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590章 迎接考察团

第590章 迎接考察团

推荐阅读:

“红厨帽”考察团来了。

这次滨海站为期三天,头两天半在其他七家饭店进行考察学习,第三天下午来到青花阁。

第一家——渔人码头。

严丽、王总、我、李爽,还有渔人码头的全体员工列队欢迎。

考察团的三台大巴车浩浩荡荡的来了。

领队是东方美食学院的吴老师和张老师,虽然和他们俩儿没见过面,但在电话里联系过,见面之后互相打招呼寒暄,然后在员工的夹道欢迎中,领着所有考察团成员进到店里。

我负责领着考察团里厨师们参观点菜区、明档、厨房,同时进行讲解,李爽负责接待前台考察参观人员,严丽和王总负责招呼吴老师和张老师,还有几位饭店老板。

由于参观的人太多,不能一下子全部照顾到,将参观的人分开,有的去看菜品展档,有的在明档参观,有的去了热菜厨房,有的去了凉菜。厨房已经提前训练完了,到任何一个部门员工都是热烈欢迎,对参观的人有问必答,细心讲解。

“谭师傅,请问你们的这些酱菜都是手工制作的吗?”在熏酱菜档口,一位操着四川口音,个子不高但很胖的中年男人问,一看就是厨师,在其饭店肯定是厨师长。

我说:“全部是手工制作。”然后讲解:“熏酱菜是我家特色,我们一共推出了八样产品,每样产品都是专人制作,独特配方,在口味上可以说是一绝。今晚的宴会上大家能够品尝到,到时候希望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一位经理模样的女的问:“谭师傅,你们家的熏酱菜是不是有生产基地,我看还有真空包装的。”

我笑笑说:“生产基地不敢说,还没到那个规模,但是统一配送这一步做到了。这些真空包装的熏酱菜是为了满足客人的打包需求,客人吃好了直接打包,拿回去切一下就可以吃,非常方便省事。”

“这个方法挺好,可以直接外卖。”人群中有人说。

还有人道:“如果能够批量制作,可以往超市里送。”

很多人拿起相机拍照,熏酱菜对南方人来说毕竟不常见,拍个照拿回去留个纪念,或者是回去研究。

热菜厨房里也有不少人,郝广生领着参观讲解,不少人拿着相机拍照。也有拿手机拍照的,但很少,这时候智能手机才开始有,价钱很贵,一般人买不起。

到面点的时候很多人对“奶油大花卷”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他们来说没见过这么大的大花卷,十分好奇。

“谭师傅,这大花卷是你家的特色吧?”一个操着河北口音的男的问。

“对,是我们家特色。”我说。

“有秘制配方吧?”这个男的继续问。

“确实有,这个大花卷的制作工艺很讲究,在面粉的选择、牛奶的比例、和面的技巧、盘花的技术、以及醒制和蒸制的时间上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个步骤有偏差都做不出来。”

“真挺讲究,有技术含量。”

“这是门技术。”

“拍个照。”

还有人小声说:“一会儿把他家面点师傅的电话要一下。”

这时有个女的过来递给我一张名片,微笑道:“这是我的名片,我是苏州‘小桥人家’的老板,不介意把您的名片给我一张吧?”

我有些尴尬,因为压根儿没名片。

“不好意思,我没名片,把我的电话给你吧。”说完把电话号码告诉她。

紧接着又收到十多张名片,有前台经理的,有总厨的,有老板的,一一的把电话号码告诉对方。

我这边接待的很繁忙,李爽那边也是一样,领着参观人员看完一楼看二楼,看完散台看包房,还得不停的讲解,比平时工作都累。

“请问李经理,你平时开例会也这么激情吗?”一位被李爽的激情感染的女老板问道。

李爽被二十多人围着,满脸微笑着回答:“嗯,我平时就这样,开例会的时候最激情。”

“李小姐,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下?”一个广东男人拖着浓浓的广东腔问道。

李爽微笑着说:“现在展示有点不行,我的姐妹儿们正忙着呢,我给大家唱首歌吧。”

“好——”

人群中爆发掌声。

李爽在省城就喜欢去卡拉OK,又做过歌厅经理,唱歌非常好听,没有音乐清唱也很动人。

一首歌唱完,大家给了热烈掌声。

“谢谢!”李爽鞠躬致谢。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我们从今天成为朋友,渔人码头就是大伙儿的家。同时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再次鞠躬,大方得体,获得阵阵掌声。

围着的人开始慢慢散开,有的去别的地方参观,有的拿出名片递给李爽,没带名片的留下电话号码。说实话这样的经理哪个老板都喜欢。

一个小时之后对渔人码头的参观考察完毕,考察团的人陆陆续续的往外走,李爽和郝广生带着所有员工站在店门外夹道欢送。

有些意犹未尽的主动邀请李爽和郝广生合影留念,他俩儿都一一热情合拍,微笑面对。

紧接着是下一站——粗粮。

到粗粮的时候孟经理和杜师傅还有陈经理已经带领全体员工在店门外等着了。

上次嗅之后过了几天,严丽找孟经理谈了一次,给了她重视,同时告诉她每个高管都有出去学习的机会,只是先后不同而已,下次就派她出去学习。这次谈话是在陈经理调到办公室做行政的第二天进行的,时间点选的非常好,严丽的意思很明显,如果还是耍小性的话她不在意给办公室再增加一个名额。

有时候当领导也是门艺术。

调陈经理到办事很顺利,她也有不在一线管理岗工作的打算,正好有这个机会,也就送了王总一个顺水人情。

在粗粮的参观考察和在渔人码头一样流程。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差距。孟经理也是一脸微笑,但是没有李爽的激情,她只是很紧张的做着接待,在回答考察人员的提问时显得慌乱。陈经理倒是很轻松,弥补了孟经理造成的缺憾。

离开粗粮的时候已经五点,吴老师和张老师说到新店就不参观了,直接开始晚宴,晚宴之后进行分享会。对他俩儿的这个提议我和严丽、王总当然没意见,不但没意见还很高兴——接待人的活是真累呀。

到了新店周晓梅和李双良带领员工夹道欢迎,直接将考察团所有人员迎进宴会大厅。

宴会大厅的大屏幕打着“热烈欢迎东方美食考察团”的字幕,舞台正前方是一个大型的雕刻展台,主题是“餐饮一家人”。大型泡沫雕“九龙壁”为大背景,左右各一组“龙凤呈祥”的镂空西瓜灯交相辉映,前面是牛腿瓜雕的“百鸟朝凤”,打底的是“花团锦簇”。

这个雕刻展台太震撼了。

所有考察团的人都赞口不绝,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影作为纪念。

李双良的师弟穿着一身笔挺的工作服,站在展台前一脸的骄傲与荣光。

这是不折不扣的雕刻大师!

拥有高超技艺的人到哪都受人尊敬。有人上去和他合影,有人递名片,有人留电话号码。整的和是他专场似的,叫人羡慕嫉妒恨。

考察团的人在展台前围观二十分钟之后渐渐散去,回到自己座位上。

周晓梅手拿话筒走上舞台。她上去的时候第一眼没认出来,还以为是电视台主持人呢。原因是她没穿平日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