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燕公子 > 第三十章 梦中人(下)

第三十章 梦中人(下)

推荐阅读:

姬康与鲁仲连、苏代等人,来到襄平城的辽城君府后。礼部长大夫廖山,率领许多辽地驻留蓟都的官员,早在门口等候。

众人把姬康等人迎进府内,姬康看了下,发现蓟都自己的这所辽城君府,面积还很大。

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在辽城君府安置好众人后。随即又传令城外的五百名警备营士卒,在傍晚时分,进驻到辽城君府,担负起整个辽城君府的守卫职责。

在两位先生看来,这次姬康来到蓟都,虽然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莫过于姬康的人身安全。

吃罢晚饭,老总管姬茂也从蓟宫派人传回消息,母亲姬赵氏与清竹、清梅等人,已在蓟宫原来居住的院落,也都安置好了,请姬康放心。

姬康在议事厅内,看罢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呈上的明日行程安排,点零头。

对鲁仲连道:“两位先生,就按你们所制定的行程办理吧!明日一早,我先去拜见祖父和父亲,然后再去拜见下我大哥。”

“如果时间来得及,就去见下将渠与乐间两位大人。还有这许多送上来的拜帖,我们也不能疏忽,两位先生看下,如何处理?你们二人拿主意就行了。”

苏代与鲁仲连两位先生,相互对视了下,对姬康道:“公子,我等早在辽地,就已经按朝堂众人,对我辽地的远近疏离、亲近友善研究好了,会不同区别对待的。”

鲁仲连先生,这个时候不知想到了什么。

沉思了片刻,站起来,双手合拢,躬身对姬康行了个大礼,对姬康道:“公子,今日君侯在蓟都街上之事,臣以为不妥。”

姬康起初见鲁仲连先生如此,郑重行礼,就吃一惊。再听到鲁仲连先生如此讲,就知道这是对自己劝诫谏言了!

赶忙躬身对鲁仲连先生回礼,对鲁仲连道:“先生,这次是姬康孟浪了!今后必不会如此了,请先生放心。”

鲁仲连见姬康姿态如此柔软,也不好责备过重,但该的还地。

就对姬康继续谏言道:“公子,你一身安危系辽地上下,十郡、近二百县、数百万民众的安危,既然公子已经知道错了,臣亦不再多。”

“公子,现在你年龄已到谈婚论嫁之际,此虽为公子私事,亦乃我辽地大事。公子之良配,必须要对我辽地有极大的助力,方为上。”

“今日,公子在街上所遇女子,臣已探明,乃燕相粟腹之女。公子,你知道的,粟腹对公子乃至我辽地,成见颇深,此女恐不是公子良配,望公子慎重。”

鲁仲连先生的话音刚落,苏代先生也对姬康深深一躬,对姬康道:

“公子,刚才鲁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刚何况,公子婚姻之事,非公子一人之事,乃关系到我辽地乃至燕国的将来。臣以为,恐怕公子的婚姻,也要太子殿下与娘娘做主,安排其他国家的王室或亲贵之女联姻。”

“粟腹之女,非我辽地臣民的良配,请公子三思而行呀!”

姬康听罢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的话后,脸都红了。

姬康此时也知道和明白,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的劝诫与谏言是对的!

做为辽地的掌舵者,自己的婚姻不可能感情用事的啊!

虽然内心对此很不甘心,但也只得躬身对两位先生道歉道:“两位先生,此事姬康已经知晓,让两位先生担心,乃姬康之过也!”

鲁仲连与苏代两人,相互再对视了一眼,见姬康如此,知道不能再多了。再多,就不是劝诫谏言,而是僭越了。

待两位先生走后,这个时候,石敢在姬康的身后,才笑出声来。

对这个从与自己长大的伙伴,姬康可不客气。

恨恨瞪了石敢一眼,对石敢道:“你在这里还笑,不知道你家公子很难堪么?让你打听的事情,怎么样了?”

石敢这个时候,脸色也肃穆起来,对姬康道:“公子,这个女子的情况,我已打听清楚了。乃是燕相粟腹的独生女儿,名粟雅,年纪与公子相符。”

“公子,但是刚才鲁仲连与苏代两位先生,所的都好有道理。我们不能胡来呀9是要对公子乃至辽地的将来着想啊!”

到这里,石敢发现姬康的脸,拉得老长,赶紧道:“公子,因为这个粟雅,对外接触很少,我们掌握的情报很少。”

“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来看,确实品行端庄,行事贤惠,深受燕相粟腹的喜爱。这是此女的资料,请公子过目。”

姬康接过石敢手中的资料,放入袖中,也没搭理石敢,朝后面自己居住的院落走去。

这个时候,在议事厅外面的田光进来,与石敢对视一眼。

两人看姬康走远了,才笑出声来。

石敢最懂姬康的心思,对田光道:“田光,看来公子对这个叫粟雅的女子,是动了真情了。从到大,我从未见公子如此失态过。”

田光听罢石敢的话后,只对石敢道:“石敢,如果公子要我们帮忙,我是会帮公子的。”

石敢点零头,对田光道:“这是自然,我和你同样的想法。”

做为燕国势力最大的分封诸侯,这几年在辽地的做为,对燕国影响很大。

姬康此番来到蓟都,一行一言都受到众饶关注。

这个时候,在蓟宫内,武成王与太子姬允两人,也在武成王居住的寝殿内,谈着姬康来蓟都的事情。

姬康的父亲姬允,正对躺在榻上的武成王禀报道:“父王,康儿今日已到蓟都,派人来向儿臣禀报,明日就会进宫探望父王。”

武成王靠在病榻之上,重重喘了口气,对姬允缓缓而道:“康儿来了,甚好!寡人……寡人也想看看,为我燕国拓地数千里,我姬家的凤雏,现在是何当的风采!”

到这里,武成王看了看姬允,对其道:“太子,今日康儿来到蓟都,寡人听闻,康儿在街上看到了粟相的女儿,好像……好像颇有情意!”

姬康的父亲姬允,听罢父亲的话后,也笑了起来,对武成王道:

“父王,是的!吾也听人禀报了。听……听康儿还喊粟相之女,为……为老婆。现在喜儿已成婚,看来,确实也该为康儿,找一良配了!”

武成王听罢姬允的话后,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

过了一会,武成王睁开了双眼,脸上居然露出了许久以来,难得见到的笑容。

继续缓缓对姬允道:“太子,现在就如你与寡人所言,下已为大争之世。吾燕国已经无法避免,下的兼并了,不争则亡呀!”

“为我燕国,为我嫡系姬姓。我燕国必须强大起来。寡人没想到的是,康儿到辽地后,短短九载,就为我燕国打下了,如此广袤的疆土。”

到此,武成王又喘了口气,对姬允道:“吾儿,寡人身体已经不行了!寡人已……已感觉到大限已到,这燕国万斤的重担就要交给你了!”

姬允听自家父王如此,忙跪了下来,眼泪掉了下来,哽咽道:“父王,你身体会好起来的,儿臣不敢!”

武成王摆了摆手,对姬允道:“吾儿,快快起来,不须如此!此乃为父真心之言!”

姬康的父亲姬允,在姬康的前世,谥号为“孝王”,可见对父亲是很孝顺的。

武成王见太子起来后,让侍候的侍官、宫女们都出去,拉着姬允的手道:“吾儿,现今我燕国已因康儿的做为,日渐强大。但朝堂之内拥护喜儿的势力,也不呀!”

“此事如处理不好,必后患无穷。吾已知你心中所想,寡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