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最后的大罗金仙 > 第三百七十章 天脉者

色渐明,东方太白星闪亮,完全遮盖了七斗星辉,宇文浩渐渐觉得星曜之力已经到达饱和状态,猛开双眼,坼轮在空中旋转下落,咻的一下,收回坼轮,宇文浩迈开御空步,从高空中落下。《九斗剑诀》一夜修炼没有突破,宇文浩知道开光启隐不是那么好修炼的。

“今日便是脉者入宗甄选,划分内门弟子等级的时候,姬云翎过此事,我凑凑热闹也好。”

清晨时分,延河城外已有不少人群,沿着山边,人群不断向上,蜿蜒的山路一直盘旋到云端,云雾山岚缭绕,一个巨大的山影在东方日光照来的瞬间,金光万丈。

“亲传弟子在目山才可以御空,脉者以下都是蝼蚁!”

宇文浩慨叹目山之强大,脚下却没有任何停留,向上的道路虽然不好走,宇文浩暗自运起《禹皇九步》脚下速度可不算慢,半个时辰之后,云雾拨开,一座巨大的山峰出现在宇文浩眼前,向下望去,只见延河城正在自己的下方,城中人如蝼蚁,房如蚁穴。向上莽莽苍苍,一片模糊不清,只是看上去是一座大山,实际则是一个山阵。

“这仅仅是目山的外山,离真正的目八峰还有很远的距离。”

成为脉者只有全力进入目山的外山,也就是有可能成为内外门弟子,想要进入核心的目八峰,必须成为亲传弟子。

“到了!”

转过一个弯道,宇文浩之间一座巨大的山门向外延伸而出,石锁相连,一道长达百丈的石锁桥,连接两处山崖,一座山,却有两部分组成,山崖的另一侧明显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殿堂,而殿堂之外,是一个广场。

石锁桥外,十名内门弟子分列两旁,检验者通过者的脉者实力,不到脉者境界是绝对不能够进入目殿的,每个脉者都有自己的气息,能够成为脉者,无论老少都气宇轩昂,有的脉者相识,有有笑的结成伴往目殿内走。

“快看!那是亲传弟子的飞舟!”

一名脉者发现远方有飞舟直接掠过众人头顶,一名亲传弟子正立在飞舟的前段,地上的脉者对飞舟指指点点,“好像是大夏国公主的飞舟,据大夏国的公主姬云翎是真凤血脉,被一名长老收为内门弟子了,此次我们可有眼福了。”

“大夏帝国进来实力本就十分之盛,眼下公主姬云翎又成为亲传弟子,看来想要觊觎大夏帝国的人,绝对死心了。”

宇文浩也抬头望去,姬云翎站在飞舟的前端,身边还有两名女子,姬云翎不住的往人群中扫视,似乎在寻找自己,不过人群的人太多,宇文浩还没有过石锁桥,她自然看不到。

“今日也不知道体内的血脉能不能觉醒,血脉觉醒才能进入内门,像姬云翎一样,有十大血脉之一的真凤血脉,就可以直接晋升为亲传弟子了。”

十大血脉,只要修炼脉力,两甲子之后,至少是脉六重境界。

除了十大血脉,便是大陆上较为常见的四种血脉,黑铁、青铜、白银、黄金,白银血脉并且达到脉一重,就会进入内门,赵云刚和秦松都是白银血脉。黄金血脉内部又分为三品,秦松是白银下品,赵云刚则属于白银中品。

“广场上摆着的应该就是试脉石了!”

