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和苏月都在等他,他的行李收拾好了,背着背包——里面只有两件衣服,剩下的都是徐芳给他准备的大馒头和烙饼。

徐芳送陆建华出门,苏月牵着唐思彤来送他,“我做了一点卤煮,你带着路上就着馒头吃!”

“谢谢伯母,”陆建华把东西放到车里,“我让我朋友找时间到家里装个电话,妈,你记得给人家开门啊!”

“知道了!”这件事昨晚就过。

一开始徐芳是反对的,因为装电话可不便宜,而且话费也贵,家里只有她一个人也用不了几次,没必要装。

但是陆建华自己有时候想跟唐思雅话,徐芳这才答应了。这几相处下来,徐芳对唐思雅更加喜欢了,觉得她是一个能干坚强的姑娘,她可要帮儿子守住媳妇儿啊!

事情都交代完了,陆建华一踩油门离开了家。徐芳和苏月一直目送他离开,直到车后扬起来的灰尘都见不到了,她们才不舍地回去了。

陆建华开车直奔南市,他跟家里车是跟南市的朋友借的,其实这车是他自己的。

他到了南市后拿出包里的大哥大,给朋友打了个电话,“阿明,我到南市了,你到老地方来吧!”

陆建华把车停在了火车站附近的一家饭馆,饭馆不大,但是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坐着也挺舒服的。

李安明在家里,接到陆建华的电话后立刻开车赶过来。他开的可是车,比陆建华的皮卡车高大上很多。

李安明到了饭馆,看见陆建华就激动,“华哥!”

李安明兴奋地走过去,见桌上只摆着一杯水,他不满的皱起眉头,“华哥,我请你去吃饭吧!”

“不用了,家里带了不少吃的,尝尝?”陆建华从包里掏出苏月给的卤煮和徐芳的大馒头。

这时候可没什么“不能外带食物酒水”的规定。

李安明赶紧接过来,“华哥家里做的肯定好吃!”

李安明为什么对陆建华那么殷勤?甚至见面就忍不住露出狗腿的表情?那就要从两融一次见面起了。

李安明虽然是家在离市区很近的村里,但是他可不是一个甘心窝在村里的人。

八九十年代,很多人都跑到南方去打工,因为打工赚的钱比种地要多,那时候十六岁的李安明带着一身闯劲儿南下了。

他没啥钱但是有勇气,到了羊城就搞批发,赚零钱后他就忍不住膨胀。

他觉得批发服装赚钱没有倒卖手表这些高端货赚钱多,于是他跟着在羊城认识的几个“大哥”混,想倒卖走私一些水货。

他到底才十六岁,没什么社会经验,再机灵也会阴沟里翻船。

交货那晚钱刚给出去,转身他就被人摁着打。那些“大哥”只想让他出钱,没想让他把货带走,被揍得奄奄一息的李安明遇到了陆建华。

陆建华那时候已经靠着屯传呼机然后高价卖出去赚了不少钱了,他这次到羊城是为了找“大哥大”和手表。

遇到李安明是个意外,他可以不多管闲事,但是见死不救就不行了。

把人送去医院,垫付了医药费后他准备离开。这个时候没有手机,想找一个人不是容易的事情。

陆建华办完事要坐火车离开,结果在火车站遇到了李安明。李安明看见他十分激动,他虽然恨那些人,但是对陆建华同样很感激。

李安明没钱了,受了赡他暂时没办法赚钱,他来火车站是为了碰运气,希望可以见到恩公好好报答人家。

“恩公,我可算是等到你了!走走走,我请你吃饭去!”再穷也要请恩人吃饭。

李安明自来熟,点完菜就把自己的身世背景完了,陆建华有点意外,居然救了一个老乡。

看见是老乡的份上,当然更多是看在李安明傻乎乎的份上,陆建华把自己之前拿过货的那两个可靠贩的地址给了他。

“你想倒卖传呼机可以找他们,”陆建华知道他就是因为路子没找对才被人骗钱的。

这样一来李安明更加感激陆建华,死活要留下他的联系方式,“将来赚钱一定好好报答华哥!”

李安明觉得自己这次虽然倒霉,但是能遇到陆建华这个贵人算是化了晦气,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陆建华走了之后,李安明从头再来,这次他没敢飘飘然了,踏踏实实搞服装批发,赚了钱后才开始倒卖传呼机。

那时候正是传呼机卖得最好的时候,李安明胆子大,经过这次后更是知道不能随便相信别人,所以卖邻一批传呼机后就赚大钱了。

后来他不再只在羊城附近倒卖传呼机了,他把服装和传呼机越南市来倒卖,居然让他赚到了更多钱。

南市到底是他家,现在他在南市租了个房子住,还买了车。要不是没有好房子卖,他肯定会买房子的。

李安明赚了钱,在家里的地位水涨船高,但是他心里始终记着陆建华对自己的恩情。

这次陆建华回家前,让他帮忙买辆皮卡车,他立刻就去办了。还以为陆建华不会再有时间见自己,没想到走之前居然来找自己,可把李安明高兴坏了。

饭请不成,李安明在饭馆里点了几个菜,想跟陆建华喝几杯。

“我要坐火车,不能喝酒。”喝酒误事,火车上什么人都有,他不想节外生枝。

李安明叹气,陆建华什么都好,能干出色,偏偏是个死板的军人。不过对陆建华已经到达盲目崇拜地步的李安明可不敢这样,只是偶尔会感叹一句罢了。

“我找你是有事请你帮忙的,”陆建华吃了一个馒头后,直接明来意。

“华哥,你可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李安明的今,,啥事?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不会不!”李安明拍着胸口仗义地。

李安明这人为人仗义有勇气,只是在羊城待了一段时间后,话浮浮躁躁的,了没两句就开始吹嘘上,但是恰窍这个时候一些大老板的胃口,不然他的生意也不会越做越好。

“上刀山下火海我自己去比你合适,”陆建华不留情面的打击他。

“呵呵,那是,华哥就是牛!”李安明讪笑着。

“你在南市应该认识不少人吧?”

“还行,”李安明不敢大话了,生怕自己搞不定陆建华交代的事情。

“我妈搬到镇上住了,你尽快带冉我家去把电话装上,钱我先给你,”陆建华把一个大信封拿出来,里面塞着装买电话和装电话的初装费。

“成,装电话这事我保管给你办好!”这事不难办。

九零年装电话不是难事,只要有钱就可以找冉自己家装去。但是八十年代装电话就有点困难,那时候线不够,都是先紧着有单位有身份的人。

现在传呼机“大哥大”都有了,家里装座机的家庭越来越多。当然这都是在南市里,县城家里能装电话的人都不多,因为初装费要三千多呢!

这个时候单位好的,一个月能有一百多块两百就不错了,所以能拿出初装费的人并不多。

陆建华交代完事情,准备提前吃了午饭再上火车,李安明眼珠子转了转问:“华哥,你之前跟我别做传呼机生意了,那你觉得我干啥好?”

陆建华觉得自己麻烦了李安明不少,所以下了火车到他家去提车的时候,提了一句:别再干倒卖传呼机的生意了。

李安明对陆建华的信任,不仅是因为他救了自己,还因为陆建华是个有真本事的人。如果他不是军人,一心投入到生意里,肯定不止现在这么多钱,还会更多更多!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