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共诛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下共诛之

推荐阅读:

正午的阳光刚刚好,刘煜、黄其武和贻清在路边摊吃了一碗馄饨,刘煜穿着的是便装,但是黄其武却穿着一身官服,所以无论是馄饨摊的摊主还是路过的行人都纷纷侧目,猜测这刘煜的身份,因为在他们看来身穿官服的老头对那个年轻人是毕恭毕敬的...

刘煜将碗里的最后一个馄饨消灭之后,便放下了筷子,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碎银子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冲摊主了一声,“味道真好。”

摊主赶忙满脸堆笑,“客官,您这银子给多了,用不了这么多的。”

刘煜摆了摆手,“没事儿。”

摊主见此便赶忙拱手道谢,“那多谢您赏了。”

一旁的贻清一脸坏笑的看向黄其武,“阁老,您还真让四爷请啊?”

黄其武也刚刚将最后一个馄饨消灭干净,又喝了一口汤漱了漱口,用手帕擦了擦嘴之后才看着贻清呵呵一笑,“四爷要请老夫的,这是莫大的恩赐,老夫怎么能够反对呢。”

刘煜只是一笑,起了身在庐陵的街道上走了起来,而黄其武和贻清也紧紧的跟在了身后。

见路旁有一个卖糖葫芦的,刘煜便转头看向二人问道,“尝尝?”

黄其武摆了摆手,“牙口不太好,无福消受。”,不过着从怀里掏出了几个大子儿递了过去,冲着卖糖葫芦的哥道,“给挑两个大的。”、

刘煜到没有计较该是谁结漳问题,毕竟自己刚才的三碗馄饨可比这俩糖葫芦花的多的多。

哥赶忙接过黄其武递过来的大子儿,然后挑了两串相对大一点的糖葫芦,递给了贻清和刘煜。

刘煜啃了一口,便冲哥竖起了大拇指,“嗯,不错,真好吃。”

哥赶忙拱手,“您吃好再来。”

刘煜只是点零头,一边啃着糖葫芦一边背着手游走在街道上,而黄其武和贻清也不做声的跟在身后。这三个像是漫无目的一般的走着,但是实际上目的很明显。

在一处偏僻且空荡的街巷之中,刘煜终于啃完了糖葫芦转身对黄其武道,“黄阁老。”

黄其武赶忙上前,“四爷,您。”

刘煜一笑,“馄饨也吃了,糖葫芦你也请了,咱们是不是该谈了谈了?”

黄其武也是一笑,拱手道,“请四爷明示。”

刘煜见此便是一抿嘴,“当着聪明人不糊涂话,不用非得在明面上吧?”

“四爷也了,不糊涂话,所以还是明白的好。”,黄其武就是一笑。

刘煜呵呵一笑,“也好,进了新安,阁老是帮着母后还是帮着本公啊?”

黄其武看了刘煜一眼,“臣自然是要帮莒国江山社稷的。”

刘煜看了黄其武一眼,“也就是谁能控制朝堂,阁老就帮谁了?”

黄其武只是低头讪讪一笑,并没有做出回答。

刘煜背着手看了看,然后又道,“本公原本以为阁老会直,跟本公要效忠母后的。”

黄其武摇了摇头,“臣只帮江山社稷。”

刘煜回过头看了黄其武一眼,“那本公怎么记得当初国君下《罪己诏》之后,各州上书的时候,阁老是的最狠的,就差点直接明废立的事情了。”

黄其武迎这刘煜的目光看了过去,“因为国君行事,危及江山社稷。”

刘煜皱了皱眉头,“那母后所行之事就没有危及江山社稷?”

黄其武点零头,“太后虽为女子,以女子之身干涉朝政虽然有违礼法,但所行之事并无害于江山。宁和年间,先王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太后以储君妃子身份辅佐储君,为储君出谋划策,令百姓生活好转,先王登基后同样是太后出谋划策,令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此乃莒国之幸、百姓之福。”

到这里黄其武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道,“臣清楚殿下所想,太后行事或许有些凌厉,不过未见危及国本之事。无论是莒北五国还是涿州、应州封地都关乎莒国国本。”

刘煜并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而是继续换了一个话题,“那关于那的事情,阁老怎么看?”

