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师北归时

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师北归时

推荐阅读:

宛平县,一座横亘在莒国国都新安城前的县城,这里也被视为是通往新安城最重要的一出门户。历经连日的奔波,内阁大臣、武英殿太学、兵部尚书、剿匪督军肖光仁率领的王城军,护卫着已故剿匪元帅韩青的灵柩终于到达了宛平县县城。

按照莒国的规矩,外出征战的将士是需要停驻在这里的,只有国君下旨之后,将士们才能够从这里前往新安城,此时已经是熙和二年二月初一了,明便是二月初二,也就是民间所谓的龙抬头,这龙抬头也有气运上升的预示之意,在肖光仁看来,国君皆有可能会在明也就是龙抬头的时候下旨让王城军入城。

不过肖光仁还是有些忧虑的,忧虑的就是国君到底如何应对韩青的问题,到底是赏是罚,如果是罚的话又是怎么个处罚的方法呢?从上庸城一路赶来,肖光仁一直在等,但是确实到现在也没有等到国君的任何旨意。虽然从上庸城而来的这一路上,特别是在朔州、云州的时候有许多百姓都感念韩青和剿匪军的恩情,感激他们剿灭了盘横在此间多年的椒金山土匪,但是同样也有不少被杀的俘虏的亲属想要冲击队伍,而且在冲击的过程中还不断的嚷骂、诅咒和诋毁韩青,如果不是在出发前肖光仁就已经严厉约束的话,恐怕王城军已经在这一路上杀了不少人。

自从当初被当今圣上指定为剿匪督军的时候,肖光仁便知道,当今圣上是要在莒国军队有所动作了,而他这个兵部尚书自然是当今圣上的重点关照对象,原本肖光仁还打算称病引退,但是太后那边悄悄的给了自己消息,那就是一定要掌控好剿匪军,不能让韩青有立功的机会。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肖光仁表面上同太后的信使,也是太后身边最依仗老太监屈伯彦做了再三保证,表示一定会按照太后的懿旨行事,保证掌控好剿匪军。

但是内心当中肖光仁却坐了完全不同的决定,那就是做个花瓶,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顾,这样才不会招惹到国君,同时也不会因疵罪太后,肖光仁做了这样的如意算盘,在他的设想当中,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大不了回了新安城之后便辞官不做,总比人头落地要好啊。但是让肖光仁没想到的是,大军开拔没几,太后被国君逼出了王宫的消息就传到了肖光仁的耳朵里。

肖光仁在诧异之余,也赶到无比的恐慌,他万万没想到已经在莒国朝堂之上纵横了二十多年的太后,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失败了,而且还是以这样颜面扫地的形式离开了王宫。

自己该怎么做?国君要通过剿匪来培植军中的力量,那么自己就全力辅佐韩青,但是让肖光仁没想到的事情还远远不止于此,丁午战位失守,上庸城沦陷,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先后发生,好不容易准备攻城了,土匪们又把百姓推在的城墙上。

肖光仁原本还打算好好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既不山百姓也能够攻城,但是还没等肖光仁思考出方法,韩青就直接下令攻城,非但如此,韩青还直接将俘虏的土匪和叛军全都杀了,而后他更是直接自杀了。

韩青自杀之后,肖光仁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帐篷里,两两夜都没有想到任何办法,最终只得认命,无论当今圣上做什么决定,都只能听之任之了。椒金山的事情,上庸城的事情,韩青的事情,当今圣上到底是如何看待的,这一点肖光仁格外在意,但是他也清楚,这件事情已经到了他无法左右的地步了,无论当今圣上到底如何处理,他也只有受着的份。

就在肖光仁长吁短叹的时候,房门却被人直接推开了,正陷入深深思索的肖光仁便是一拧眉头看向大门,却见来人是静书房掌案大太监贵子,便赶忙起身来到贵子面前,强挤出笑容,“贵公公,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贵子微微一笑,然后对肖光仁道,“多谢肖大入念,一切都还好。”

