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投桃换个桃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投桃换个桃

推荐阅读:

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工部尚书钱继伟在午门被切了脑袋,而他的一家人也在菜市口被剁了头,消息很快传遍了新安城的各个角落,京城的官员、百姓都将目光锁定在了那巍巍的王宫之中,这便是新国君的三把火之一么?

钱继伟是太后的人,这不光是刘煜知道的,不光是百官知道的,连带着子脚下的民众们也是很清楚的,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国君第一早朝就杀了太后的一位大臣,而且是左膀右臂的大臣,那可是尚书啊,不是菜摊的老刘老张啊,这把火烧的有足够旺啊。

相比较百姓们的新奇和惊叹,永寿宫之中的太监和宫女们感受到的却是肃杀,太后章之涵离开崇文殿返回到永寿宫便是怒气冲冲的样子,那样子让一众太监、宫女连大气儿都不敢喘,看着太后将宫中的瓷器、家具砸的稀巴烂,太监和宫女们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生怕太后将气撒在他们身上。不过饶是如此,两个太监还是被无缘无故的打了四十大板,嗯,估计每个半年是缓不过来了…

“太后,您息怒啊。”,直到章之涵累的瘫坐在塌上之后,一直躲在角落里的屈伯彦才赶上前劝慰。

“息怒?”,章之涵冷笑道,“第一早朝就把本宫的大臣给杀了,你让本宫怎么息怒!”

见章之涵尖声厉喝,屈伯彦的冷汗便湿透了后背,看来自己还是出来早了,该再等一会儿的,就在屈伯彦准备解释些什么的时候,便听见外边通传,“陛下驾到!”

这一声“陛下驾到!”,有如赦令一般,屈伯彦和永寿宫的太监宫女赶忙跪拜在地,心中也不禁感激起这位国君来。

不多时,刘煜和贵子便走了进来,看着永寿宫之中的一片狼藉,刘煜心中也不禁有些讶异,自己这位母后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的压不尊气啊,不过就是拿掉了个工部尚书嘛,又不是连锅端了,至于嘛。

“儿臣参见母后,问母后金安。”,刘煜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还是毕恭毕敬的跪在了章之涵面前。

章之涵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才道,“陛下快请起吧。”

“谢母后。”,刘煜起身后,对章之涵微微一笑,“母后这是让那钱继伟气到了?”

老娘是被你气到了!章之涵心中暗想,不过嘴上却按照刘煜给的台阶走了下来,“本宫原以为这钱继伟是个老臣,能够尽心尽力的辅佐陛下,但是没想到这厮竟然是这样的无耻之徒,这是败坏莒国的江山啊。”

刘煜坐在塌上,点零头,“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些臣子们到底是忠是奸,是清还是浊,一时半刻也是看不清的。不查的话,一个个都是些清廉忠臣,恨不得让朝廷给他们立牌坊,一查下去一个个都是些大蛀虫。”

对于刘煜的话,章之涵还是认同的,想要控制这些人实在是太难了,你没有办法时时刻刻的盯着他们,只要你又一时半刻不盯着他们,那他们就会有无数方法做那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历朝历代对于贪腐的问题的应对,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

“陛下来本宫这里是?”,章之涵并不打算继续同刘煜绕下去,今刘煜的举动已经相当于宣战了,毕竟在他第一次早朝的时候就当着自己的面把自己一脉的忠臣给拿下了,而且刘煜两次问及自己这个人该不该杀,这让章之涵格外的恼火,因为在她看来这是羞辱,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羞辱!在章之涵看来刘煜绝对不是来看自己笑话的,这绝对不可能,如果刘煜真的是来看自己笑话的,那么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的前途,未来他注定无法于自己相抗衡。

刘煜点零头,然后道,“母后,儿臣此番前来是有几件事儿同母后商量。”

“是么?”,章之涵微微一笑,“陛下乃是莒国国君,整个莒国都是陛下的,还有什么是需要同本宫商量的呢?陛下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章之涵不阴不阳,一点好气儿都没有的道。章之涵不由得在心中暗想,有事儿同本宫商量,怕是要利用钱继伟这个案子迫使本宫让出利益吧?

