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穿越之逍遥诗仙 > 第219章 辗转几千里

第219章 辗转几千里

推荐阅读:

这些南湖县的大户对吐蕃人是排斥的,一听说吐蕃人的县令有请,这些大户家主几乎是同一种语气回道:“老夫重病在身,不便拜见县令大人,还请通融!”

然而,多吉似乎是早有准备,这些家主既然不配合,那就令城防营精锐连拖带拽的将这些不听话的老东西带出家中。

如此一来,多吉刚一到任就将这些城内威望极重的家主都给得罪了遍。

二十几名家主来到悦来客栈,多吉命人在客栈之内摆上了三大桌子好酒好菜,这些人出于害怕,都不敢上前入座,扭扭捏捏的向后缩成一团。多吉见状,哑然失笑道:

“本县初任南湖令,承蒙各位家主老爷支持,本县先干为敬!”

说罢,多吉端起桌子上的一杯酒一饮而尽,众人看的是面面相觑。其中,有一位韩家家主颇有魄力,在看到多吉如此表现之后,连忙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我南湖县自天宝末年以来一直脱离唐朝管辖,数十年来从没有哪个国家在此设立县治。今日县令大人新官上任,敢问代表是哪个明主?”

“哈哈哈,本将军身为吐蕃将领,自然代表了吐蕃朗达玛赞普,今日受命赞普出任沙州南湖县令!”

“县尊老爷有所不知,沙西三县远离沙州,而且民风自由彪悍,贸然管辖恐怕会适得其反,还请县尊三思!”

听了这话,多吉脸色顿时一沉,双眼凶光毕露,稍一用力手中的酒杯居然被咔擦一声捏碎了,众人见状皆是骇然失色。只见多吉上前一步,双眼死死的盯着韩姓家主,冷笑道:

“照你这么说,本县身为县令,不该多管县内之事?”

“县尊误会了,草民生在南湖长在南湖,对南湖县内的情况可以说是了若指掌,如果新县衙不能适应县内的民风,恐怕难以在此施政。草民句句肺腑之言,还望县尊三思!”

“哼,本县实话说了吧,在来南湖之前,五州将军东米赤加特意交代,如果沙西三县的百姓配合你还则罢了,如若不然必将派出大军铲平这沙西三县!”

说话间,多吉将手中捏的粉碎的酒杯狠狠地掷在了地上,转身回到位子上坐了下来,眼神之中的怒火迟迟没有消散。

然而,这位韩姓的家主并没有意识到危险,而是步步紧逼,继续追问道:

“既然县尊大人已经有了施政的方针,不知召见我等有何贵干?”

“哈哈哈,问得好,本县今天就告诉你,早在来沙西之前,本县就已经得知在座的众位都是南湖县有头有脸的乡绅,对南湖得稳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日,本县初任县令,各位可要尽力协助,否则,哼!”

话音刚落,众人一片哗然,看着多吉伸出右手的手势,众人吓得赶紧向后退缩,其中有不少人小声的提醒最前面的韩姓家主,道:“韩老爷,算了吧,赶紧回来!”

然而,这个韩姓家主似乎并没有听到身后之人的劝阻,依然是硬着头皮追问道:

“县尊既然说要让我们协助新衙门,不知可有何具体指示?”

“这位老爷,你给我听着,三日之内,在座的每家必须向新衙门上缴二十万斤粮食作为新一年的税收,听明白了么!”

说这话的时候,多吉始终是瞪大着双眼,惊得众人毛骨悚然。

在武将多吉面前,大多数家主都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唯独这个韩姓家主似乎不为之所动,只见这个韩姓家主厉声问道:

“这也太欺负人了,谁都知道当下临近秋收,家中的存粮不多。此时征收二十万斤税粮,不等于是强人所难么?”

“哼,就知道你要这么说。我吐蕃已经有二十年没有真正染指沙西三县,在这二十年间,在座的各位可以说是腰缠万贯吧,区区二十万斤粮食难不倒各位吧?”

“县尊明察,二十万斤粮食确实有些为难,我们在座的最富有的李家每年收获粮食恐怕勉强够得到二十万斤,除去家中开销也剩不了多少,更不用说其他家了。”

听了这话,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其中有一些稍微胆大的家主居然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韩老爷所言在理,不要说二十万斤粮食,就是两万斤,我家如今也拿不出来了,还请县尊明察!”

“是啊是啊……”

转眼间,悦来客栈内便热闹起来,众人当着多吉的面开始出现小声的嘀咕,不多会儿,声音就大了起来。

多吉看到众人议论纷纷,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端起桌子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讨论了一会儿,多吉这才缓缓站起身来并从怀里掏出一份账册,走到这位韩姓家主近前,朗声念道:

“韩近虎,沙州南湖县人,现为韩家家主。据统计,韩家在南湖县有良田两千亩,家丁四十,长工不祥,年收入为粮食三十万斤,折合白银二千四百两!”

此话一出,众人惊得是骇然失色,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五大三粗的吐蕃莽夫居然将韩家的资料掌握的如此齐全。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之际,多吉继续补充道:

“韩老爷,本县方才所言可有不全之处?”

“县尊大人未雨绸缪事先掌握了我韩家动态,老夫无话可说!”

“既然无话可说,那本县方才所提之事对韩老爷也不是什么难事咯?”

“县尊老爷明察,老夫身为韩家家主,自当为南湖县做些事情。”

“然而,当下临近秋收,上一年的存粮确实不多,不足以完成县尊方才所提出的二十万斤粮食,还望县尊能够宽限数月!”

“哈哈哈,既然韩老爷有难处,那本县也不能强人所难。”

听了这话,韩姓家主赶紧躬身行了一礼,兴奋地说道:

“如此,那老夫就多谢县尊大人了!”

“等等,本县话还没说完呢。既然你韩家粮食不足,那就以市场价转换成白银。”

说话间,多吉的身边已经有术算之人快速换算,很快此人便低声说道:

“县令大人,二十万斤粮食按照当下的粮食价格可以折算成白银一千六百两!”

“哦?那真是太好了,那就请韩老爷回家准备白银一千六百两作为新一年税粮。”

此时,韩姓家主如同雷击一般怔怔的站在那里,面如死灰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韩姓家主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色或者是小聪明躲过这次的征粮,可是多吉似乎并没有给他逃避的机会。

无论是二十万斤粮食还是一千六百斤白银,对这个韩家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一柱香的时间过去了,悦来客栈终于恢复了平静,等到韩姓家主回过神之后,多吉继续朗读着手中的账册,无一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难逃此劫……

一众家主回到家中已经是深夜二更时分,韩姓家主唉声叹气的来到了书武。

此时的书武之内亮起了昏黄的烛光,韩近虎推开武门,看到自己的大儿子韩家玉手背在身后来回的踱步,看样子很焦急。

一看到父亲回来了,韩家玉大踏步走上前去,急切的问道:

“父亲,今天吐蕃人召集你过去,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哎,我南湖县这下恐怕又要遭殃了!”

“父亲,这帮吐蕃人到底要干什么,为何父亲的脸色如此的难看?”

“罢了,你还是早点休息吧,剩下的事明天再说吧。”

一听这话,韩家玉便料定自己的父亲在吐蕃人那里受到了委屈,随即搀扶着父亲的胳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