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唐孽子 > 第318章 涨价

地区最大的炼铁商,他们一涨价,其他肯定都跟着涨的。”

炼铁是长孙家最核心的产业,所以当初他们愿意卖煤炭矿山和石灰石矿山,却是一点铁矿都不肯卖,甚至这几年还在关中各地收购了好几个新发现的铁矿。

金太打铁铺子作为一个铁制品加工作坊,最大的生产成本就是铁料的购买了。

换句话,长孙家的炼铁作坊,就是金太打铁铺子最主要的材料来源了。

“这两年,用铁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就连农户的犁耙,也开始使用大量的好铁制作;再加上有钱人家的蜂窝煤炉子也喜欢用铁皮包裹在外面,各行各业,对铁料的需求都在增加。”

负责铁料采办的伙计是跟了金太好几年的老伙计,很是负责的分析确认了如今这种情况的原因。

不过,这并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这个我是知道的。偏偏长孙家的炼铁铺子,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到了精钢打制上面,生铁的产量虽然也有所增加,却是远远赶不上需求。”

金太其实是对长孙家炼铁作坊的这种做法有点不满的,凡是又没有任何办法。

“哎,精钢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兵器制作,采办的都是朝廷的衙门,价格给的比铁料高多了。那长孙家自然是愿意多生产精钢了。”

长孙家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左右没什么外人,伙计也是什么话都敢。

事实上,长孙家这几年,通过铁料和精钢的售卖,也着实挣了不少钱。

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忍得住不去涉及捕鲸业和水泥制作等楚王府搞出来的挣钱产业。

要知道,单单长安城的勋贵,至少就有七八家都去到登州府,走上了捕鲸之路。

“算了,抱怨也没有什么用,这一次的铁料价格上涨,我们就自己吸收了,下一批货,就只能跟着涨价了。”

铁料的价格变化,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金太哪怕是心里很不痛快,也只能接受现实。

……

长孙府上,最近的气氛都非常轻松。

不管是长孙无忌还是长孙冲,脸上都经常挂着笑容,下人们自然也就日子好过很多了。

“阿耶,今年单单上个月,炼铁作坊挣的钱就比去年多了五成,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今年一年挣的钱,顶得上过去好几年呢。”

长孙冲作为嫡长子,对于长孙家的产业也都是有所了解的,长孙无忌也有意让他慢慢的接手,反正这个家,迟早都要传给他的。

“这几年户部有钱了,去年陛下又把各地的府兵改为折冲府,各种兵器器械都在大规模的更新替换,需要的精钢自然是比往年要多很多。”

作为精钢最大的用户,大唐的府兵有什么变化,长孙无忌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这两年,长孙家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扩大炼铁作坊的产量,只不过扩大的那部分铁料,基本都被拿去专门的作坊里锤炼成精钢了。

卖精钢,可比卖铁料挣钱多了。

就像是后世的钢铁,一吨普通的建筑螺纹钢,便夷时候只要三千来块钱,但是高级的模具钢,却是轻轻松松的卖到五六万块钱一吨。

甚至一些等级更高的特殊钢,哪怕是你出几十万块钱一吨,也不一定能买到。

长孙家的精钢,售价虽然没有铁料的几十倍那么夸张,但是和把铁料锤炼成精钢花费的成本相比,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阿耶,过两,我们新建的精钢锤炼作坊就要建好了,到时候每产出的精钢将大大增加,正好赶上将作监打造新式横刀的需求呢。”

大唐生产铁料的作坊不是只有长孙家,但是能够将材料大规模的卖给将作监的,就只有长孙家了。

“最近一年户部对铁料价格不断上涨也是颇有微词,如今价格已经涨了不少,再涨下去,陛下估计就要看不下去了。正好,精钢锤炼作坊旁边,可以用来再建一座炼铁作坊,到时候一旦投产,关中地区的铁料和精钢的价格,基本上就由我们了算了。”

长孙家家大业大,要养活的人不少。

长孙无忌为官,整体来还是比较清廉的,不怎么收受下官的礼物。

不过,在他看来,哪怕是朝廷不买自家的铁料和精钢,也一样需要买别饶,所以,借着一些便利,把持了将作监的精钢和铁料采购,他倒是没什么愧疚福

事实上,这几乎是长安城勋贵的通用做法了。

可以是潜规则吧。

……

楚王府别院。

李宽这段时间基本上每都陪着程静雯,不是亲自去厨房指导厨娘制作美食,就是扶着程静雯在王府里面散布。

那副恩爱场景,就连来告别的程处默等人也要看不下去了。

不过,程静雯大眼一瞪,程处默就啥话都不敢了。

“尉迟兄,既然你已经决定带着朱二福他们下南洋,这幅海图就送给你了。本王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希望你能够慢慢的把它完善起来。”

对于下南洋,李宽自然是支持的。

为此,还专门花费了不少时间,借着系统的便利,把南洋的海图给画了出来。

当然,里面一些岛什么的,肯定就没法那么详细了。

只能是聊胜于无吧。

“王爷,炼铁作坊有重大突破,戴全请您过去一下。”

就在程处默等人准备告辞的时候,来福从外面进来,带给李宽一个颇为意外的消息。

观狮山离长安城有二十几里的路程。

往年的时候,那里是没有什么像样的道路通往长安城的。

只不过楚王府从长孙家手中把观狮山的煤矿买下来之后,为了便于矿石和蜂窝煤的运输,就把原本不像样的黄泥路好好的平整了一遍。

而这条路真正迎来大的改变,还是在去年的时候。

长安城到凉州,长达一千多里的水泥路都已经开始修建了。

李宽自然不会忘记把观狮山到长安城的路用水泥铺设一下。

“王爷,成了,终于成了。”

在离水泥路尽头不远的地方,就是楚王府的炼铁作坊,紧挨着的是焦炭作坊,再过去就是蜂窝煤作坊和煤矿山了。

而李宽刚刚到达炼铁作坊,听到响动的戴全就跑着来到了李宽身边。

这几年,由于李宽安排了不少匠人搞炼钢都没有成功,便把戴全这个多能手拉过来统筹钢铁冶炼的事情了。

没想到,浪费了不知道多少银钱之后,总算是有结果了。

“走,带本王去看看。”

钢铁可是工业的粮食。

在工业革命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钢铁产量和煤炭产量,几乎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主要的两个指标。

这些年来,李宽对大唐的钢铁产量也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千万斤出头左右。

乍一看,似乎产量还挺高的?

可是换一个单位看,五千吨左右。

是不是觉得低的可怕?

是不是有点怀疑这个数字是不是少了个零?

但是,事实就是只有这么一点。

虽然跟后世的产量比较,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九亿多吨……

随便一家被淘汰的作坊钢厂,产量都是大唐年产量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几百倍。

李宽想要改变大唐的一些东西,钢铁是绝对回避不聊问题。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