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推荐阅读:

慕晴泠后背一凉,赶紧伸手捂住秦熙雯的嘴,“你!你发现什么了?”事关皇室血脉,慕晴泠相信秦熙雯若不是发现了什么,绝对不会轻易出口。可若这是真的,就太可怕了!

秦熙雯拉下慕晴泠的手,她的手心微凉,这凉意顺着秦熙雯冷静又坚定的双眸,映入慕晴泠的双眼,秦熙雯看着她缓缓道:“其实王府里一直都有传言,老王爷那人你也知道,后院从来不清静。他都多大年纪了?那么多妙龄美眷,多少年了都没听见一声响动。怎么偏偏就王妃这么好运气?”

“这也只是传言,不可尽信。”慕晴泠冷静道,“旁人生不出,不代表俞斐就一定生不出。”秦熙雯点点头,“是啊,所以自从王妃有孕,这些风言风语也只敢在私底下流传,半分不敢漏到老王爷那边去。”

“我原本也不信,王爷跟王妃,老夫少妻。王妃又有了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人闲话,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何况皇室血脉何其重要?有几个人有那个胆子敢在这上面做手脚?可惜……直到俞斐自己露了马脚。”

“她自己?”慕晴泠眉心皱紧,心上越发沉重。这件事可不比其他,慕晴泠就算是恨毒了二房和许氏,却也不希望俞斐出这种事。

皇家血脉,岂是可以儿戏的?这可真是一人闯祸全家遭殃的重罪。

“起来也是我才嫁进王府没多久的时候,俞斐悄悄在自己院子里打死了一个丫头。”秦熙雯道:“府里打死人这种事,虽不光彩,可别家也不是没樱可像俞斐那样,大门紧闭极欲掩人耳目的,也少见。“

“我当时虽有疑惑,却也没有多管。她名义上是我婆母,我每日心应付还不够,哪儿有心思管她院子里死了几个人这种事?可后来我却越来越觉得这事儿不对。”

“俞斐什么时候让人把那丫鬟拖出去埋聊我不知道,那丫鬟家里人也没来寻过。那一段时间俞斐院子里的下人都跟惊弓之鸟一般,战战兢兢地,旁人问句话都能把他们吓一哆嗦。”秦熙雯一想起当时俞斐院子里的异样,神色一片凝重。

“确实奇怪,那丫鬟到底为何而死?”慕晴泠问道,秦熙雯看了一眼慕晴泠,声音压得更低,“我让执明暗暗去查,半个月后才从俞斐院子里的一个丫鬟嘴里问出来,当初那丫头跟人嚼舌根子,府上三爷看王妃的眼神不对,被俞斐逮了个正着。”

“这……”慕晴泠一顿,秦熙雯口中二爷指的自然是勇王爷的三儿子萧肃。秦熙雯继续道:“俞斐当时大怒,当场让人拿下了那丫头,就要打死。若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她让人关上院门,将她院里所有下人都叫来观刑。”

“那丫头挨了两个时辰的打才断气,人死的时候,下半身都快成肉泥了。”

“你怀疑俞斐打死那丫头,又让所有下人观刑,是为了杀鸡儆猴?”慕晴泠问道,秦熙雯点点头。

这原本是府上下人传闲话的事情,俞斐身为勇王妃,容不得下人乱嚼舌根子,可大大方方处置了便是。这般掩人耳目,又下了这么重的手,不得不让人怀疑她的动机。

“世子呢?他知道吗?”慕晴泠突然问道,秦熙雯笑了笑,看着慕晴泠道:“你知道我是从何时觉得自己真正认识到皇家二字的?”

“就是查到那丫鬟死因的那一刻。”秦熙雯道,“若无萧隶的帮忙,你以为执明凭什么可以再短短半月的时间就搞清楚勇王正妃院子里发生的密辛?”

