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七十七章 边关遇袭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边关遇袭了

推荐阅读:

应州,地处莒国东部,是莒国的边境州之一,北部同莒国附属国宿国相邻,中部及南部同杞国附属国白子国相邻,长期以来这里都是莒国同杞国对峙甚至是冲突的首要地区,随着当年的四大国停战协议签订,这里依然是莒国针对杞国的重点方向,双方的矛盾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仍旧时常出现一些规模的冲突,如果不是双方都各自严加约束的话,恐怕战争早已经打响了。

自从莒国新君登基,并且答应了杞国的和亲请求后,按照双方元首的要求,莒国和杞国的边境军队后各自进行后撤表达和平意愿,在应州同白子国的边境也是这样的情况。

应州公刘谓宇甚至还曾经过,自己在应州镇守多年,这是自己在这里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和平光景,边境的局势缓和对于刘谓宇来自然也是好事儿,这样的话,应州公府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设和发展上了,但是让刘谓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准备迎接杞国送亲使团的时候,边境竟然遇袭了,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召集部队!”,刘谓宇一拧眉头喊道,作为莒世宗刘承云的二儿子,实际上刘谓宇自就曾经追随着父亲四处征战,当然刘谓宇的能力确实比不过那位涿州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刘谓宇就是没有能力的,只能刘谓崖能力太强了一些,让原本还算是有些能力的刘谓宇显得黯淡无光了些。

其实召集部队这种事儿并不需要刘谓宇,平远城是有专人来观测这种信号的,目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增援边境,而在平远城内外其实也驻扎了不少的部队,平时他们的任务是负责保护平远城,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作为应对紧急边境情况的反应部队,所以实际上在刘谓宇还没有下达指令之前,专门负责观测信号的人手已经发出紧急召集的信号,等到刘谓宇下达命令的时候,实际上部队早就已经开始集结了,而一些较近的部队实际上已经集结完毕了。不过在陪同刘谓宇一同等待使团的将军们的安排下,部队的集结速度显然要比平时更快一些。

“出发!”,刘谓宇并没有过多停留,他从一旁的仆从手中接过缰绳,然后便直接翻身上马冲了出去,而在他身后的部队也赶忙追随着应州公赶忙发射信号的边关,刘谓宇身后的部队人数并不多,但是既然边关已经发出了信号,那么周围驻扎的各种部队就会按照预案赶往增援,而刘谓宇召集部队之后才出发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想法,毕竟还不知道发动袭击的有多少人。

那么在莒国和杞国达成和亲协议,双方将士已经后撤的情况下,边境还会遭遇袭击么?会不会是有士兵操作失误而发出的错误信号呢?并不是,事实上作为通过莒国腹地的第一站,有莒东第一关之称的镇远关确实遭遇了袭击。

皮蓬,作为镇远关守将已经在镇远关镇守了近十年的时间,在他镇守的十年之中,镇远关大大的发生了十六次冲突和摩擦,但是由于皮蓬表现的较为克制,因此并没有引发什么恶劣的后果,因此也让皮蓬深受应州公刘谓宇的信任,虽然依然在镇远关担任守将,但是这并不影响皮蓬在军中的地位,更不影响皮蓬拿到更多的饷银。

皮蓬这个人不但谨慎而且很聪明,得到了应州公刘谓宇的信任和重用之后,他不骄不躁,依然恪尽职守的主持着镇远关的防务工作,就在不久之前皮蓬又一次登上了镇远关的城楼向东方眺望,在镇远关的这十年当中,几乎每一皮蓬都会登上城楼从这里向白子国眺望,他是一名武将,就算是再谨慎,但是心中那份对于开疆辟土、青史留名的渴望却依然存在,他无数次想象着对杞国进行作战的场景,甚至还无数次拟定过对杞国作战的计划,但是由于国内事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结果,也是由于四国停战的约束,莒国这些年来一直是不动声色,这也不免让皮蓬有些失望。

