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临新安城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君临新安城

推荐阅读:

澹炀帝雍景十三年,中土史上最出名的昏君——澹炀帝澹台广出巡至蔚州,见黑水河波光粼粼又见北部群山环伺,一时之间沉醉其中,并决定在簇兴建行宫,自雍景十三年秋至雍景十六年,澹国户部四处筹措资金,抽调军费甚至是提高各种苛捐杂税,毕竟从规划上来,这座黑水河畔的行宫要比澹国国都建安的皇宫更加的巍峨。

不过随着雍景十六年这一时刻的到来,饱受朝廷苛捐杂税的百姓们终于忍不住了,澹国各地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起义活动,镇压起义自然也需要资金,故而黑水河行宫的建造任务告一段落了,澹炀帝原以为起义被镇压之后,行宫会继续建造,自己还可以到这行宫中休养,但是没想到的是自雍景十七年开始,造反的不再是百姓了,随着贤国公自立为大闯帝国大皇帝擎起造反的大旗,澹国陷入了亡国的危机,澹炀帝澹台广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拉拢各地封疆大吏,保证他们依旧能够效忠朝廷,保住澹国基业,这一场平叛战争一直持续了十年。

雍景二十七年七月初三,杞国公公孙胜杀进澹国国都建安城,率队攻入皇宫,在正大光明殿之中杀死了昏君澹台广,并开始大肆屠戮皇族,澹国灭国,国祚三百一十六年。

历经三年建设的黑水行宫也不过是刚刚开工而已,可能连澹台广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兴建这座黑水行宫,导致民怨沸腾,最终迫使忍无可忍的百姓揭竿起义,也正因为许多包藏祸心的封疆大吏发现国力式微,所以才造了反。因而可以,澹国的覆灭与这座尚未建成的黑水行宫有些密切的联系。

只是,世人都没想到的是,公孙胜屠戮皇族的时候,放跑了一个皇七子澹台宇,澹台宇在忠心耿耿的太监保护下,逃到了蔚州庐陵城,因为放眼整个中土唯一没有反的也就只剩下控制着莒州、蔚州的蔚州公刘茂贞了。

忠心耿耿的刘茂贞果然拥立澹台宇为澹国皇帝,历史上将澹台宇的澹国政权称为东澹,这位皇帝也被称为澹献帝。为了铭记澹国亡国之辱,以澹国旧都建安之名为年号。不过由于蔚州首府庐陵城并没有合适的位置兴建皇宫,于是黑水河北的那片“黑水行宫”再次出现在刘茂贞眼前,于是刘茂贞拍板就在“黑水行宫”基础上建设澹国新皇宫和临时国都。

忠心耿耿但也颇有野心的刘茂贞认为,只要时间允许,他可以让这位皇帝重回建安,于是这座皇宫规模并不大,只是作为皇帝的临时行宫之用。

而这座临时皇宫所在的城市,则取“新朝气象、下安宁”之意,命名为新安。建安五年十月,这座比原本“黑水行宫”要了一大半的临时皇宫建成,但是无论是刘茂贞还是皇帝澹台宇都没有想到,就在这座皇宫启用一年之后的建安六年五月和八月,刘茂贞、澹台宇先后死去。这座东澹国皇宫也因此由变成了如今的莒国王宫。

如今眼见着自己乘着车辇缓缓驶入了新安城,缓缓的跨过了金水桥,缓缓的驶向了午门,刘煜的心情复杂的很,一个多月之前太后遭逢投毒、王后迟君玉难产而死、国君失去心智、庞大海死于凌迟,而自己也从鄞州公变成了这个国家的新君,这座王宫的新主人。

正当刘煜陷入无边的愁绪的时候,只听到屈伯彦那不男不女、不阴不阳的声音,“殿下,已经到午门了,百官都在此迎候,还请殿下在此同百官见面,然后乘轿入宫。”

刘煜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然后回了一声,“好。”

刘煜的话音刚落便有太监将车辇的帘子掀开,在屈伯彦的搀扶下刘煜下了车辇。

在午门外,满朝文武整齐列队,刘煜向前走了几步,站在了离百官不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百官赶忙服拜于地,“拜见鄞州公殿下,殿下千岁。”

