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第一八零章 请陛下暂停宫中营建

第一八零章 请陛下暂停宫中营建

推荐阅读: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校脸上倒是没有什么不高心神色,而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他。

朱由校当然知道徐光启口中所的宫中营建是什么意思。

这件事情其实也不是自己的锅啊,真要追的话,正好能追到自己爷爷万历皇帝那里。

在万历25年的时候,皇极殿、建极殿、中极殿三大殿和皇极、会极、归极,三门被焚毁。

自从那以后,宫中的营建就一直断断续续的在修这些地方。

期间皇帝和臣子们的扯皮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几座大殿需要的木料需要从云南贵州深山之中采伐运出来,然后经湖广等地越京城。这一路上可以是花费甚多,死伤惨重。

自己老爹泰昌帝登基之后,皇极殿工程终于继续开工了,是老爹拿出了100万两的内库银子资助下推进了工期,但也仅仅只建到一半。

也就是现在朱由校平日里居住、廷议、朝会所使用的地方只有原来三大殿的一半而已。

对于老爹泰昌帝掏内库修宫殿的这种行为,东林党是举双手双脚赞成支持的。

自从老爹上位之后,东林党就一直在忽悠老爹花内库的银子,动辄就是百万两。

老爹的内库前前后后出去了好几百万两,朱由校现在想想,甚是心疼。

甚至原本的历史上王化贞还在辽东那边搞,要100万两银子贿赂蒙古族让他们为自己卖命,这样的军事政策其目的也是让老爹再出百万两。

现在徐光启这样的话,显然就是盯上了修三大殿这件事情。

事实上按照历史上正常的发展,到了明年这个建造也会停下来。

但是在启五年到启七年就会再一次重启,大明会在这两年投入600万两的银子,将这三座大殿建造完成。

后世很多人都修三大殿是启皇帝昏庸的表现。国家已经困难到这种程度了,你一个皇帝居然为了自己的舒适还花这么多银子修建三大殿?

可是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的话,能够拿出这么多银子来修这三大殿,而且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拿出来的,那就证明国家还是有这笔银子的。

而且同时期大明朝各地都在减税,陕西在赈灾,很多河工都在开工,辽东的军饷也比较充足。

可是等到启皇帝死了之后,崇祯皇帝上位,所有的情况就急转直下,朝廷什么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辽东的情况急剧恶化,陕西也闹出了民变,各地流民起义闹事不在少数,事情就进入了不可控制的境地。

可见并不是启皇帝修三大殿这笔钱不该花,也不是这笔钱对大明朝那个时候有多么的重要,而是大明朝到了那个时候有这笔钱也没什么用了,因为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

自己的老爹登基之后,前前后后出去四五百万两了,全部都是老爹自己内库的银子。

现在徐光启和朱由校这件事情摆明了就是打提前量,因为自己如果继续修下去的话,未见得还会再用内库的银子。

因为上一次抄家,朱由校把银子全部都归到了国库,那么继续修建就需要动用国库的银子。

徐光启这是在和朱由校打提前量,同时也是希望朱由校不要在这三座宫殿历史遗留问题上投入太多的钱和精力。

“爱卿,岂不闻非壮丽无以重威吗?”朱由校笑着看着徐光启,语气之中带着几分玩味的问道。他的眼中也带着几分戏谑的看着徐光启,想听听他是怎么的。

“陛下,臣以为如果没有国之基石,再壮丽的皇宫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徐光启躬身恭敬的道,声音不大,却是让所有人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徐光启这句话一出来之后,周围更是噤若若寒蝉,谁都不敢开口了。

你徐光启敢用这么和皇帝话?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大家再看向徐光启的目光都不一样了,这个老头还真的是敢话。

因为你这样话的话,有讽刺大明朝是空中楼阁的意思。你不要命了吗?

朱由校倒是不以为意,因为他也赞同徐光启的这句话。

宫殿修的再好再漂亮又有什么用?

用后世的话,这就是典型的形象工程。在后世,地方政府办公楼越好越漂亮,就会被百姓骂。

不过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校倒是想到了一个事情,自己好像可以借个这个机会搞一点事情。

“可是爱卿,这下都讲究百姓要居有其屋。朕虽然是皇帝,朕也要有地方住啊;平日里跟大臣们办公,朕也要有地方话,这宫殿不修朕何去何从啊?”朱由校完这句话之后又看向了徐光启。

抬起头看了一眼朱由校,徐光启开口道:“臣并不是不想让陛下修宫殿,臣只是觉得现在不合适。国用艰难,朝廷困顿,百姓生活艰辛,在这个时候应该把钱都集中起来,干一些大事情。”

“一旦军队强盛、国用充足,臣请为陛下修一座新宫。”

到这里之后,徐光启直接跪在霖上,恭恭敬敬的道:“陛下,臣之所言皆是肺腑之言,为陛下、为大明,请陛下详查之。”

朱由校静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徐光启。

徐光启了最后一句话,请陛下详查之,意思就是我的都是真的,陛下可以查看,但是查看的结果,就交给了陛下做主。

这不是一个逼迫皇帝的法,而是一个请求的法,

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朱由校伸手向徐光启搀扶了起来,开口道:“爱卿之言,朕记住了。回去之后,朕会好好考虑的。爱卿快起来吧。”

徐光启被朱由校搀扶了起来,恭敬的道:“臣直言进谏,如果有冲撞陛下的地方,还请陛下恕罪。”

“爱卿言重了。”朱由校摆了摆手,继续道:“朕自然知道爱卿是为朕好,是为大明好。朕心中感怀,怎么会怪罪呢?只要爱卿言之有物,朕必然不会迁怒。”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之后,再看向徐光启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以前就听这位内阁次辅深得陛下的宠信,大家还并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此时此刻看到这一幕之后,所有人对这徐光启的受宠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了那样的话,陛下都不生气,而且还表示要认真考虑考虑,这徐光启简直就是受宠之极呀!

“这件事情呢,朕回去想一想,爱卿现在还是好好看看这里吧。前面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水力冲压机工作的地方?”朱由校拉着徐光启继续往前走。

“回陛下,的确是。那里现在正在冲压一些部件。”徐光启连忙道,然后带着朱由校走到了那个车间里面。

整个车间传出哐哐的声音,徐光启伸手将竹篓里的一个冲压好的成品拿过来,开口道:“陛下,这就是成品。”

朱由校将成品拿起来翻来覆去看了几眼,也没看出是什么东西,就放到了一边。

这个东西朱由校也并不感兴趣,他也不懂,他只是看了一眼之后,表达了自己对这里工作的官员们的支持以及对他们的慰问,然后就转身走出去了。

要知道想到一个地方看看自然不可能真的是到这个地方看看,你要把自己的关怀和慰问带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级官员来的时候,通常都会带一些政策或者带一些好处的原因。你不能白来。

最后一群人终于来到了朱由校感兴趣的地方,就是火器研发部门。

在这里正在研发新式的火炮以及新式的枪械。

大明朝的火炮比较多,但是种类也比较繁杂,这样并不利于战士们的使用,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