目及之处,广场上至少有一百个试脉石,每个试脉石旁都有两名弟子看守。

“在大晋帝国脉者都很难见到一个,而在这里脉者仅仅是看守试脉石的厮而已,现在看来,从前的看法真是有些孤陋寡闻。”

一名名脉者通过石锁桥,有的很显然来过很多次,熟练非常,到达试脉石旁就将自己的脉力由手输入到试脉石上,试脉石如何反应,便明脉者是什么脉品。

因为脉品的觉醒,是不定时的,有的人修炼到脉三重才脉品觉醒,但只要半个甲子脉品不觉醒的话,就没有希望了。

试脉,是今宇文浩来的目的之一,反正无聊,自己又到达脉实力,试一下也好。

试脉石是透明的颜色,脉力输入,就会有异象显现,这时,就能断定出试脉饶脉品,一般高品阶的脉品都必须二次试脉。

过了石锁桥,宇文浩明显感觉到姬云翎正在看着自己,而且好像有什么急事的样子。

本来宇文浩想要先试一下,前面的有几个人,不用太排队,不然后面上来的人多了,还要再等一会,看到姬云翎着急的样子,宇文浩慢慢走向姬云翎。

脉三重以上用脉者玉牌便可以对话,宇文浩和姬云翎现在显然都不校

姬云翎一出现,就聚集了大量脉者的目光,宇文浩慢慢走上姬云翎的飞舟。

“我靠,那子怎么能上去,他是谁呀!显然是一个刚刚脉一重的菜鸟!”

“可不是吗?他是谁,脉一重而已,就是长了个好皮囊吗?”

“都大夏国公主眼高于顶,没想到喜欢这种!”

宇文浩不理众人议论,以姬云翎的性格一般没事不会如此神色。

“公子,大事不好了,楚汉赵明四国和北荒万兽宗已经达成协议,一起大晋帝国动手,我父亲也劝阻不了,假如三日后大夏国不给假道,就连大夏国一起攻击!”

宇文浩脑袋文一下,此时他的实力还弱,如果四大帝国同时攻击,大晋帝国就算武运长久国力不凡,也难以抗衡,何况还有个万兽宗。

“怎么会这样?”

自己太子被废,实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想影响整个战局,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想攻击大夏帝国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我师父不让,我和我师父刚才了这个情况,她让我不要管闲事。”

姬云翎的话语有些急迫,她可是发过血毒誓的,现在是真的想宇文浩好。

“他们这次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为什么目山就这么纵容他们!”

目山不禁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但是很少大规模国战,只要超过三国,必然有目山的授意。

“目山敕令各大帝国有明确规定,国家必须有储君,承续有序,国祚才安稳,你太子被废之后,国内再无人能够继承太子位,你父亲不远立宇文宗翰一脉为太子,所以形势迅速恶化,而且据,宇文宗翰愿意将大晋帝国的三分之一的领土分给攻打的四国。”

“宇文宗翰这个老贼,他这么做对得起我宇文浩家的列祖列宗?”宇文浩眼睛几乎冒出火来,四国攻晋,一旦成功,大晋国危如累卵,到时还不是予取予求,岂能是他宇文宗翰了算的,莫是国土的三分之一,就是将大晋帝国整个给瓜分了,目山也不会管此事。

“你什么意思,是不是只要我恢复太子之位,便可以化解此次国家的危难了。”宇文浩抓到了姬云翎所的关键。

“理论上是这样的,可现在命令已经下达到四大帝国,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了,朝令夕改,目山的颜面上也不好看。”

宇文浩沉吟了一下,现在不能太过着急,不然就会自乱了阵脚。

“至少我也要他们师出有名,变成不义之师!”

宇文浩跟随夫子日久,对于仁政和民心知之甚深,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大晋帝国虽然对外连年用兵,可每一次都是正义之师,这也是大晋帝国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大战初期的舆论导向是十分重要的,一旦让最底层的士兵和民众知道,大晋帝国是被目山暗自授意讨伐的,大晋帝国未战之前,可就输了一半。

姬云翎摇摇头,“没那么简单,目山的一些外门长老已经被宇文宗翰给买通,想要恢复你太子之位,难上加难。”

“总得试试看!”

宇文浩目光坚毅,他现在可不仅仅是脉初期。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