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穿越之逍遥诗仙 > 第205章 打了一半折扣

第205章 打了一半折扣

推荐阅读:

“可是不这样做,我们的铸铁坊恐怕会大祸临头!”

“武媚,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大哥哪里话,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仓促,可是并不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一听这话,武遗直顿时喜上眉梢,随即低声问道:

“武媚有何妙计?”

“办法虽有,可是此事需要大哥出面协调!”

“你有顾虑?”

“当初我不顾一切的担任吐蕃的沙州太守,远在长安的父亲大人极力反对。”

“如今想要恢复铸铁坊的生产水平,如果没有荣家的支持,恐怕此事很难实现,因此需要大哥以家主的身份出面斡旋!”

“哈哈哈,我当是什么事,原来就为这个。不过这件事也没这么麻烦,你完全可以请荣询出面啊!”

“大哥有所不知,荣询身为长公子,但是在家中依然是为父命是从,如果荣镇不同意,这件事依然没有解决的希望!”

“哈哈哈,好吧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这次去找荣老爷谈谈,顺便帮你们二人缓和关系!”

“如此,武媚便多谢大哥!”

“哎,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分内之事!”

就这样,武遗直满口答应出面斡旋事宜,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武媚并没有向武遗直说明如何恢复铸铁坊的正常生产,可是李靖却不能不提,只见李靖捋了捋胡须,走上前沉声说道:

“太守大人、大公子,请恕老夫之言,先前我武家铸铁坊年生产水平基本保持在五千吨左右,要想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恢复到先前的水平谈何容易。”

“除非我们有数支商队不停的往返于漠北与沙州之间,否则?”

李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字里行间的意思便是对该件事情不乐观。武遗直听完李靖的话,自然是明白其中的意思,随即补充道:

“我武家有固定商队四支,自打普通生铁被迫停产之后,这四支商队便有三支停了下来。一旦我们要恢复运营,那么这四支商队投入进来也不是什么苦难的事情,加上荣家四支商队帮忙,我想我们的黑铁矿石还是足够我们生产的!”

“大公子不要忘了,我们的黑铁矿石往返于漠北与沙州之间,途径数百公里的沙漠路程,一旦路上有个三长两短,恐怕就很难完成既定的目标!”

此话一出,武遗直兄弟二人均是似有所悟,低着头半天也不说话。不多会儿时间,武遗直猛地抬头,转向武媚问道:

“武媚,李大人所言甚是,我们的商队虽然数量足够,可是路途遥远加上前往漠北的经验不充足,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恐怕不易完成任务啊!”

“依大哥的意思,我们又当如何?”

此时的武遗直哪里有什么注意,不觉间将目光再次转向李靖问道:

“李大人博古通今,想必有办法解决此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大公子言重了,依老夫愚见,我们的商队缺乏往返漠北与沙州之间的经验,要知道这条商道路途虽然不远,可是道路上匪患严重。”

“一旦我们的矿石落入到土匪手里,恐怕会后患无穷,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武装来护送商队!”

一听说强有力的武装,武遗直顿时面露难色,低声回道:

“李大人一定是玩笑话了,谁不知道如今的河西全都在吐蕃的控制之内,何来的武装来护送我们的商队?”

“大公子不要忘了,二少爷如今可是沙州太守,要想调动军队前来护送商队也绝不是没有可能!”

此话一出,武遗直顿时恍然大悟,随即压低声音问道:

“李大人的意思是,我们请吐蕃人前来担任武装押运,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大公子请想,沙州的兵曹治安军几乎全都是汉人子弟,刚好这些治安**员数量超出了吐蕃人的限度。”

“我们可以申请将这部分多余的人员充入到押运武装当众,那么我们的护送武装又都是汉人了!”

听了这话,武遗直提着的心这才算放了下来。

武媚内心十分的满意,因为李靖代表自己已经将要说的话全部向自己的大哥说了出来,而且彻底打消了武遗直的顾虑,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分两边来说。

一方面,武遗直得到武媚的请求,亲自前往荣家说明来意,并请求荣家家主荣镇答应将荣家的商队暂借武家一用。

另一方面,武媚紧急召集沙州太守府的要员到太守府的密室内仪式,当然,这个太守府绝非吐蕃沙州太守府的那帮人,而是换成了李靖、荣询、尉迟恭、国柱、国栋、国威六人。

这六人如今是武媚最信任的,也是太守府的基本成员。

众人分先后秘密潜入到武家太守府之内,在张福的带领下,众人分批进入到密室之内。

望着众人一脸的期待,武媚便率先开口说道:

“今日召集各位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商议,就在昨日,五州将军东米赤加要求我武家铸铁坊增加产量,不知各位对此事有何看法?”

此话一出,荣询第一个跳了起来,粗着嗓子说道:

“武媚,吐蕃人这是憋着坏水呢,拿我们生产的生铁制造成武器来对付我们汉人,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实现,得想办法遏制他们的发展!”

“刑曹大人所言甚是,我们绝不能养虎遗患,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沙州的百姓,请太守大人三思!”

此时接话的是司马尉迟恭,尉迟恭不赞成吐蕃人占用武家的铸铁坊,因此无数次向武媚建言,可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然而,国柱对此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只见国柱近前一步,低声说道:

“太守大人,属下倒是有不同的看法。既然吐蕃人要求我们增加黑铁产量,那么势必是已经谋划好对付我们的办法了。”

“一旦我们故意拖延时间或者想别的办法从中阻挠,那么东米赤加肯定不会轻易罢休,还望大人三思!”

“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如今该当如何?”

“按照东米赤加的意思,立即部署计划,增加商队的运输能力提高铸铁坊生产产量,这才是上策!”

此话一出,众皆哗然,荣询更是气呼呼的逼问道:

“你说的倒轻松,此去漠北你也经历过了,路途艰险且行走困难,如何提高运输能力?”

“刑曹大人息怒,属下这么说也是为了大局考虑,绝无一点私心在里面,还请明察!”

“哼,有没有私心谁知道:你处处为吐蕃考虑,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这?”

面对荣询咄咄逼人的气势,国柱一下子被问的哑口无言,密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就在众人喋喋不休之际,武媚猛地站起身来,挥了挥手,密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那么这个新生的太守府又将如何面对未来的困难呢?

武媚脸色凝重,眼神之中尽是坚决,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能按照东米赤加的要求来完成任务,那么新的太守府连带武家等望族很可能面临灾难。

武媚的这种想法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吐蕃人之所以还留着武家、成立太守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得到生铁。

而这种稀缺的资源能够保障吐蕃军队在河西地区的霸主地位,进一步逐鹿中原。

然而,密室内的思想很明显已经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是以国柱为首的主张按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