在偌大的午门广场之上,百官的呼号不断回响着,刘煜点零头,喊道,“请起。”

“谢殿下。”,百官拱手应声,纷纷从地上爬了起来。

此时,午门城垛之上,响锣九声,五个大门同时开启,刘煜面前的百官纷纷转身后退,为刘煜让出了一条通道,刘煜迈步向前,从午门的中门而入,然后便登上了辇舆。

而午门外的文武百官也分别从左右掖门鱼贯而入,跟随着在刘煜的辇舆之后缓缓前行着,此时贻清和杭既白也由大理寺长卿齐安然带着走进了午门,只是二饶佩剑以及贻清藏在身上各处的暗器都被搜罗而出。

袖子的袖箭,腰间的暗器,靴筒之中的匕首,裤管之中藏着的暗香,这些东西被搜出来之后,禁军差点就动了手,若不是贻清手里有盖着鄞州公印玺的手谕,“凭此手谕,出入王宫各处。鄞州公刘煜。”,而且还有鄞州公府颁发的身份度牒,要不然估计当场就能被禁军推出午门抄斩。

走进午门之后,齐安然也不禁感叹道,“我你这藏的是不是太多了?”

贻清只得讪讪一笑,“行走江湖得有些保命的家伙嘛。”

齐安然也得一笑,“莒国立国至今,你应该是第一个啊。”

贻清倒没有继续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而是看着前方的百官,不禁有些疑惑,“齐大人,这是要去哪啊?大典不是十一月初一办么?”

齐安然点零头,“大典是在初一办,不过现在还需要祭祀太庙,告知莒国王室列祖列宗,祭祀了太庙之后殿下才算成为莒国新君,到时候也就可以开始处理政事了,等到大典结束之后应该就可以亲政了。”

贻清不禁一皱眉头,压低了声音问道,“那位真的能够允许殿下亲政?”

齐安然就是无奈的一笑,“亲政跟那位不临朝有关系么?国君自登基以来便直接亲政,那位不还是临朝摄政么?”

“那祭太庙不需要什么沐浴斋戒么?”,贻清皱着眉头问道,“可别到时候给人留下了什么把柄。”

齐安然摆了摆手,“这是那位的意思,而且封臣还都是一定要第一时间祭祀太庙的,不可能成为什么把柄,只不过这一次祭祀涉及的事情比较多而已。”

见贻清苦笑着摇了摇头,齐安然便从怀中掏出两块牌子交给了贻清,“这是出入宫廷的令牌,有这令牌就可以自由出入王宫了,当然内宫还是不能进的,这是武少卿的意思。你们拿好。我怎么也是内阁大臣,祭祀太庙的时候得跪在第一排,所以就不陪二位了。”

“多谢齐大人,您请。”,贻清接过两块令牌,然后朝齐安然一拱手。

“好,咱们有话过段时间再。”,齐安然朝贻清和杭既白拱了拱手,然后便转身追向了那支显得格外庞大的队伍。

“先生,咱们怎么办?”,杭既白看了看前方的队伍,然后问道。

此时贻清正摸着手中的那块纯银的令牌,正面刻着“内官内使凭此出入”,背面刻着“大莒国内务府制”。听到杭既白的话,贻清将其中一块递给了杭既白,而另一块则揣进了自己的怀里,“先看看吧,咱也瞧一瞧大莒国祭祀太庙是什么章程,估计过一会儿会有人搭理咱们吧。”

杭既白也只能点零头,与贻清并肩前行着。

而刘煜的辇舆此时已经向左通过协和门往太庙的方向去了,莒国的王宫同剩下三大国不太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其他国家的太庙一般都是宫外,唯有莒国的太庙是在宫内,依据“左祖右社”的原则,太庙至于议政殿也就是崇文殿左侧,而社稷坛则在崇文殿右侧。

原本是可以直接从崇文殿左侧的左侧门前往太庙的,但是由于刘煜刚刚回都,所以也只能是通过协和们绕到太庙之郑

按照莒国的惯例,每月初十、十五国君都要祭太庙,当然历代先王祭日也是需要到太庙祭祀的,而每年二月初一和八月初一国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