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力挽狂澜者

在安国候要谢恩的时候,一位传令兵忽然手持一封信件冲了进来,“急报!急报!”

整个正大光明殿当中所有饶目光都锁定在了他的身上,当他们看到传令兵手中的那封贴了六枚羽毛的信件的时候,无不震惊。三枚羽毛已经算是可以捅破的消息了,六枚?这该是何等震的消息啊?

传令兵跪在丹犀之下,高擎着手中的急报,宝台之上的太监赶忙从他手中将急报接了过来,然后递给了洪昌皇帝。洪昌皇帝见到急报上贴着六枚羽毛也是一惊,赶忙问道,“从哪里来的?”

“燮郡。”,传令兵赶忙回应道,传令兵的话音一出,整个正大光明殿便是一片哗然,燮郡那是扈国中部啊,南边闹事儿出问题,那都是杞国干的好事儿,怎么这燮郡还出事儿了呢?再燮郡离建安城才多远啊?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啊。

洪昌皇帝面色阴沉的朝传令兵挥了挥手,然后便拆开了急报的信封,其中是另外两个信封,一个是燮郡郡守童安亮的信,另外一个信封上什么都没写。想了想之后,洪昌皇帝还是先打开了童安亮的那封信,结果洪昌皇帝是越看脸色越难看,然后便又拆开了另外一封信,看过之后便直接大骂道,“都是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那这两封信到底是写了些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内容会用到六枚羽毛标记呢?

信封上连字都没有的那封信,是一份文告,标题是《勤王讨敌檄文》,“吾司马英俊乃先帝幼子,备受先帝宠爱,青年时受先帝之命于民间体察百姓疾苦,为扈国镇守北境闵州至今十五载有余。先帝驾崩,吾远隔千里肩负戍边重任,未尽孝子之心,悲痛无以复加,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镇守北境要比先帝灵前痛哭更重要,吾当尽忠臣之事。杞国不顾四领袖停战约定,不顾百姓期盼,悍然偷袭大扈国疆土,致边关将士死伤无数,国土沦丧,已危及建安。档次国难时刻,扈国军民官兵当团结一心,共御大担吾乃先帝之子,当身先士卒,护圣上之安危,护疆土之周全,复扈国之安定,百姓之和乐。自即日南下勤王讨敌,各郡县当予放行,赠予钱粮以资抗敌,帆布从这是同叛国投敌,就地抄斩。大扈国闵州刺史司马英俊。”

司马英俊要造反,总得找到个借口才行,只有占据了所谓的道德制高点才能够得到支持的,不然的话那种单纯的造反是容易被反噬的,那就难看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洪昌皇帝已经知道了司马英俊是先帝之子的事情了,虽然宫中的各种各样的记录几乎都已经被抹去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有些狗腿子为了取悦皇帝而打报告。

洪昌皇帝也为这个一直都在却又没什么存在感的先帝之子,很是头疼。甭管先帝到底是怎么处置这位皇子的,毕竟宫中没记录下先帝对于这位皇子的惩处的。虽然自己可以否认这位皇子的真实性,但是谁知道先帝一脉的那些老公主们会不会跳出来呢?洪昌皇帝是想搞死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可是镇守北境的闵州刺史啊,如果他引漠北那些饿狼入了关,恐怕大扈国就真的在亡国边缘了,而现在漠北那些饿狼也已经在关外集结了数万大军,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朝着司马英俊开刀,恐怕没有好处。结果这件事儿就被搁置了。

只是司马英俊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恐怕就不仅仅是所谓的“勤王讨当了,恐怕是瞄准了洪昌皇帝屁股下面的这把龙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