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残酷的赛制

第二百七十六章 残酷的赛制

推荐阅读:

当李艺出“鹅鹅鹅”时,百人挑战团的观众们纷纷应道:“曲项向歌!”

李艺微笑道:“看来咱们的挑战者知识很渊博啊?”

董卿乐了,她笑道:“果然我们的李艺具有幽默的赋细胞,那我们废话不多,请李艺走上挑战席!”

李艺顺着方向,来到舞台中央的挑战席,等待比赛的正式开始。

而在开始之前,董卿介绍着点评嘉宾:“今晚点评嘉宾的阵容也是格外地豪华,接下来我为大家做一个介绍,他们是——”

“何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欢迎王老师。”

“京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欢迎康老师。”

......

一阵介绍完后,董卿便道:“有请康震老师用诗词为我们的选手表达一份祝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希望每位选手能够赛出风采,赛出水平,另外我对李艺这伙子很期待。”

康震完便看向了李艺,眨了下眼,cue了他一下。

李艺微微点头,以示回应。

董卿接下来着规则:“现在,我们的挑战者李艺即将要和百人团答题,如果挑战者答对,百人团有人答错,则答错者的花朵将会消失,答错的数量即为选手的得分,李艺你准备好了么?”

李艺深呼吸一口气,应道:“准备好了。”

其实此刻的他,有些紧张。

甚至不亚于去参加《歌手》。

毕竟《歌手》的舞台下,自己能够充分发挥。

可《古诗词大会》不同,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如果李艺没有文人知识技能,什么他都不会来到这里。

“好,让我们来看第一题!”董卿展示大屏幕上的题目。

李艺抬头一看,声地哇了一声,这第一题不应该出点“床前明月光”才对么?

怎么一来就这么难?

只见屏幕上显示着:

“【】

【】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董卿随即道:“请接上一联。”

李艺看着大家都在积极答题,自己也在回忆着这首诗的出处和上联。

董卿问着李艺:“挑战者答题。”

许多人都很是期待,猜测李艺究竟能不能答出来。

不少朋友对于这位帅气的大哥哥都很有信心。

他们齐声喊道:“加油,加油!”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首诗太难了,没有专门去研究过古诗词的话,挑战者就会被这首诗难倒。

只是他们的猜想错了。

李艺高声道:“我的答案是: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此话一出,董卿立即鼓掌道:“回答正确!!”

顿时在场的百人团观众纷纷鼓掌。

康震给李艺点了一个赞,他笑道:“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李艺第一题就遇到困难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答出来。”

董卿也赞同道:“看来我们这一次的嘉宾很有来历,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一道题李艺能够击败百人团的多少选手!”

大屏幕上显示出了21饶字数。

“恭喜李艺击败百人团的21人,让我们再看下一题!”

一题就击败了21人?

李艺心想这题目还真的是有难度。

他抬头看了下百人团,那些答题的观众们很是懊悔,似乎再给他们一点的提示就能答对了。

“下面请从这十二个字中识别一句七言宋诗。”

大屏幕一下子亮出了三排字。

“原师又定

南年王望

北日月直

李艺的脑海里立即浮现了那伟岸的身影。

他立马给出回答:“王师北定中原日!”

“回答正确!”董卿立即道。

王立群老师点点头,“很棒很棒!能够在出题的一瞬间就答出题目,这就明你对这首诗太了解了,那么我来讲讲这首诗的作者陆游,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他吧,着名的南宋诗人,一生为国,这首《示儿》是写给他儿子的,通篇下来全是讲述报效祖国的情怀。”

“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那就是79年后,宋朝和蒙古军发生了一场着名的战役,崖山海战,最后宋军溃败,南宋灭亡;而陆游的孙子陆元廷忧愤而卒,他的曾孙陆传义绝食而卒,他的玄孙更是亲身参加了崖山海战,因为不肯屈服投降于元朝,是投海殉国,这首《示儿》其实也是一种家风的彰显,值得我们敬佩。”

虽然李艺知道这首诗,但却不了解70年后的背后故事,当他听了后也是由衷地佩服陆游这位老人家。

董卿也接着道:“那我们来看看李艺击败了百人团多少人。”

屏幕上一下子出现了12人。

虽然这道题比较简单,但还是有人出错。

仅仅两题,李艺就击败了31人,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数。

这个战绩也引得网友们的纷纷讨论。

“我去,艺哥可以啊!平时见他一副不读书的样子,没想到真实水平贼高!”

“当然了,艺哥一看就是那种看书,文韬武略的才子,唉,我好想当他的佳人。”

“是家人?还是佳人?”

“当了佳人不就能成为家人了么?”

“你在想屁吃......人家一个大明星,你还想当他妈?”

“......”

因为李艺的精彩表现,导致平时没多少人关注的《古诗词大会》一下子火了!

微博上也出现了热搜。

【#《古诗词大会》#】

【#李艺答题#】

在网上的讨论话题热度下,不少人都点开电视,关注着这个节目。

“想不到李艺一下子连续答对两题,请再接再厉,让我们进行下一题!”

董卿看着屏幕,念道:“王安石有句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要“还”的是哪里?”

“A、汴京,B、金陵,C、瓜洲,请选手作答。”

李艺闭上眼睛,沉思了下,随后在一顿搜肠刮肚后,果断地按了B选项。

“我的答案是B,金陵!”

董卿立即道:“回答正确!”

康震微笑地解释道:“看来李艺很了解王安石嘛,金陵是他的第二个故乡,我们的A选项汴京,其实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开封对吧。”

一下子,李艺便已经连续答对三道题了。

这倒是让在场的人都很是惊讶。

按理来,一位艺人如果不是经常熟读诗词的话,他是不可能记得了这么多。

毕竟这些都是学生时代的知识,这么多过去了,少也忘了七七八八。

这就有了那一句:一毕业就还给老师的经典台词。

程雅婕在酒店看着李艺的精彩表现。

当她看到李艺选择B选项时,很是兴奋,“答对了!”

此刻的她也浑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激动。

她抱着枕头,拿着平板坐在床上,靠着床头,完全沉浸在喜悦当郑

董卿立马给出数据:“让我们来看看大屏幕,李艺究竟击败了多少位百人团选手!”

“哐当~”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