慕晴泠一阵沉默,她看了看秦熙雯,从前秦熙雯是何等洒脱随性的一个人,如今却也深陷这些内院阴私不得脱身。慕晴泠见秦熙雯脸上并无异样,不知是已经过去这么所以接受了,还是将一切情绪深藏在心,她道:“熙雯,若你不喜欢这样,我可以……”

“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我既然嫁给了她,自然应该与他共进退。”秦熙雯倒是不在意,道:“没有谁能无忧无虑一辈子,何况他已经替我挡了太多东西了。”

“晴泠,我跟你这些,只是因为俞斐出身俞家。如果我的怀疑是真的,你也该早做打算。”秦熙雯道。慕晴泠一顿,有些头疼,“若要一绝后患,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分了房。可外祖母身子康健,万没有这个时候分房的道理。父母在,不分家,这无缘无故的分家,难敌悠悠众口啊,她老人家对二房又一向偏爱,就算我有心,却也无力。“

“你心里有数就好,若这事儿是真的,也只能快刀斩乱麻了。”秦熙雯道。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慕晴泠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这段时间我回靖勇公府住,先探探外祖母的口风。俞斐那边……”

“俞斐那边若无真凭实据,谁都不敢发难。还有时间,咱们慢慢想办法吧。”秦熙雯道。

因为这一出,一直到月宴散去,慕晴泠都有些魂不守舍。直到上了马车,云桥见慕晴泠还在出神,忍不住开口道:“姐?姐!你想什么呢?心不在焉的。”

慕晴泠回过神来,看着云桥道:“没什么,想零事情。”

正着话,云溪进到车里来,问道:“姐,咱们是回去还是直接去靖勇公府?刚刚左长史派人来,行李都已经收拾好了,老太太也遣人来问了好几次。”

慕晴泠撩开车窗帘看了看色,吩咐道:“直接去俞府,行李回头让人送过去。”

得了慕晴泠的吩咐,逍遥王府的车架慢慢悠悠地转道向靖勇公府而去。日渐昏黄,一如慕晴泠的心绪!

金銮殿

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列班在此。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司礼大太监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

大殿上一个坠在列班末尾的官员出列,“臣有事启奏,日前有人击鼓鸣冤,状告当朝逍遥王妃索贿无度,此事在令朝野震荡,百姓更是沸沸扬扬,臣身为御史,祈陛下详查此事,还律法公正,还百姓公义。”罢立刻跪下重重磕在地上,在此时偌大而又静谧的大殿上竟然仿佛有了回响,殿上众人个个仿若木桩,不敢抬头去看那高高在上的龙椅和龙椅上的子。

三皇子垂立在殿上,仿佛与此事无关,他的右手交叠在左手上,大拇指慢悠悠的画着圈,显得气定神闲,御史大夫风闻奏事,如今御史上奏,可见此事已经是流言纷纷,他的父皇身为一代明君,怎么能不做出表态呢!

龙椅上的人实在是太高高在上了,高的使他整个人都陷在阴影里,看不出他的神情,良久,他终于开口,“准卿所奏!”

那上奏的御史闻言悄悄松了一口气,眼神扫过皇子们的所在,又低了下去。

散朝以后,众人皆退,大理寺卿原本也想走,却被一个太监留住,“姚大人,陛下宣您去御书房话!”

此时宗人府的宗人令郑王也被一个太监拦住,两人眼神一对,就知道所为何事,也不言语,只管跟着太监而去。

御书房内,皇帝正在批改奏折,姚寺卿与郑王齐齐跪下问安,皇帝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立刻叫了起,“朕找你们所为何事,你们想必心里也有数,朕就不卖关子了,姚爱卿,谭家告状一事,事关重大,朕决意令爱卿主理此事,召集三司精干人手,务必要将此事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事牵涉宗室女眷,郑王,宗人府也要从旁协助!”

两人齐齐称是,姚寺卿不愧是能吏,事情既然交到了他的手上,他自然也要问个明白,“敢问陛下,此事涉及逍遥王妃,臣可否问询于王妃!”

皇帝的脸上无悲无喜,只是轻描淡写道:“宗室女眷,没事儿就不要叨扰了!”

姚大人心里有数,看样子,这事儿想要让逍遥王妃出面,必须得拿出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