肖光仁点零头,要拉贵子到一旁就坐,但是却被贵子决绝了。

“肖大人,奴才是来传国君陛下的口谕的,还请肖大人接旨。”,贵子收敛了脸上的表情,一脸严肃的道。

肖光仁赶忙撩袍跪地,“问圣上安。”

“孤安。”,贵子一本正经的道,“剿匪军奉命前往椒金山剿匪,今班师回朝,孤心欢喜,特命内阁大臣、武英殿太学、兵部尚书肖光仁,率部于二月二日入新安城。钦此。”

贵子的话音刚落,肖光仁便是一愣,这就完了?不过他还是赶忙服拜于地,“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贵子赶忙将肖光仁搀扶起来,然后对肖大人道,“内阁其他的几位大人,也托奴才给肖大人带句话,肖大人最好是在巳时抵达新安。”

“好。”,肖光仁点零头,内阁那几个人特意让贵子给自己带话儿,其中必然是有玄机,巳时?肖光仁想了想之后便恍然大悟,既然是巳时而不是午时的话,就明明恐怕是有什么仪式的,既然有仪式就明陛下对于椒金山的那些事情,对于韩青的事情是有正面的评价和判断的。想到这里肖光仁不禁心中松快了许多。

见肖光仁神色缓和,贵子便又道,“敢问肖大人,元帅的灵柩何在?”

“在驿站的正殿。”,肖光仁的神色随着贵子的问题而再一次严峻起来,他不知道贵子这个时候问到这种问题,到底是出于什么用意。

而贵子在得到答案之后,便同身后带来的几名禁军挥了挥手,几名禁军便直接离开了这里。

“贵公公?”,肖光仁有些疑惑的问向贵子。

贵子便是微微一笑,“陛下的意思,让奴才给元帅换一副棺椁。”

肖光仁便微微点头,没有再什么。

贵子见肖光仁始终是有些紧张和忧虑,便是同肖光仁道,“肖大人,奴才多句嘴。”

见贵子这样,肖光仁便是眼前一亮,他知道眼前这位贵公公,是要同自己些重要的事情了,于是便一拱手,“请贵公公赐教。”

“不敢。”,贵子赶忙一摆手,然后才轻声的继续了些什么。

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就在这一,南下参加剿纺王城军北归入城。

在内阁首辅、文华殿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的带领下,全体内阁大臣以及文武百官都在新安城城外列队,迎接王城军北归入城。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插曲,内阁大臣和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王城军,这是当今圣上的旨意,也就意味着对于整场战事的肯定,甚至可以是对于韩青的正面肯定,这自然让那些想要追究韩青责任的大臣和将领们很不高兴,于是这些缺中有相当一部分纷纷跳出来反对。

按照常理来,或者是按照当今圣上以往的一言一孝所作所为来看,恐怕还是要同这群人做了一番口舌争辩的,但是此时的刘煜却一反常态,他并没有同这些人做什么口舌之争,而是直接下令杖责四十,在一众大臣目瞪口呆的时候,那些刚才还一脸振奋的跳出来指责国君的大臣们,便一个个都被禁军拖了出去,在挣扎中咆哮之中甚至是嚷骂之中,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受了杖责四十的责罚。

然后整个崇文殿便安静了下来,没有人再敢跳出来指责了,因为国君了一句话,“再有质疑的,就不是杖责四十了,是杖责八十。”

杖责四十对于大殿上这群老臣们而言已经接近于极限了,如果真的是杖责四十,那就差不多等于杖毙了…

涂志远一想到这的时候,就不禁有些担忧,他有些害怕当今圣上变得冷血无情,就像是他的母后和他的兄长一样,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莒国朝堂之上必然又会是一阵的腥风血雨。

“涂大人,来了。”,就在涂志远陷入到沉思的时候,一旁的焦白忽然轻声道。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