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魔法言情 > 殷商三十年 > 第200章 姜尚之谋

第200章 姜尚之谋

推荐阅读:

殷历540年,在姬发起兵造反前的一天,姜尚正在制定作战计划。

早些时候,他告诉姬发,是时候伐商了。

十年前,姬昌伐商失败之后,姜尚就全面总结了经验教训,从严治军,力求调教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他是飞熊!

一定能锻造出最锋利的战争之剑!

飞鹰旅和虎贲营。

他为岐周打造了两支最强悍的部队!

虽然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但是,这是岐周绝对的主力!

关键时刻,能够左右战争天平的,就是在两支部队!

想起十年前的孟津失利,姜尚就非常惋惜。

他们,本来是可以赢的。

真的可以嬴!

十六天。

虽然这是姬昌领兵作战以来,遭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但是,姜尚和姬昌都断定,孟津撑不过十七天!

然而,子仲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第十七个作战日,子仲再一次守卫孟津成功!

这不禁使姜尚对子仲刮目相看。

据他所知,子仲只是一个喜欢赛车的纨绔子弟,毫无政治建树,整天跟在子启屁股后面跑,也没有啥战略眼光,没有在殷商东征的战场上发挥一点让人铭记的作用。比起帝辛,子仲在战争方面,完全连蝼蚁都算不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争新人,竟然阻挡了威名赫赫的不败战神姬昌!

换了谁,也会比较吃惊的。

就连姬昌自己,都相当惊讶。

这位岐周大佬,丝毫也没有注意到,帝乙的三个儿子里面,还有这等黑马。

姬昌与帝乙称兄道弟,自然对帝乙的这三个儿子非常了解。

姬昌曾这样评价子启:“有王者风范,但离了比干,啥也不是。”

换句话说,姬昌认为子启就是一个花架子,看起来像是个靠谱的王储,实际上非常垃圾。

姬昌对帝辛的评价就高一些:“能征善战,需小心防范。”

也就是说,姬昌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帝辛的才能,认为需要多加防范。

不过,姬昌所说的防范,并不是防范帝辛登上天子之位后会怎么样。

姬昌并不认为帝辛会登上天子之位。

姬昌认为,子启会登上天子之位。

就如同当年招募姜尚之后,匆忙离开朝歌的时候,姬昌在朝歌郊外所说的“殷商的太子,一定会是子启!。”

姬昌是如此自信,以至于他完全没有思考帝辛成为殷商之主的情况。

这是姬昌最大的败笔,也为他一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姬昌是非常悲剧的。

三十四岁那年,他死了父亲。

四年后,他所仇视的杀父之仇随着文丁的死而告一段落。

就在他觉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他再次被文丁的儿子镇压。

帝乙,和他以兄弟相称,但却镇得他数十年不敢妄动。

帝乙的手段,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文丁。

姬昌本以为文丁这座大山倒了,却没想到,又出现了帝乙这座大山。

于是乎,姬昌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岐周,做个本分人。

他无法抬头。

一抬头,就是殷商的兵锋。

和帝乙做兄弟,是姬昌最痛苦的事情。更痛苦的是,他没得选。

这种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太痛苦!

所以,为什么姬昌会成为大文豪?

因为他常常思考啊。

他为什么常常思考?

因为他痛苦。

痛苦使他孤独,孤独使他思考。

他最终成了大文豪。

但他只想出人头地!

他想,他的父亲不死!他的岐周成为天下第一!

俱往矣。

他的想法,很多,但能实现的,很少。

几乎都不能实现。

这是更悲哀的。

所以,姬昌为什么睿智?

因为背负着想到而做不到的悲哀,所以才显得比别人更强大。

姬昌是痛苦的。

姜尚知道。

他非常能理解这一点。

某种意义上,姜尚,是和姬昌同一类人。

姬昌虽然贵为岐周之主,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自由。

纵然是天下第一诸侯,也要时时刻刻看殷商的脸色。

即使作为一国之主,也会每天担惊受怕。

不定哪一天,天子一怒,他就小命不保。

姜尚,虽然自视甚高,但却在殷商,扑街半世。

不能说他不努力,他很努力!

在所有殷商人中间,尤其是普通人中间,很少有人在44岁的时候,还有六块腹肌,还能打能抗。

姜尚在44岁的时候,就像34岁时那样强壮。他的精力,甚至与他24岁时相当。他依然生龙活虎,依然生猛!

他过着极其自律的生活。

白天昨晚谋生的工作,一回到家,就立刻开始丰富的学习修炼。

他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

他真的没有才能吗?

他的才能真的有那么差吗?

不见得。

他的才能,已经超越了很多成功者。

但是,他就是失败了。

一次又一次,他徘徊在朝歌街头。

没有借酒消愁,因为没钱。

没有酒,所以他更清醒。

更清醒地体味到每一分的痛苦。

看着身边来来去去的人群,他怅然若失。

他迷失在朝歌街头。

天下之大,竟无他姜尚用武之地!

可悲!

44岁,还是一事无成,而且是在朝歌这样机会遍地的地方。

这充分证明了他的无能。

但同时,也证明了他过人的才能!

他是干大事的人!

很少有人,在44岁的时候,还保持斗志,而且是在漫长的失败里保持斗志。

这样的人,连最凶狠的厉鬼也会为之颤抖!

是的,干大事的人,就是这种结局。

如果不能出人头地,就穷困潦倒。

无论如何,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平庸的。

天道,已经让姜尚失去了敬畏。

因为他对天道已经失去信心。

他非常惊愕地发现,殷商所有的机会都是敞开的,但却对他姜尚关闭了大门。

他真有这么差劲吗?

难道就这样扑街到死?

他来到朝歌,可不是要死在这里啊!

他不曾流泪。

是因为从没有人见过他流泪。

但他却经常流泪。

对着夜空的星星,对着无人的街道。

他的忧愁,无人可知。

然而,他首次把目光转向殷商之外,就获得了成功!

他得到了姬昌的赏识。

他立刻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他44岁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虽然他最理想的工作在殷商,但是能在岐周一展才华,也还好吧。

人,总要做些什么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