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六大负翁 > 第236章 大学股份制改革

“生态这个词很有意思,很新颖,你能详细说一下吗?”

“可以啊,我打个比方,有人种树,但有人去盗伐,种树的人无法盈利,也无法享受到绿化的好处,那么他可能就会放弃种树这件事情,然后慢慢地,树就被砍光了,然后沙尘暴就来了,大自然会告诉人们生态被破坏的后果。

这就是生态,听盗版音乐的人就是盗伐者,生态被破坏了,就很少有人去出唱片了,因为养不活自己啊,难道你指望所有的音乐人们都为爱发电?不可能的,他们也要考虑生存问题啊。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而我就是护林人,我希望保护这个生态,让种树的人越来越多。作为护林人,我的武器不是枪,而是技术专利,是知识产权,是音乐版权,是法律法规。

我会拿起这些武器去和盗伐者们做斗争,我会协同有关部门把那些做盗版的人抓进监狱,罚光他们的家产,让别人娶他们的老婆,打他们的娃儿。”

“这会不会太狠了一点啊?”

“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执行的,只有对和错,没有狠不狠,所以经常会说法不容情。我想要说的是,纵容犯罪也是一种犯罪。电视和收音机里很多的歌曲,观众都是可以免费收听的啊。如果你想要更高质量的服务,自然是要付费的。

MP3音乐作品的音源和音质更好,服务更加周到,还可以和音乐人及同好者们一起互动,这是一种很高层次的服务,用户能得到更高级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双赢。”

“U盘、MP3播放器,以及纯电动汽车,这些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那么接下来你还会再做一些什么呢?”

“其实有很多啦,比如设立足球发展基金啊,未来我们华夏很可能就是世界杯的常客了。比如拍电影啊,建院线啊,我投资了很多特效大片啊,已经拍摄完成的有《泰坦尼克号》,明年元旦就会上映。

对了,我说一说这部影片,我认为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将会突破20亿美金,所以你懂的,该调整档期的抓紧调整档期喔,否则很容易被误伤的。

再比如研究3D电影啊,未来看电影可能要带3D眼镜喔,那时盗版电影将会更加困难,电视和录影机将无法体验3D的视频效果。

我对于AR,VR这些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也很感兴趣,等有机会,我也会投资研究一下。

再比如研究无人机啊,未来有一天可能你点一份餐,给你送货的却是无人机。”

“我怎么有种看科幻片的感觉,我感觉很难相信,这都是你的想象吧?”

“这些都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技术,也许就在未来的三五年,你的年纪还不算大,肯定能看得到。”

“那等到这些都实现的时候,我再来采访你。”

“那可能还真用不了太久时间。我呢,其实是很低调的,不希望你老是来采访我,我更希望你去采访那些默默做着科研工作的学者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为了实现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术,也需要很多人的辛勤工作。

网上有人说我为富不仁,说我不做慈善,其实我是反对盲目做慈善的,我手里有了钱,我第一个考虑的往往不是慈善,而是教育。

只有教育发展了,科技才能发展,医学、生物学、农学等这些才能发展,这些领域的技术发展了,就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治好病,有衣穿,所以,我始终认为教育就是最大的慈善。

我有了钱也只会投资大学,我会资助建立各种研究中心。其实我更想呼吁国家,能更加鼓励建立私立大学,或者允许私人投资大学,也就是说可以把大学股份制改革,比如燕邮吧,我现在对他投资的话,回报就很不明确,很多时候都是捐资。

那么捐资我就有顾虑,我也想看到收益啊,我希望这是一个正循环,投资教育有了收益,那我就能继续投更多的钱在教育上。如果燕邮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我为了拿到股份,可能会付出10亿,甚至50亿,100亿元来买入燕邮的股份,然后我可能每年都要投入100亿,甚至200亿元来发展壮大他,这比捐资助教的力度要大很多。

虽然我现在没有这么多钱,但只要我有股份,我投钱肯定会更积极,因为我的这些投资会有回报。如果是捐资的话,我可能就没有这么大的力度了,我要考虑的因素就会很多。

现在咱们国家的很多大学也拿不到多少钱用来搞科研,这样其实是恶性循环,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出科研成果,人才也留不住,好苗子都出国了,妥妥的恶性循环,这会严重制约华夏的科技发展。”

“可是华夏的富人现在并不多,很少有人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即使启动了这项改革,可能也只是便宜了外国人啊。”

“首先,这是改革啊,是教育改革啊,培育出来的学生都会是国家急需的人才啊,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摸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弊,那么咱们可以搞试点啊,先小规模地试,用效果说话啊。

清大和燕大不舍得拿来搞试点,那燕邮总是可以的吧,燕影也是可以的吧,这样专精于某个行业的非综合类大学是个好的实验对象啊,船忻掉头嘛,说不定通过股份制改革试点,这些小而美的学校也能成长到清大那样的高度了呢。

这样的改革试点也是可以划线的啊,比如投资的规模啊,控股的比例啊,外资进入的时间表啊,就像车企的股份制改革啊,鹏城经济特区的改革试点一样的道理啊,可以慢慢放开,逐步推进。

科研有了成果,投资有了收益,整个产学研是一个正循环的良性生态,自然会有益于改善国内的科技研发窘境,国家的科研经费也可以向一些大学重点倾斜,打造出世界闻名的顶级名校来啊。”

“华夏自古就有办学的传统,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好办法。”

“当然了,你也知道我是要打造东方的新硅谷的,燕邮也已经爆发出了洪荒之力,林校长四处化缘,但资金的进账并不是很大,这已经开始制约我们的新硅谷计划了。

如果我能持股,那我每年就要拿出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来投入燕邮的建设和发展,这很可能会快速催生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学来。燕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像你,可能就不需要远赴重洋,去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去了。

你这是学成回国了,可很多出去的留学生根本就没打算回来,对咱们华夏来说,人才的流逝才是最遗憾的事情啊,精英的流失会加剧咱们国家的社会空心化风险,这是比人口政策还要值得重视的人才政策啊,是需要做出长远规划的。”

“你真的有投资大学的完整计划?”

“当然,留学其实也是一个产业,如果华夏每年留学的学生达到100万的话,这个数量级可能在未来十年左右就能达到,你知道这100万留学生会把多大规模的财富带出华夏,带去其他国家,发展人家的各个产业吗?”

“留学生的数量达到百万的规模,这不可能吧?”

“现在是达不到,我说的是以后,10年后或者20年后,总能达到的。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咱们假设每年有100万留学生出国留学,那么带出华夏的资金将达到2000亿元。

每个留学生平均留学3年的话,那就是6000亿。你感觉这个数字怎么样?每年流出这么多的资金,如果这6000亿元的资金能留在国内,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你还觉得大学发展得慢一点,规模小一点,是无所谓的事情吗?

如果我们华夏每年没有这么多的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