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387章 西游记就在这里拍的!写诗吧!

第387章 西游记就在这里拍的!写诗吧!

推荐阅读:

中国诗之所以短,在于短短几行字之外,仍然有让人遐想的空间。

那几行字,不过是给人的遐想作了“引子”作用。

本来就没必要把话说完,而要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

有些作者唯恐言之不尽,只怕不细,不全,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这样做虽然让内容更加充实,在诗中把意境、感情说完,却会失去诗味。

就好像齐白石在纸上画了一只虾,卖了一个亿;

你说这寥寥几笔简单得很,我也行!甚至画得比真虾还要真!

结果9块9包邮卖不出去。

那是因为看了大师的虾可以联想到许多东西,他的虾可能真要弹尾而出,可能举钳欲食——

结果你画的是死虾,上面还抹匀了酱汁。

陈成仍然觉得自己前面几句写得比起对方毫不逊色,可是就是这最后一句,让他会联想起更多的东西。

然后又忍不住吐槽:

你们岭南的渔人究竟是怎么了!动不动就钻芦苇荡!

芦苇里面有矿啊!

七少本来看陈成这一局的诗写得很好,都高兴说这下能扳回一局了。

可是见这小子脸上犹犹豫豫、凄凄惨惨戚戚的怨妇模样,担忧不小:

别别别!

你不会又想投降认输吧?

我们没有看到这局你哪怕有一丝要输的迹象啊!

众少年扯住陈成的衣袖,瞪着他,问他想干什么。

陈成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少年们又好气又好笑!

钻芦苇荡怎么了?

钻芦苇荡就一定要赢吗?

那以后大家写诗,都在最后一句加上:“只在芦花中,草深不知处”,那就是获得了免死金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唔?你把你刚刚这句再说一遍听听,感觉也很厉害的样子,似有名家风范……”陈成喃喃道。

看着陈成都有些魔怔了,众少年又是一阵无语。

不过他们的打岔倒的确是点醒了陈成,是啊,同一个套路出现几次,难道还能次次都胜了我?

之所以一看到“不见芦中人”陈成就心中发怵,还是梅英卫害的。

梅英卫那首五绝当真是写得极好,而且还说“得到过王维老师的指点”,就更加令人畏惧了。

可是榕树主人这首诗,并没有像梅英卫那首诗“晒网白鸥沙,冲烟赤云霞”一样,在前面就烘托好了渔人生活环境,一气呵成。

榕树主人写的这“芦中人”,是不是一个路人甲还不好说呢!

既然是路人甲,那就没有任何思考、挖掘的必要。

陈成纯粹是想到了梅英卫的诗,把他诗中渔夫的形象带入到这首诗里来了,把“芦中人”的意象无限拔高,才未战先怯。

“稳住,我们能赢!”小六拍了拍陈成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两首诗共同展示在众人面前,丁干那边的人纷纷称赞榕树主人的诗作烟火气十足,动静有致。

七少则是称赞陈成构思精巧,由近及远,气象开阔,雨意逼人。

两边大打嘴炮,倒是当事者的两个人都没掺和。

看大家都吵得差不多了,榕树主人又耳语丁干几句,丁干道:“先生说,这首诗陈郎君律法得当,他挑不出什么毛病,反倒是他写得稍有随意,未求工整。孰胜孰负,便由陈郎君自己评判吧!”

对方开了这么个口子,显然是要拱手让出这一局了,七少脸上都是喜意,连拉带扯,暗示陈成“当仁不让”,扳回一城了!

“我觉得,这组诗双方写得各有千秋,难分高下。”陈成道:“就定‘和局’吧!”

一听要打和,七少不愿意了,郭小四更是暗暗拧陈成,可陈成面不改色,坚持己见。

对面榕树主人也点点头,接受了这个结果。

“人家写的不是律诗怎么了,又没说一定要写律诗!古诗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关键还看是什么人写!”

按照我先前的意思,看到芦苇荡就已经投降了……

给对面面子,对双方都有好处,反正这不还有最后一局么,要是赢不了,这局什么结果都不顶用……

看陈成坚持如此,七少也拿他没办法,毕竟他们的话在固执的陈成这里并没有什么分量。

“这最后一局,谁来出题呢?”

主客双方各出过一题了,按照谁处于劣势谁出题的原则,应该是让陈成出题的,可是傲娇的他自然不肯承认自己胜算较小。

“这样吧,丁干兄是我的朋友,又跟先生后面学习,正是‘两不相帮’的好人选,这一局就让丁干兄出题如何?”陈成提议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想法。

榕树主人没有意见,丁干心说陈成还真是自来熟,就不想想今天来挑战的时候还一副臭屁哄哄的样子呢!

可是既然说了是朋友,丁干也不能做故意偏袒己方的行为,直言不讳道:“不瞒陈兄,这两年来挑战者甚众,你在这大榕树下,所见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没有先生没写过的题材了,这对你并不公平。”

陈成心想的确是这个样子,之所以七少对阵榕树众弟子时,对面总是用旧作来抵抗,就是因为他们积攒了足够多。所以来挑战的人绝对不能写榕树——

一写一个死!

小六、小七两个写榕树的什么下场,大家也看到了。

丁干遥遥一指:“那边有个好去处,如果陈兄弟不嫌累,我们便移步那里,再做比试吧!”

陈成欣然同意:“正好写诗写累了,换个地方,整理精神也是极好的。”

一行人便随着丁干的脚步,往那处“好地方”去。

七少和陈成跟着领头的丁干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回头看着缓缓跟上来的榕树主人,总觉得这人的身形、步伐,无处不透露着怪异。

离开大榕树不远,很快就到了丁干所说的那个地方。

“呃,这是……”陈成和七少看着面前的景象:“一个洞?”

丁干就指着这个洞,冲他们微笑:“是个洞——可是这洞里,却是大有乾坤呢!”

一声招呼,有人上前牵扯绳子,曳出一条小船来。

“还要坐船?”陈成等人又开始奇怪,不知道丁干在搞什么名堂。

但还是跟着丁干上了船去,一次四个人,已然是陈成和小四小六。

“不但要坐船,还要点火呢!”丁干说着,开始摆弄火把,毕竟里面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见。

留下一拨人,等待从别处拉竹筏来。

陈成一行人进了洞口,就觉的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本来这里的气候就宜人,进了洞里简直都有些凉意了,十分舒爽。

但黑布隆冬的啥也看不见,坐在小船上,只隐隐地听到了头顶上的滴水声,开始是一滴一滴的,逐渐地,变成了哗啦啦地一片,像是风中的密林枝叶在相互碰撞。偶尔有水珠滴入了河面上,便传来一阵悠远而空蒙的回想。

“靠,我现在是知道神马是‘风吹鬼啸,月落鲛泣’了!”跟陈成在一起久了,郭小四倒是把他的口头禅学得很像。

“这是要把咱们往哪里带啊!”小六有些惴惴不安,小声对郭小四道:“不会是他们觉得没办法稳赢我们,想着到隐蔽处……”

杀人抛尸吧?

有这个可能,毕竟丁干虽然带了火把,可就是不点,导致众人就像闯进了无尽的混沌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