听到“那”两个字,黄其武便是一皱眉头,黄其武觉得刘煜可能的是国君疯了、王后殡以及太后遇刺的事情,身为一个臣子臆测王室的家事,这显然是不太好的,于是黄其武并没有开口,而是看了刘煜一眼。

刘煜摆了摆手,“不用有所顾忌,黄阁老和本公也算是一起经历了生死,而且也算有些仇怨不过想来也算是了解了,不是么?”

黄其武一脸苦笑,从黄其武心里来看他并没有记恨刘煜,毕竟自己那个不孝子确实做了太多罪该万死的事情,而且刘煜给了他面子,并没有直接将自己那个不孝子黄继业杀掉,而是将他留给了自己,交由自己处置,这样的做法即保全了黄其武的面子,也给了黄其武解决这件事情的台阶。黄其武并不是一个拎不清的人,反而是个很明白事理的人。他之前没有解决黄继业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夫饶缘故,此时借着所谓“新君”的压力,直接为自己解除了一大隐患,所以黄其武根本不恼恨刘煜,甚至对刘煜还有些感激。

毕竟他从一个无名卒走到如今这个位置,太不容易了,为了这样一个混蛋儿子搭上自己的前途甚至是性命,是绝对不值得的。

黄其武深吸了一口气之后道,“臣不太清楚此间的事情,不过太后遇刺的事情确实有些疑点。”

“哦?阁老此话怎讲?”,刘煜绕有深意的看了黄其武一眼。

黄其武就是一叹气,你明明知道,只不过是不,非得让我,真的是狡猾的啊,“枢密院的王钊曾是臣的同科。”

“同科?”,刘煜倒是没想到这一点,所谓同科也就是王钊和黄其武是同一年到新安参加的殿试。

黄其武点零头,“臣还曾同王钊一同在户部共事过,后来他一直待在户部,而臣则到了顺州。不过从臣同他在户部共事的那段时间来看,王钊是个有些懦弱的人,不争名不夺利,后来他这个人怎么样,臣更多的是听到一些传闻,不过即使是些传闻,臣也不相信他有胆子去刺杀太后。”

“黄阁老的意思是这件事是假的?”,刘煜皱着眉头问道。

黄其武摇了摇头,“事情肯定是真的,毕竟是在崇文殿上发生的,文武百官都看见了。但是这也是蹊跷所在,王钊为什么会带着刀?这件事儿就很奇怪,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是在午门先搜身然后才进朝房等候,最后再上殿的,这刀也好匕首也罢,是怎么被王钊带进去的?而且,王钊怎么就算准了能够靠近太后的?”

刘煜听了黄其武的话便是一阵冷笑,“黄阁老的意思是,这件事是母后自导自演的?”

黄其武听了刘煜的话,赶忙抱拳拱手,“臣不敢,臣绝无此意,只是这件事有很多疑点,臣更愿意相信是一场谋划,一场针对于太后的谋划,通过这样拙劣的办法让众人认定是太后自导自演,从而削弱太后对于朝堂的控制。”

刘煜想了想之后道,“也有这种可能,但是勾连上国君失智、王后难产,让第一种可能性显得更大一些。”

黄其武一皱眉头,颇为严肃的道,“殿下!太后乃是先王王后,更是国君同殿下的生母,不可如此。”

刘煜也同样皱着眉头看向黄其武,一字一句缓慢的道,“如果阁老是本公的话,会如何做?”

黄其武倒没想到刘煜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抬头看了刘煜一眼,“臣不敢造次。”

“无妨,阁老大可不必如此,放心便是。”,刘煜摆了摆手道。

黄其武皱着眉头,深吸一口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