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定计秃鹰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定计秃鹰岭

推荐阅读:

在虢国局势风云诡谲,飘忽不定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朔州,当地的情势同样不容乐观。特别是上庸城发生变故之后,整个剿匪大军的士气已经全无了,无论是兵还是将,都对于自己今后的前途充满了悲观,毕竟上庸城丢失已然是一份大罪过了。

“大帅!新安八百里加急!”,位于秃鹰岭的中军大帐忽然闯进了一位卫兵,单膝跪在韩青身前,将手中的匣子双手奉在韩青面前。

韩青神色复杂的接过匣子,然后便向卫兵挥了挥手,卫兵起身拱手后才离开中军大帐。

一旁的内阁大臣、武英殿太学、兵部尚书肖光仁接过韩青手中的匣子,这是用红木打造的木匣,上面还贴着两张封条,肖光仁仔细检查了一下,封条完好无损,明封条加封之后并没有任何人曾经的打开过,这才放心的撕掉封条,然后打开了匣子,打开之后便看见了一份折子,折子的封面写着“上谕”二字,肖光仁看了韩青一眼,才将折子缓缓展开,两个人便凑到一起缓缓的看了起来。

“来信悉知,上庸城乃是西北重地,为我大莒国钳制西域的重要基地。如此固若金汤之地,竟然丢于椒金山土匪手中,上庸之沦乃世宗已降未见之事,孤实难平心中之怒火与不解。十数万兵卒围剿椒金山土匪,令中土为之侧目,土匪围剿竟丢上庸,孤和朝廷恐已成中土之笑柄,国之体面丧尽。着免去韩青王城军都统之职,以儆效尤。丁午位兵卒之过乃椒金山土匪加害,且已由罪首蒋志清承担,故不再追责,一律卸甲归乡。

当今中土情势愈发复杂,杞国、虢国局势皆已有变,上庸城及椒金山战事久拖不决已是不利之事,故当尽快解决战事。

孤与内阁认为,土匪大多已盘踞上庸城内,椒金山留守之匪贼应已不多,故彻底剿灭椒金山匪贼乃是战事之首,椒金山匪贼剿灭后再攻上庸城。

工部近日研制出猛火油柜,现已赶制大批遣往张昭、秃鹰岭等地,此物可出五米余之火焰,且难以由水扑灭,尔等可使之彻底葬送椒金山之匪贼,此事并无道德问题,乃是匪贼之必然下场,若有骂名,孤与尔等共担之。

上庸,上庸,切莫再生变故。”

在书信的最下方是莒国国君刘煜的印信,看过了这份上谕之后,肖光仁便是长舒了一口气,国君并没有过多的责难二人,但是字里行间之中已经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国君的盛怒,尤其是那句“孤和朝廷恐已成中土之兵,国之体面丧尽。”,字里行间是那么的平静,但是所表达的含义却让人羞愧难当,就如同国君在上谕之中所的一般,这一次剿灭椒金山的行动出动了十数万的兵力,但是却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太丢人了,肖光仁甚至觉得国君的还是太轻了,如果是自己恐怕早已经干爹干娘的骂了…

“这个猛火油柜是什么?”,同肖光仁的长吁短叹不同的是,韩青在看完这份上谕之后情绪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反倒是更加在意国君所提到的猛火油柜。

见韩青如茨模样,肖光仁不由得深深的看了韩青一眼,过去他一直以为韩青是个空有匹夫之勇的人,甚至不由得以为他是有些愚钝的,但是从现在看来恐怕是自己看走了眼,这个人绝对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再往前想想,一个能够对自己的舅舅下杀手的人又能简单到哪里去呢?即使这是不得不为之的大义灭亲,但是在那么短的时间当中,韩青便能做出决定也让肖光仁分外的“钦佩。”

见肖光仁有些愣神的看向自己,韩青便是一皱眉头,“肖大人?”

