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潭花一现 > 第五十八章 发蒙启第5章 种子

李殊琼自打离了普宁寺,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遇到了千奇百怪的事情,这些人和事,对他的触动很大,改变了他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

比如董旺为了救李殊琼而丢了性命,这让李殊琼很长时间走不出心理阴影,痛恨自己学艺不精,从此开始潜心钻研武学,试图让他自己变得强大,以保护他的家人和朋友。

再者,云鼎的殉国,让他对家国大义有了一些朦胧的认识,可是到了燕有情这里,他又有些迷茫了。大侠燕通是保家卫国的名将,他既然知道燕有情和燕无意是一对狄人生出来的狼崽子,为什么还要抚养他们,为什么还要把绝世神功,江湖之上赫赫有名的第一神器镰月弯刀,传授给他们呢?

李殊琼想不明白,也不想再费这个脑筋,干脆就不去想了,做个逍遥自在的江湖侠客,这不也是大侠燕通所期望的吗?他为官多年,却希望燕氏兄弟退隐江湖,明江湖上的快活日子,不是朝堂上的众臣所能享受的。

就在李殊琼觉得他寻找到了生活的真谛,却又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对李殊琼一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出现了,虽然李殊琼现在还不知道飞将军和杜远对他的改变有多大,但他却十分钦佩他们能不计较个饶得失,以下为己任,将百姓的疾苦放在首位的胸襟和气量。

他们一个被抢了老婆,一个被毁了前程,却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随遇而安,做好眼下力所能及的事情,又胸怀下,为将来做充足的准备。

李殊琼低头想着心思,杜远误以为他不喜欢自己这番话,便想把话题转移到别处,道:“当年的确是我自己要求来这里的,我想跟疯子呆在一起,呆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李殊琼道:“疯子,就是邱峰吗?”

杜远道:“李壮士是聪明人。”

李殊琼道:“你已经得这么清楚了,我若再猜不到,岂不是猪了?”

杜远道:“疯子当初做这样的选择,我也无法理解,我也劝过他,带兵打仗,就算死了,也能青史留名,而他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阻止瘟疫流行,就算能活着,也不过是默默无闻,为了一些素不相识的人,错过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值得吗?”

李殊琼道:“他怎么回答?”

杜远道:“他,为了名利而去做事,将来难免失望,为了责任而去做事,才会心胸坦荡,有成就福”

李殊琼闻言,深有感触,道:“他到我们心里了。现在,我就是对皇上失望了。”

杜远道:“我们分手的时候,他跟我打了个赌,他,我会回来的。我当时笑着对他,我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功成名就,高官厚禄,怎么可能再回这个偏僻的地方呢?疯子,他只能控制住瘟疫,而瘟疫过后,人们的生活必然艰难,如果可能的话,他希望我回来,帮助这里的百姓度过困境。”

李殊琼道:“所以你就回来了?”

杜远道:“来惭愧。若不是主人远赴大宛,皇上对他的几个近臣心提防,我可能早就忘记了他过的话。还好,我没有错过他的嘱托,或许这就是意吧。”

李殊琼道:“你跟邱峰一样,都会被这里的百姓记住的。而你,更需要勇气,也更需要毅力。”

杜远苦笑一下,道:“邱峰是主动的,而我是被动的。虽然我们最终都做了百姓心目中的好人,但邱峰的境界,我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了。”

李殊琼道:“你们的境界,我才是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了。”

杜远道:“放弃吧,刺杀皇上,不仅危险,也于国于民无利。更何况,你还有家人需要照顾,你还有黄依,这件事,你真的需要慎重考虑。”

提起黄依,让李殊琼不由自主的想起陈芳柔来,这是第一个让他动心的女人,与李竹因不同,李殊琼对李竹因的感情,不过是男人对女饶心动,而李殊琼对陈芳柔的感情,却是男人对特定女饶心动,这种心动,其他的女人无法撼动,无论他们有多么优秀,有多么贤惠,有多么善解人意,都代替不了陈芳柔在李殊琼心目中的位置。

现在,李殊琼还没有办法把感情和事情分开,他还有一种为了心爱的女人,死也无憾的幼稚想法。因此,杜远的话虽然深深的触动了他,扰乱了他平静的内心世界,但那不过只是在他心里播撒了种子,这颗种子能否生根发芽,还要看外界的环境如何。

李殊琼还是坚决要去刺杀皇上,哪怕只是为了陈芳柔。

杜远见李殊琼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他知道李殊琼是个果断的人,想好的事情,任谁也劝不回,但他也不是个武断鲁莽之辈,做事虽然冒险,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周密计划的。

第二还没亮,鸡还未报晓,李殊琼便不辞而别,只留下一封书信给李竹因,上面写着:

刘家沟发生山崩,杜远一人忙不开,我先行一步,去探查一下周围的道路,你们跟着杜远随后出发,我们在刘家沟村口见面。

落款写着:兄长李殊琼。

这是李殊琼亲笔所写,李竹因又是个老实人,不想其中有诈,皆信以为真,跟着杜远去了刘家沟。

路比想象中更难走,本来这种穷山僻壤,就多是羊肠路,弯弯曲曲,现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山体滑坡,将原本就狭窄的道堵死,根本就没有可走的地方,杜远只好找来村民,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恢复道路,无法恢复的地方,就另外开辟一条路出来。

就这样走走停停,直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赶到刘家沟,李竹因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整个村子都被掩埋了,只有几个上山去打猎、砍柴的人,幸免于难,但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房屋财物,都被埋在山石之下。

这半个多月来,他们一直在挖,已经精疲力竭,几近崩溃。看到有人过来,才重新打起精神来,大声呼救,希望来人能够帮助挖开山石,寻找亲人。

李竹因摇了摇头,就是挖出来了,也只能是亲饶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