏宁!”

晏宁充耳不闻,过了一会,才转过头茫然道:“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叫张宁,不叫什么晏宁。”

郑恩满意的笑了:“很好。”着不动声色的给刘三刀使了个眼色:“你们从宣化门出去,绕城半圈,再从万胜门进城。”

......

等到刘三刀赶着驴车从万胜门再次进入汴梁时,已经是大半个时辰之后了。直到此刻,晏宁才深感古代的交通不便,不仅难受,而且费时费力。

晏宁坐在驴车上,颠的头晕眼花,一路兜兜转转,又过了半个时辰,才来到了张明德家所在的泥燕巷。

巷子就紧挨着金水河边上,一间间低矮破旧的房舍一字排开,门前的晾衣架上大都挂着短褐,一群光着脚丫的孩童挥舞着竹竿跑来跑去。

泥燕巷之所以得名,缘于巷口的檐角,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泥燕。时代日久,风雨侵蚀,泥燕的样貌虽已模糊不清,但神韵宛然,栩栩如生。

进了巷口,驴车放慢了,车轮碾过青石板,“辚辚”声惊动了河岸边浆洗衣衫的妇人们。

妇人们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扭头望来,在这泥燕巷,还没听谁家有驴车这等奢侈物的?

她们大多二三十岁年纪,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袖子高高挽起,一双手被冰冷的河水冻得通红。

女子十三即可出嫁,别看她们年纪不大,兴许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晏宁示意刘三刀停下马车,在车板上站定,放下胳膊,深深一揖:“诸位娘子,生这厢有礼了!”

河岸边沉寂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

“诶呦,好俊俏的郎君,瞧不出来还是位秀才公呢!”有个胆大的妇人打趣道。

宋初,理学还未兴起,加之战乱频繁,礼仪崩坏,因此女子一样可以抛头露面,上街游玩。

晏宁目不斜视:“这位娘子,莫要开玩笑,我且问你,张令史家在何处?”

妇人迟疑道:“张令史?莫不是的张穷酸?你一直往前走,走到头,倒数第二家就是了。”

妇人刚想什么,旁边有人拉了她一把,她马上醒悟过来,低头浆洗衣物,不再多言。

晏宁道了声谢,驴车继续前行,还没到地方。远远望见一户民居门扉大开,里面人声鼎沸,隐约夹杂着一道凄楚哀婉的女声。

的庭院里,聚拢了二三十人,分成两拨,相互对峙着,形势岌岌可危。

靠里的那拨人手持着扁担、扫帚,将一个少妇护在中间,向对面怒目而视。

对面站着一个獐头鼠目的中年人,穿一身员外袍,学究打扮。只是气质猥琐,一双眼睛总在房舍和少妇之间打转。在他身后,围拢着一伙泼皮无赖,嘴里不干不净的叫骂着。

中年人面色悲戚,哀嚎道:“明德侄儿啊,你睁开眼睛看看,你尸骨未寒,这贱婢就伙同外人想把咱家的家产霸占了,简直理难容!”

身后的泼皮们也帮腔道:“对,你看她那副狐媚样子,保不齐张明德坟头长草!”

“听她以前就是勾栏里的红倌人,不要脸之极!”

“张明德死的不清不楚,把她抓起来见官!”

少妇听见他们的议论,脸色煞白,气的浑身发抖,踏前一步,纤指一指:“你们住口!我芸娘虽然出身低微,但是自从嫁入张家以来,勤勤恳恳操持家业,从来没有做过一点有违女诫的事儿!”

声音哀婉凄切,掷地有声,让人闻之恻然。

中年饶一双眼睛盯住了少妇那张清丽的脸蛋,贪婪之色一闪而逝。

中年人换上了一副了然的表情,苦口婆心的劝道:“芸娘啊,话不能这么,明德这一走,你往后的日子咋过?不如把房契交给我,我保证以后只要有我张彪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你饿着!”

芸娘面露羞愤之色,正不知怎么开口,身旁的邻里们不干了,纷纷叫嚷起来:“你这老杀才倒打的好主意,想人财两得?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与张家毗邻九年,从来没见过你这号人,张穷酸日子过得苦巴巴的,怎么不见你这个叔伯来接济一二?”

“张家夫妇平日里与我们相处的极好,什么也不能让你欺负芸娘!”

张彪一眯眼,从鼻子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得轻巧,往后你们谁养她?夫为妻纲,明德走了,芸娘一个女流能做什么主?我作为明德在汴梁唯一的长辈,给他发丧下葬,少不得要十七八贯,这钱你们出?”

邻里们纷纷低下头去,到底,他们都是外人。同情归同情,可要他们拿出十七八贯来,那是万万不能的。

场间一时陷入沉寂,张彪裂开嘴笑了,房舍,美人都是我的了!

芸娘眼睛一亮:“奴家想起来了,郎君在老家有一子,唤作张宁。一个月前郎君曾经寄回一封书信,要他进京读书,算算日子,他应该快到了。”

芸娘嫁给张明德时日不长,她往日只听郎君的亡妻遗留下一个儿子,但却从未见过。还曾经担心面对张宁不知该如何自处,此刻却千盼万盼着他能早点到来。

张彪一听这话,脸色一黑,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吗?他原是汴梁城内一泼皮,听泥燕巷有个姓张的吏死了,留下一间房舍和一房美妾。因此动了歹念,冒出张氏族人前来接收房产。

却没料到这姓张的还有一个儿子,张彪一咬牙。饿死胆的,撑死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