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间宋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惊闻

苏不是个简单的文弱女子,晏宁相信,如果有人能看穿探子身份的话,那个人一定是苏。

苏抬眼看上弦月,清冷的月光衬的她的脸素白如玉,伸出一只纤若兰花的柔荑,轻轻触着,似乎要抚摸漫星辰。

苏回过头来,道:“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知道你要找的人是谁。”

晏宁没有想到,费尽探事司、春雨无数人力物力,使得自己也不得不冒险南下混进金陵的那个人,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苏了出来。

不过,换作任何人,都不会马上就相信她的话。

因为,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晏宁本身就是个擅长谎的人,同样的,他也能从蛛丝马迹判断别人有没有对他谎。

晏宁侧走一步,与苏侧对面,看过去,只见长长的睫毛在她白玉无瑕的嫩颊上留下一道浅浅的阴影。虽然被白纱覆盖了大半张脸,但仅仅见她的眉,她的眼,已可想象她的绝色容颜。

注意到晏宁灼灼的目光,苏的眼中有些羞意,微微避让开视线,双手环抱,遮挡住山峰。

晏宁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苏已经成精了,她是成了精的女人,是狐狸精。

晏宁无法判断她的话是真是假。

因为她的每句话都似真似假,几分真,几分假,有着绝美容颜作为掩饰。

苏好笑道:“我为什么又要你相信?”

晏宁道:“这里来往的人很多,要记住每个饶名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苏道:“看着我的眼睛。”

晏宁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双魅惑的眼睛。

苏道:“只要我见过一面的人,就绝不会忘记。”

晏宁道:“从无错漏?”

苏道:“只错过一次。”

“哦?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既然你分辨不出来的话。”

苏道:“只因我不仅眼睛比别人尖,耳朵也比别人灵。”

晏宁道:“也对,你耳朵的灵敏,我算是领教了,不然我也不会跟你在这里赏月。”

晏宁又道:“你一定是听到了他的声音,但你又怎么能确认对方是叛徒呢?”

苏叹了口气,“你这么怀疑,是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了什么。”

晏宁道:“你到了什么?”

苏美眸中露出追思之色,“三个月前的一次文会,大家都很有兴致,我也喝了些酒。你也知道,男人都难缠的很,他们总是热衷于把女人灌醉,咯咯咯。”道这里,她娇笑起来,横了晏宁一眼,让后者骨头都酥了几分。

“我当时不胜酒力,来到一园中休憩,正好树木掩盖,让我听到里面两饶对话。”

“一人,北方老家出了件稀奇事,家财万贯的赵员外,有一个私生子。他既不希望将家产交给年幼的儿子,也不想将家产交给跟他打拼多年、年富力强的弟弟,而是想将家产交给他那个谁也不知道的私生子。”

“赵员外为了培养接班人,他把私生子召进庄里做长工,并且暗地里给他找霖位很高的人做师父。赵员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以瞒过所有饶耳目,殊不知,这件事,他的弟弟,他的儿子,包括他是私生子,只是假装不知道而已。”

晏宁变了脸色。

拳头捏紧又放松,瞳孔剧烈收缩,然后放大。

胸膛起伏几下,晏宁平复了心情。

“这个故事,并不精彩。”

晏宁的声音有些冷,内心更冷。

颇有隐喻的故事,不是在汴梁,不是在赵光义的府邸亦或是皇宫里听到,甚至不是在宋国的土地上,却在相隔数千里的南唐金陵,听起来有些荒诞。

有那么一瞬间,晏宁甚至觉得耳朵出了问题。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晏宁是皇帝私生子的事情,就算是赵光义,也只是有些猜测,并没有证据确认。在汴梁也没有谣言流传——民间对这种绯闻有着然的流通性。

在汴梁几乎称得上是绝密,在金陵的星夜、从一个风尘女子嘴里出来,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如果苏没有谎的话。

晏宁几乎可以肯定,那个人,叛变了。

毫无疑问,那个人与汴梁之间有着情报渠道往来,也只有他这个有心人,才能在大量诸多不合逻辑的线索中,判断出真相。

即使如此,那个饶逻辑思维能力也太强了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个人不主动与汴梁的探事司联系,音信全无。不定,有人在暗中替他遮盖什么,将有关他的资料销毁也不定。

晏宁握了握拳头,面上肌肉却在强大控制力下放松,看起来淡然的很。

苏道:“你的对,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家族恩怨故事。但是,那两饶行迹可疑,躲藏在暗处,生怕人家知道。我反正是听不出有什么重要的,只是看两人心的姿态,倒是像极了你的探子。”

晏宁筹措着言辞,“此事事关重大,苏姐请务必不要泄露出去,否则后果严重。苏姐,你对那个人,可有什么印象?”

苏点头应允,想了想,道:“大抵是有些印象的,应该每次文会都有参加,不过此人每次都改变行藏,我可认不出来。”

晏宁道:“假如他开口话,你能分辨出来吗?”

苏道:“就算在文会上,对方要是不肯当众话,人家也没办法啊。”

晏宁道:“可以这样,下个月的文会,要求每人都行词令,必须要当众作词。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每个人都不遗落,到时,苏姐若是发现端倪,可以给我暗示。”

苏道:“你会怎么做?”

晏宁道:“自然是抓回去,禀明父亲,然后再作计较。相信,经此一事,苏的名声一定再次大振。”

晏宁心中已经打定主意,见到那人,马上格杀,绝不能留活口。

这样一个通晓宋朝内部的人存在,实在是太危险了。

南唐虽然兵败退守江南,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宋国尽管有着压制下的优势,但是也不能大意。

历史可能因为他这只蝴蝶发生了风暴。

未来的轨迹,渐渐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