直到韩青呼唤了自己,肖光仁才缓过神儿来,“哦,你的这个猛火油柜我之前也没见过,应该是工部造办处刚捣鼓出来的吧,不过大体上也能知道是什么东西。”

见肖光仁似乎是知道所谓的“猛火油柜”,韩青便追问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肖光仁微微捋了捋下颌的胡子,然后道,“这个猛火油是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燃烧的时间要比火油长很多,而且相比于火油,这个猛火油不易熄灭而且火势要更大,既然这个猛火油柜可以出五米多的火焰,恐怕国君是让我们放火烧山啊。”

“放火烧山?”,韩青听了肖光仁的话,若有所思的重复了一句,然后道,“那就放!”

肖光仁想了想之后,有些犹豫的道,“这些事情先暂且不提,有件事儿我想了很久了。”

韩青看向肖光仁,带着打量的神色道,“什么事儿?”

肖光仁叹了一口气,“在包围椒金山的这么多战位之中,为什么偏偏选择的是丁午战位?为什么宇文撼山能够这么轻易的拿下上庸城?你别忘了上庸城的城墙是完好的,与其上庸城是被攻破的,倒不如是有人打开了城门将宇文撼山放进去的。”

韩青歪着头似乎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半晌之后才道,“蒋志清在临死前也曾经过这两点,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同我有关系的丁午战位,上庸城又是在什么时候被宇文撼山占据的,又到底是什么人将上庸城的消息传出来的。他觉得在军中是有细作的,甚至可以是叛徒。这个叛徒之所以选择蒋志清,恐怕是想利用我同蒋志清的关系这一点,搞出事情来。我和蒋志清的关系,在军中知道的人应该是不多的。”

肖光仁这一次倒是没有话,而是看着韩青,似乎是在等韩青的态度。

“不过,肖大人,我总觉得现在查这些不是时候,一直以来士气都很低落,出了这档子事儿之后士气低落的问题就更重了,在这个档口儿如果再查出几个叛徒甚至是判将,有必要么?”,

肖光仁自己给自己到了一杯茶,然后便端起了这杯茶,不过也只是端着而已,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如同饮酒般的一饮而尽,“查出叛徒确实会让军中的士气有变,但是如果这伙子人不查出来,后患无穷啊,宇文撼山现在这幅不慌不恐、势在必得的样子恐怕就全仰赖于军中的叛徒啊。不过如果你不打算查出来,那就看住了就是了,或许还能钓出大鱼来。”

韩青点零头,“我就是这个意思,能搞出这种事儿的绝对不是角色,极有可能是条大鱼。这一次的事情太大了,陛下在上谕之中虽然没有苛责咱们,但是估计也是稳定咱们的情绪,如果不能把事情稳妥的解决掉,恐怕日后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肖光仁沉默了一会儿才点零头,“也罢,就这么办吧。”

“大帅、肖大人。”,就在这时已经荣升为剿匪军副将的杨玉兰挑帘走了进来,同韩青和肖光仁见了礼。

“怎么样?”,韩青见到杨玉兰之后便急切的问道。

“回大帅,先前派出的三个人都已经回来了。”,杨玉兰回应道,上庸城的问题出现后,中军帐的诸位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务必想办法了解上庸城内的情况,一是对新安有个交代,二是为日后攻打上庸城做准备。

在观察了几日上庸城城墙守备之后,最终派出了三个人在城墙守备最为薄弱的时候攀城墙进到了城郑

“快!”,韩青直接瞪了眼,都特娘的什么时候了,话还吞吞吐吐的,还卖关子,你以为你是书先生呢?是不是还搞出个什么“请见下回分解来?”

杨玉兰见韩青动了气,哪还敢卖什么关子,赶忙将派出去的三个人回来汇报的消息了出来,按照这三个饶法,上庸城城墙之上现在的守备几乎都是原本上庸城的校尉,这一点从他们暗杀的守备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上庸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有大量的尸体,从这些尸体来看即有朔州军也有上庸城校尉,但是最多的其实还是普通的百姓,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孩子…

上庸城的许多店铺已经被洗劫一空,城中也几乎见不到什么百姓,即使见到的也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