不过就在今,当皮蓬再次登上城楼眺望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同以往有些不太相同。

镇远关已经是处于了莒国最东端,据此不到十里的地方便是莒国同白子国的边境,踏过边境再过大概六十里便是白子国最西赌边关——平西关,从城楼之上眺望自然是看不到平西关,但是以往的话杞国每会在辰时到巳时,申时到酉时这两个时间段当中派出一支巡逻队伍,来到莒国同白子国的边境进行巡逻,不过此时已经过了巳时,但是往常在这里巡逻的白子国军队却根本没有出现,这样的异样情况引起了皮蓬的注意。

两国和亲达成之后,虽然两国很是默契的进行后撤的安排,但是实际上杞国的边境巡逻却从未中断过,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杞国并没有进行巡逻呢?皮蓬再没有想到原因之前,就对镇远关守军下了命令,全体进行作战准备,一时间在镇远关的城楼以及城墙上便站立了许多手持弓箭和长剑的官兵,他们都紧紧的盯着关外,准备随时迎接可能会到来的进攻行动。

就这样一个时辰之后,也就是未时的时候,远远的便看到一支队伍疾驰而来,但是这支队伍同过去进行巡逻的队伍不同,在这支队伍的前方是由骑兵拱卫的一架马车,拱卫马车的骑兵已经抽出的腰间的长剑做出了战斗的姿态,而他们拱卫的马车是由三乘马组成的,马车车体较宽,而且装饰的较为奢华,显然这驾马车之中的人有着不寻常的身份,而在这驾马车之后还有大概百十余人不断的进行着厮杀,看样子是有人在追杀马车上的人,而保护马车的将士正在阻拦。

“都是杞国的军人?”,随着他们距离镇远关越来越近,城头上的皮蓬也看清楚了他们的穿着,正在缠斗的那些人都是身穿着杞国的军装,一时间皮蓬根本想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便有人跑了过啦,“将军,这些人马上就到城下了咱们打不打?”

“做好准备,但是先不要打,看看是什么情况。”,作为久经沙场的一名老将而言,皮蓬的经验就是在敌我不明的情况下,在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的同时,一定不要轻举妄动。

在皮蓬的安排下,除了原本已经严阵以待的弓箭手和官兵以外,防止敌方登城的长杆兵以及配合使用的“金汁儿”,还有应对大规模部队时使用的投石器全部都做好了准备。当然,在命令传达的时候,许多官兵都不太认可将军的决定,在他们看来这个时候在白子国这个方向是不会出任何问题的,毕竟杞国可是为了安全把公主都嫁到莒国来了,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他们怎么可能把公主嫁过来呢?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会发动袭击呢?严格意义上来,实际上这种想法无论是在靠近杞国的应州,还是靠近虢国的莒北地区都存在,而且这种想法不仅仅存在于普通士兵,甚至是一些将领乃至于莒北几个附属国的国公的潜意识里都是这样。

为此,在春节之后,莒国国君刘煜还专门给各边境州和莒北附属国下发了命令,要求严格约束部队,保持应有的警惕性。但是,现在看来,即使下了这样的命令,但是也没有太好的效果。

就在镇远关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的时候,逃命一般赶往镇远关的队伍也距离镇远关越来越近,在守卫马车的一众骑兵之中,跑在最前边的一个人高举着一块牌子冲着镇远关高喊,“我们是杞国的送亲使团!亲王和公主遇袭!速速打开城门!我们是杞国的送亲使团!亲王和公主遇袭!速速打开城门!”

一开始,因为距离还有些远,所以皮蓬根本听不清楚他在喊什么,皮蓬在询问了周围的几个官兵之后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官兵们也没太听清楚,直到距离更近了一些之后,皮蓬才听清楚这个人在些什么。

“将军,现在打开城门么?”,皮蓬身边的副将问道。

皮蓬看了一眼疾驰而来的队伍,然后撇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