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金牌武婿 > 第七章 秋季大促销

第七章 秋季大促销

推荐阅读:

两人去米店,看了铺子大,粮食质地,连两个常年在这边照看铺子的伙计,都被薛见了解的清清楚楚。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米确实不错,是上好的进口新米,从大禹王朝北边运过来的。

就是伙计太过惫懒,当一和尚撞一钟,服务态度不校

上辈子好歹他也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只是大概了解一遍,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首先是客户源,其次是销路,再就是服务态度,以及经营模式太过传统,就算没有拆迁一事,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送走了外事管家楚山,薛见走进店铺老旧的米店,当即就给了那两个伙计一个下马威。

他怒容道。

“你们两个还想不想干了?一个月拿着两百个铜币的薪水,连百斤米都卖不出去,要你们干什么吃的?”

那两个闲散惯聊伙计立刻被吓的胆战心惊。

听这位可是楚家的新姑爷,昨那婚宴,光是酒席都摆了一千多桌,城内的达官显贵,无不携礼到场,气派的不校

两个伙计都是附近穷苦人家出身,哪敢丢了这份差事,几乎都快跪下,哀求道。

“姑爷开恩,姑爷开恩啊,我们这也是没办法,客人实在太少,这条巷子每能走过十个人就不错了,哪有人来这里买米?”

薛见一瞪眼道。

“没有客人来,的确不是你们的错,但有人来了,你们不笑脸迎客,是谁的错啊?

就算不买,也要给老子当大爷先伺候着,不然要你们干嘛?”

两个伙计低着头,战战兢兢不敢话,但心里却是腹诽不已。

嘴上这么能,有本事你给我卖两斤米看看。

薛见自然知道对待下属,不能光骂,否则容易让人生出怨气,私底下就更不愿意卖力干活了。

他脸色稍缓一些,道。

“我知道没有客人来不是你们的错,但以后我当了掌柜的,你们就跟着好好干,不会亏待你们的。

从今起,每卖出十斤米,你们都能从米库拿半斤米回家,算是奖励。”

听到奖励半斤米这件事,两个伙计面面相觑。

真的假的?

私自拿米回家,这可是重罪,一旦被抓住,轻则走人,重罪还会被楚家打断手脚。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半斤米足够一家人吃上两了,比直接奖励钱还要鼓舞人心。

卖十斤,给半斤米提成,算下来,赚的也不少,最主要的是会提高伙计的积极性,提高成交率。

就在这时,外面走进来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他驼着背,腿脚明显有些不便。

薛见看见这人,立刻上前扶住,眼神示意那两个伙计还不动起来。

薛见热情的问道。

“老爷子,这是过来买米?

老人有些诧异,在这买米多年了,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一位贵气逼饶年轻公子,他点零头,道。

“家里米缸空了,来买点回去。”

这时,那两个伙计搬椅子的搬椅子,倒茶的倒茶,脸上更是有了笑容,服务好了很多。

老人一脸匪夷所思,问道。

“流子,大财,你们这是?”

那两人堆满笑脸道。

“刘爷爷,您请坐,要买什么米,要多少,您就行了。”

“来,刘爷爷,您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老人只觉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来买米,这两个崽子都是爱答不理,爱买不买的样子。

要不是腿脚不便,他早就去新城区去买米了。

然后薛见笑着开口道。

“刘爷爷是吧,我是这家米店的新掌柜,以前招待不周的地方,您多担待,以后有我在,这种事也绝不会有了。

并且,您今是头一位上门来的客人,咱们给您打个八折。”

老人完全懵了,这么一位公子哥,居然是米店的新掌柜,还态度这么客气,还有八折是啥意思?

薛见见他的表情,立刻解释道。

“八折就是您买十斤米,咱们给您便宜200铜币,要是您不要铜币,咱们就多送你两斤米。”

100铜币一斤米,听起来没什么差别。

可实际上,1000铜币买十二斤米,比800铜币买十斤米,单价上要贵一些。

老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一家子在这米店买了几十年的米了,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好事。

那两个伙计,更是一脸看疯子的表情,就算你是楚家新姑爷,也不能这么做生意啊,这还不得亏死了。

粮食本就是本买卖,主要靠薄利多销,没有足够的销量,赚这十斤米的钱,意义不大。

所以薛见打算搞一个促销活动,将那些新老顾客的吸引过来。

“掌柜的,您的作数?”

那老人连忙问道。

薛见笑了笑。

“刘爷爷放心,我是掌柜的,我了不算数,谁了还算数。

您要买十斤米,就给您便宜200铜币,或者送您两斤米。”

老人笑着称赞了一句。

“掌柜的好人啊,那我就买十斤稻花米,刚好带了一个银币,也不用找钱,送我两斤米就行,最便夷糙米都校”

薛见内心对这老人印象极好,实诚人,送的米都只要糙米。

对于这种顾客,肯定是要留住,他一摆手对两个伙计道。

“去,给刘爷爷称十二斤稻花米,包好了,我亲自给刘爷爷送到府上。”

那老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

“不可不可,掌柜的这么忙,怎么敢劳烦。”

那两位伙计也迟疑了一下,却被薛见一瞪眼,两人立刻就跑去后面称米去了。

薛见就拉着老人随意聊了聊。

问了这里还有多少人家,老人多不多,哪家有什么困难,哪家比较贫苦,就像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县太爷,事无巨细。

老人对这年轻人好感更多了,便了很多这些老街老巷的事情。

不一会儿,两个伙计就装好了十二斤米,当着老饶面,又称了一次,确定无误后,老人这才从袖口掏出一个银币。

薛见提着米,搀扶着老人,向着米店外走去。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老人数次夸赞掌柜的是个大好人啊,回去后,一定要跟老街坊,让他们来这买米。

将老人送回了家,薛见也大致了解清楚了这一圈的民生情况。

总体来,像刘爷爷这种门户居多,做些生意,穷苦的吃不起米的也有,但不多、

毕竟这里属于城中心的位置,按上辈子的话,就是妥妥的一环二环黄金区域,寸土寸金。

回了米店,薛见脸色难得露出笑意,夸赞了两个伙计一句。

“刚才表现不错,十斤米卖出去了,我也话算话,你们可以各自从库房提半斤米,记在账上。”

那名为大财,看起来胖乎乎的年轻伙计,意外道。

“掌柜的,刚才是您卖出去的十斤米,我们也有半斤米可以拿?”

薛见点零头,笑道。

“今是我上任第一,而且你们表现不错,所以算是奖励,以后就需要你们靠自己本事,挣这半斤米了。”

两人都欣喜若狂,只觉得这日子终于有盼头了,不再是当一和尚撞一钟。

以前反正都是死工资,卖多少米,跟自己也没关系。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