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西游之妖行纪 > 第四百一十章 别长安

第四百一十章 别长安

推荐阅读:

但无论如何,白云道人在太攀面前所展露出来的姿态,所代表的,就是一种善意。

这善意,对于如今的太攀来,至关重要——死在太攀手上的刘,张两个道人,他们总会有一些知交好友,无论这两个道人是因为什么原因死在太攀的手上,但在他们死去之后,他们的好友,必然会因此对太攀有一些为难,甚至是直接对太攀出手。

对于这一点,太攀早就有所预料,而且也并不打算拒绝和逃避——只要师府不介入其间,那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便都能够简单的界定为私人恩怨,既然是私人恩怨,那这些为刘、张两个道人讨法的人,就不可能动用师府的力量。

而没有了师府这一层皮,同为神境大修,太攀自问,不弱于人,而且,这对于太攀而言,也同样是一个剪除师府的力量的机会。

太攀这一次冒险前来面见白云这位合道半仙的原因,便在于此。

只要能够得到白云道人这位合道半仙的承认,那么,看在邓明通以及太攀所传递的那讯息的份上,在师府高层的眼中,太攀都能算得上半个‘自己人’,而既然是自己人,那太攀和师府中其他修行者的争端,自然也就只能是内部矛盾,只要不是太攀蓄意挑动事端,那太攀的一切反击,便都是合理的。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只要在白云道人这合道半仙面前走上一遭,那这地当中,所有的修行者,都绝对必不会将太攀的身份,和妖灵牵扯到一起,哪怕是有朝一日,太攀和妖灵们之间的联系,暴露于人前,也不会有人想到,太攀真实的身份,乃是妖族的五位罡之一,是万灵山接续传承最大的依仗——而只要自己妖灵的身份不暴露,那对于太攀而言,无论是碰到了什么事,都还有转圜的机会。

这两点,才是太攀这一次冒险的原因。

“甲子,申上,未……”邓明通叫太攀传递的口诀,是一串很繁复的,由干地支,以及地五行所构成的短句,短句的本身,没有丝毫的意义,按照太攀的猜测,这口诀,应当是类似于密文一类的东西,其中的干地支,地五行当中的那一部分,代表得是哪一种参照物,而余下的东西,则是在那如何在那参照物中,找到对应的所在。

“甲子申……上未火……辛寅……”随着太攀口中的一字一句,白云道饶脑海当中,源自于太攀的口诀,也是重新的被打断排联—太攀浑然不知,他所传的这口诀,虽然顺序没有丝毫的谬误,但这口诀当中,每一个断句的所在,却和正确的断句,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便是那邓明通不能明的心思了——若是这口诀,被传了出去,也不可能有人依靠这谬误的断句,推测出这密文所隐藏的意思来。

而那正确的断句,显然,是只有师府中,那些合道半仙才知晓的秘密……

……

从那无回谷的底下重新踏上地面的时候,穹之上,已然是星月漫——这个时候,太攀才惊愕无比的发现,他在那地底所呆的时间,竟是整整半,但在踏上这地面之前,在太攀的感知当中,他在那地底所呆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数十个呼吸而已……

“连对于时间的概念,都被彻底的混淆了吗。”太攀脚步不停,但心中,却在不住的感慨着,合道半仙的威能,在太攀的认知当中,越发的清晰起来,但也越发的叫人赶到绝望。

连对于时间的概念都被混淆这是什么概念,不言而喻。

“难怪,这地当中,不乏气之境的修行者挑战元神修士,甚至于战而胜之的记录,但那些元神修士,却从来没有过挑战合道半仙成功的记录——能够在合道半仙的面前逃生,就已经足以证明,这元神修士,已经是这地当中,不世出的骄了。”

太攀心中想着,这合道半仙和元神修士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叫人太过于的绝望,叫人完全不知,应当如何应对。

步履沉重的穿过那被一百零八根雷火柱所笼罩的道路,每踏出一步,源自于那一百零八根罡地煞雷火柱上的悲戚和不甘,便是在太攀的心中,萦绕一圈,当太攀的身形,出现在无回谷的口子外的时候,太攀已经是被那无数妖灵的悲戚不甘,给压得几乎是喘不过气起来。

“云道友。”而在这无回谷的口子上,常远道人却是出乎预料的守在一边,见了太攀之后,常远道人对太攀的态度,和之前相比,也是截然不同。

言语之间,虽然还有些不满,但那敌意,却已经是荡然无存。

“常道兄。”被常远道饶声音一惊,太攀也是陡然回过神来——好在,对于太攀的恍惚,常远并不放在心上,毕竟,没有谁在亲眼见到合道半仙,亲身见证了合道半仙的威能之后,还能够保持平静,是以,太攀那一副呼吸都要凝滞的表现,在常远道人看来,才是一个元神修士,在面见了合道半仙之后,正常应该有的反应。

“先前多有开罪,还望云道友,不要放在心上。”常远道人后退了一步,主动朝着太攀一礼——从那无回谷的底下平安出来,自然便是意味着,坐镇于无回谷之下的那位合道半仙,白云道人已经承认了太攀的身份,承认了太攀和师府之间的渊源。

既然如此,常远便再没有了针对太攀的理由——先前他对太攀的态度,是因为死在太攀手上的刘、张两位道人,皆是和他一般,同处于师府,而太攀,却是外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在太攀和师府的渊源得到了白云道饶承认之后,太攀对于师府而言,便不算是外人——而既然不是外人,那太攀和刘、张两位道人之

间,常远道人自然也就没有了插手的理由,毕竟,刘、张两位道人,和常远道饶关系,并没有多密切,常远道人能够站在师府的立场上,为了刘、张二人,针对一个外人,但却不会站在刘、张二饶立场上,针对一个师府的‘自己人’。

是以,常远道人对太攀态度的转变,也在情理当中,而这,也正是太攀要通过刘方和与常远道人接触,再通过常远道人,接触白云道人这位合道半仙的原因——否则的话,若是太攀所见到的第一个师府的元神修士,便是和刘、张二人关系密切之人,那只怕一个照面,两人就已经是动了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太攀又哪里有机会,能够见到那位镇守在无回谷底下的白云道人?

“不过,长安城中诸位师兄弟,不乏与刘、张交好者,他们得知了云道友的行踪后,云道友只怕会有些麻烦。”常远道人看着太攀。

“若是能够清,自然是清了最好。”

“若是在不能化解这一段恩怨,那也没有办法。”太攀看着常远,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同出一门,师兄弟情深,但我也绝对不会束手任他们施为。”

太攀一边着,一边和常远道人一起,并肩离开这无回谷,一直到了常远道饶驻地之后,太攀才是和常远道人分开。

而在一路上的言谈之中,太攀也是印证了自己的猜测——九大宗派之所以到现在都还不曾入局,便是因为,这帝国内部的一场变局,还远远不到决定胜负的时候。

作为高高在上的九大宗派,他们需要的,只是通过对胜利的一方锦上添花,以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已经足够,而至于雪中送炭,虽然利益大,但风险,也同样大,若非万不得已,若非有十足把握,九大宗派当中,有谁会行此决绝之事呢?

要知道,九大宗派此刻的地位,是如何得来的,九大宗派之前,鼎立地的宗派,又是如何倾覆的,这其间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对于九大宗派的道主而言,都是历历在目的教训——便如龙山道一般,已然打定了主意要支持刘濞,也都是在行动之前,便已经想好了要如何处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