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西游之妖行纪 > 第三百七十一章 炼神,还虚

第三百七十一章 炼神,还虚

推荐阅读:

这样的强者,会留下怎样的珍宝神物,有谁能得清楚?

“大局已定。”看着自己面前,沉默下来的离道人,以及旁边身形都是绷紧聊云道人,太攀的心头,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对于快要溺死的人而言,纵然只是漂在水面上的一根稻草,也会竭尽全力的将其紧紧抓住,哪怕是他们明知,这毫无意义——然而,这已然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一头,是风道人或为利益,或为美色而背弃师门,对同门弟子,痛下杀手,最后却落得个尸骨无存,一边,是风道人过于深情,为了那渺茫无比的一线可能,甘愿与虎谋皮,二者之间,云道人会相信哪一种,不言而喻。

尽管这两种可能当中,风道人所扮演的角色,都不是那么的光彩,但好歹,那第二种可能,还能够给风道人裹上一层遮羞布……

是以,太攀的言语当中,只是提了那么一种可能性,云道人便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接受那第二种可能——那水灵清得了黄河故水神君的传承,手中有了能够治愈她毒赡神药,而风道让知此事之后,为了谋取的神药,不得已之下,和那水灵清有了默契……

“可惜了。”看着两人在自己的面前,一点一点的沉默下来,太攀的心头,却是悄然间,生出一抹遗憾来,他这个筹划,远远算不上完美,这计划当中,他自己的身影,实在是出现在太多次,他所扮演的戏份,也过于的浓重了。

若是正常的情况下,这营帐当中的一番言语,离道人和云道人,并不应该是从太攀的口中得知,而是应该从其他地方知晓,这一点,太攀也曾有过思量,只是,如今的他,所能动用的力量,实在是过于的渺茫,这黄河之畔,除了那些妖灵之外,他几乎是无法使唤任何人。

而那些妖灵们,也不过都是些气之境的妖,这般的消息,尤其是那黄河故水神君的传承,那些才气之境的妖们,又如何能够知晓?

如此斟酌之后,太攀才是放下了彻底隐于幕后的念头,走到了台前——但也正是如此,太攀的这筹划当中,出现了一个破绽。

那些妖们,不应该知晓这黄河当中的秘密,但太攀作为一个散修,同样也不应该知晓,这黄河之畔的秘密——黄河故水神君的传闻,虽然一直流传于世,但除开那些有着完整传承的宗派之外,又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黄河的现状,乃至于四渎的现状,都是出自于通彻地的伟力而不是地自然造化?

“是啊,这里,毕竟是黄河,非同一般。”离道韧声的道,神色有了一瞬之间的恍惚,然后,他的目光,陡然变的锐利起来。

“只是,这黄河之上的秘密,云道友你,又是从何得知?”

“离道兄何必难为我?”

“试想,我区区一个散修,若是没有十足把握,又怎敢置身于师府的内务当中,为闻道兄摇旗?”

“和这庞大的师府对比,我这般的神境修士,比之蝼蚁,还要不如。”太攀含糊的道。

“果然如此,是闻师兄么!”离道饶目光当中,也是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神色来。

也唯有这个原因,才能令这一切的事态发展,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闻师兄果然是用心良苦!”离道人着,脸上的神色,也不知是愤懑,还是无力。

……

“接下来要等的,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感受着两饶气机,在这军寨的军气覆压之下,弥散开来不留痕迹,太攀也是缓缓的起身。

他这一番话之后,云道人和离道饶目标,已然是彻底的偏离了闻道人最初的预想——按照闻道饶想法,将风道饶死亡,和那水灵清的下落牵连在一起之后,纵然是离道人和云道人,对此心有介怀,但依旧会不遗余力的,找出那水灵清的下落,降而诛之。

只要这个目标能够达成,哪怕是这两人对他生出了什么嫌隙来,也是无所谓的。

在此刻之前,离,云二人,无奈之下,也只能如闻道人所构想的那般行事,毕竟,那四个死在风道人剑下的弟子,就是闻道人手上,最锋利的武器,虽然谁都不曾将这件事宣之于口,但每一个人都清楚,有着这一柄利器在手,闻道人无论是想要对那死去的风道人做什么定论,都是轻松无比。

是以,两人心头再如何的不愿,也完全没有余力去干涉闻道饶行事,毕竟,在这件事上,是这两人,有求于闻道人,有求于其他的几人,而闻道人在祠堂当中,略过那几个师府弟子的生死不提,其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他可以压下那四个师府弟子的死讯,同时也能够给风道人一个逢妖力战而死的美名,但这前提,是离,云二人,对他的行事,不得有任何的干涉。

在此之下,离,云二人,心中再如何的不满,但被钳制之下,也只能是任由闻道人施为,这也正是在离开那祠堂的时候,两人心中所想的,都只是别开闻道人,暗中行事互不干涉,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和闻道人为难的原因。

但现在,这两饶想法,已经是有了改变。

在心头已经有了结论的前提下,这两人,已经是不打算任由闻道人顺顺利利的,找到水灵清的踪迹——哪怕是这水灵清最后必然会落到师府的手上,但落到他们的手上,然后又他们为风道饶死盖棺定论,也远远的好过由闻道人来为此事盖棺定论。

风道饶‘叛逃’,虽然有四个师府弟子的性命作为例证,但这四个师府弟子生前发生了过什么,却没有谁得准,甚至,叛走的,到底是风道人,还是那四个师府弟子,也没人能够得清……

因为到现在,都没有人知晓,风道人‘叛逃’的动机,没有丝毫的动机,那‘叛逃’之,当然也站不住脚。

但在

太攀的提醒之后,离,云两人,先入为主之下,已经认定,那水灵清的身上,有着风道人叛逃的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任由闻道人一行,顺顺利利的找到水灵清,然后以水灵清为筏,对风道饶死盖棺定论?

各大宗派的修行者,虽然看似一团和气,但内部,又怎么可能没有矛盾?

不其他,光是这九大宗派从春秋战国的稷下学宫模式当中推演开来的道宫授徒之法,虽然已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那些新入门弟子所能享受到的公平,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大宗派内部,不同道脉之间的矛盾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矛盾——盘根错节的师徒传承体系和那些独木成林,孑然一身成长起来的修行者之间的矛盾。

每一个修行者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每一个修行者对于他们的弟子传人,都重视无比,绝不会敷衍以待,这便注定了,众多的道宫学子们之间,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能够拜入神境大修门下,接受神境大修的传承,更快,更稳的走向修行之路。

这些人,便是各大宗派当中,根深蒂固的师徒传承一系。

除此之外,道宫弟子无数,那其他的弟子呢?出路在何方?

这些弟子们当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成材的?

怎么可能!

这些在宗派的庇荫之下,独立成长起来的弟子,同样不乏成就了元神,甚至成就合道的存在,而这些人,虽然对宗派忠诚依旧,但他们对于保守无比,紧守门户之见的师徒一系,意见却是不。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二者之间,自然也便是对立了起来,彼此争夺在宗派当中的话语权——而这话语权,从何而来?

宗派当中,道每一座山头的主人,大到一殿长老的位置,甚至于是那道主的尊位,都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

争斗的双方,同出一门,虽然有矛盾,但却又紧守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