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369章 与“新佑卫门”比佛寺诗!

第369章 与“新佑卫门”比佛寺诗!

推荐阅读:

是陈成首创,仍然是从常建诗里来的,他那诗里所说的“初日照高林”同样是有称颂禅院的隐藏意思,陈成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

这些陈成以前也是一窍不通,但好歹在王维老师身边耳濡目染,学到了他们佛教徒中的许多“切口黑话”,嘿嘿!

七少看不看得懂无所谓,只要对面的李大吉看得懂,认为我是一个“行家”就行了,哈哈哈!

对于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陈成倒是一贯拿手得很。

第一句的复制改编完成度可以说是百分百,接下来便是颔联,最为人称道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如果同样是等比例放大复制的话,最简单的套路便是:

曲曲竹径通幽处,寂寂禅房花木深——

不过自己上一局是使用了一个杜甫的常用词组,就让他们大惊小怪成那样,直接把这千古名句用在这个诚,既浪费,恐怕也会吓着他们。

不能用,哪怕是相近的意思的也不要!

如果不套常建的名句的话,又该如何填这个坑呢?

这并不算是难题,律诗写多了的话,自然会有习惯的一些套路,就好像陈成昨天反复使用,今天也被李吉吉使用过的“朝……暮……”。

写过的各种诗句里难免会有一些描绘景物的对联,陈成直接就拿了一联先前在别的诗里写的对联放到这里: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嘿嘿!

这个“去来……断续……”都是习惯用法,“花间……叶底……”也是烂大街套路。

可是别说,这玩意就是好用啊!

熟练掌握这些套路,写起诗来格外方便,随便更改主语,就能再创作出另外一副对联出来。

这种套路句子用在此处却也不违和,甚至还倍增光彩。

首先,第一联是一种静态描绘,而到这一联,既有蝴蝶曼妙的飞舞,也有秋蝉声声的鸣唱!

动态景物有了,声音也有了!

画面一下就活了!

而且,蝴蝶与秋蝉“快乐”的生活形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家人慈悲为怀心念万物的情态!

瞧!一个大路货句子,用在这诗里,是不是立马就能解读出另一层深意?

这一句写完,“山光悦鸟性”倒是不好抄了,毕竟前面已经有了两种生物,再添鸟进来的话,寺院就不像寺院,而像动物园了。

没关系,保留相似意境就行了——

我就说“凉台山影淡”——是不是有佛寺里面寂静森严的味道?

而且凉台也是佛寺里常见的建筑物,凸显佛教元素。

“潭影空人心”嘛,咱就来一个“温泉翠波倾”!

要说“凉台”对“温泉”都是平声,对不上,没关系,就该作“暖水翠泉倾”,还是那个意思!

这算是凑出了一对五言的对联出来,没关系,给它在前面加上修饰词就行了。

仍然用套路!

量词大法!

只要你想不好用什么修饰词,只需要加上量词就好了!

比如杜甫大大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看起来是不是怪呆萌的?

可没关系,只要后面“一行白鹭”够醒目,就没有人计较你前面“两个黄鹂”显现出的稚拙。

几处——凉台山影淡,

一汪——暖水翠泉倾。

嘿嘿,是不是氛围烘托得就更恰到好处了?

说实话,到了这一句,几乎已经看不到这首诗是从《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抄袭篡改来的了,已经自己形成了一种氛围。

完全不需要继续依赖原诗,可以自行进行收尾了!

动物植物,建筑氛围都有了,还缺什么?

缺和尚啊!

佛寺里面没有和尚怎么行?

只是在这个时候,和尚应该做什么?

嗯,恐怕是完成这一日的课程,该洗洗睡了吧!

佛寺里的生活总是规律无比,晚上也没有晚饭吃,差不多到了日落时分就可以总结一天的收获了。

陈成信笔写道:

耽幽衲子应间坐,未罢楞伽响磬声!

嘿嘿,和尚就坐在这里面,还没有读物这一天的楞伽经呢,已经到了晚上敲钟的时候了!

余音袅袅X味无穷!

直接把这首诗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组合起来:

秀色丛林夕照明,浮岚卷尽竹烟清!

去来小蝶花间舞,断续秋蝉叶底鸣。

几处凉台山影淡,一汪暖水翠泉倾。

耽幽衲子应间坐,未罢楞伽响磬声!

感觉……

相当不赖!

对面李大吉也已经作好了他的那首诗,陈成看,却是:

午钟声落碧云边,行过西峰别有天。

三面山围僧榻静,一湖水抱佛楼圆。

嘉宾满殿檀香染,老树横空翠色参。

涤尽尘氛吟妙偈,法门宗旨证瞿昙。

咱们两个,一个是真“居士”,倾心佛法;

一个是“假把式”,剽改成诗;

现在就请大家评一评,咱俩谁更高明吧!

开元情诗与剑榜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