刘煜微微一笑,“母后自父王是储君的时候便开始参政,经验和能力都要胜过儿臣,一些琐事儿臣自己处置,一些相对棘手的时候,儿臣还是要向母后请教的。”

不得不,刘煜这话的,从表面上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但是如果细究的话,其实全然都是讽刺。章之涵自然能够体味的刀刘煜这话中有话,不过既然刘煜只是暗戳戳的在,自己也没有办法借此发火,只能按耐着心头的怒火,“既然如此,陛下就吧,本宫看看到底是什么棘手的事情,连陛下都不能自己做主。”

刘煜微微一笑,便冲贵子摆了摆手,贵子赶忙怀中的折子拿了出来,然后放在刘煜和章之涵之间的桌子上。

章之涵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折子,蓝色绸布的折子,看样子是都察院递上来的,难道是钱继伟的案子?钱继伟的案子还牵连着别的大臣?

章之涵微蹙峨眉,然后伸出手指了指桌子上的折子,有些明知故问的问道,“这是?”

刘煜叹了一口气,“钱继伟的案子还牵连到了朝中其他的大臣,钱继伟的书房里有一个账册,账册上非常详细的记录了他同朝中大臣,甚至还有军中将领银钱往来的账目。”

听了刘煜的话,章之涵的瞳孔微缩,然后拿起了桌子上的折子翻看起来,这一看惊的章之涵一身冷汗,在这个折子记录了近五十名官员同钱继伟的银钱往来,其中不乏当朝大员,比如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吏部尚书姚振岳,文华殿协办大学士、都察院总都御史,武英殿协办大学士、兵部侍郎,文华殿协办大学士等均涉及其中,而这其中很多人都是自己一脉的。

章之涵看似很平静的将手中的折子一页页的看完,但是实际上心中的震惊、怒火已经无以复加了,章之涵将折子丢在了桌子上,闭上了眼睛,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半之后才又睁开眼睛看向一旁的刘煜,“陛下,准备怎么做?”

其实刘煜很心情很复杂也很矛盾,按照他的心思,那么这些人一个个都得抄家、掉脑袋,甚至都得诛灭九族,但是他也很清楚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人都抓了,朝廷就乱了,毕竟光是一品大员其中就涉及到了两位,从一品四位,二品三品更多,这些官员无论是几品的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身居要害,如果贸然拿掉他们,那么可能无人可用,朝廷必然会乱。

但是如果不拿掉,任由这些人继续下去,那么恐怕距离莒国亡国也是不远的事儿了,真可谓是抓则荒政,不抓则亡国。

他同贻清有过这方面的探讨,甚至可以是争辩,对于这些贪官,贻清并不打算都抓,他的顾虑同刘煜是一样的,现在刘煜手头没有那么多人可用,如果真的是把这些人都抓了,那么朝政必然生乱甚至是荒废,按照贻清的法,那就是这些贪官好比是就是一条条猛虎,他们的身边还聚集着狼群,聚集着苍蝇,对于他们的处置不免会拽萝卜带出泥,你抓了一个一品大员就能带出几个从一品、二品甚至更多的官,抓的太狠了甚至可能造成底下的官员不作为,开始混日子。这是绝对不行的。

刘煜沉吟了片刻之后才道,“母后也把这份折子看过了,一桩桩一件件都已经查实,儿臣虽然是刚刚登基,但是也没有必要为了维护自己的位置来栽赃他们、陷害他们,那是儿臣不屑于做的。”

刘煜叹了一口气之后接着道,“这些当朝的大员都是这样,那么低下的那些官呢?就像是钱继伟的弟弟,一个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庶人,能够在棉云为非作歹甚至号称什么棉云的太上皇,连当地的官员都得巴结他。再有像成安县的县令马寿安,一个的县令家里竟然用到了金丝楠木,竟然用纯黄金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