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475章 留与不留,王维难为!

第475章 留与不留,王维难为!

推荐阅读:

好关系呢?

“你们认为我这诗写离了题,与兄弟无关,钟矩要为自己鸣冤,所以才说了这么多张大诗师的私事。”钟矩说着,又指着自己“王维兄弟尽能诗”那一句道:“敢问陈兄弟,王维先生兄弟们如果在一起作诗,作的是哪一首诗啊?”

妙啊!

陈成恍然大悟!

这句可以理解为“王维兄弟们”——都能写诗;

也能理解为,王维老师,一遇到“兄弟”题材,非常能写诗!

关于兄弟,王维老师还能写什么诗,会比他17岁那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生在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哪怕享受到各种大诗师才能享受到的礼遇,受到了王维老师这样的大宗师的欣赏,可是张珪仍然会忍不住“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怕他这位“亲人”,恨不能像玄武门的李世民一样,一箭把自己的大哥射死!

王维老师正因为自己也有这份兄弟情怀,所以才会对思家思乡思兄弟的张珪格外理解!

所以才会“一片隋堤杨柳色,那堪又折向南枝”!

不留你吧,可惜了一个好苗子!

留你吧,又对不起千里之外盼你归家的兄弟!

两难啊!(雷拓:呸!)

钟矩在诗中玩的这个一语双关的文字游戏,一下子就把整首诗盘活了,诗里的人,诗外的人,全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邓瓜邓果,甚至始安七少,都忍不住为他鼓掌叫好起来!

当真绝妙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岭南,陈成看到别人玩王维老师“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梗了。

上次在阳朔,七绝大诗师窦明,是不是也跟窦亮玩了一次“遥知兄弟登高处”?

只能说,这诗的确写得触动人心,能让千百年后的亲兄热弟们感同身受。

诗真的不在于多,足够好的诗,一首,也就够了。

陈成此时,既想吹爆钟矩,也想吹爆王维老师!

可是张珪的兄弟情怀,能感动王维老师,感动钟氏兄弟,感动今天在场听到这个故事的听众们,却永远也感动不了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雷拓,仰天大笑三声:“可笑啊可笑!惺惺又折向南枝!我说的一点也没错!当真是惺惺又折向南枝!”

感叹完毕,他一脸好笑地看着众人:“他演得再像,演得再好,能骗过你们所有人,骗过王摩诘,可是他,骗不过我!”

陈成看他这幅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就来气:你以为你是谁啊?

我们都是大傻b,就你聪明,什么都知道?

“有这种可能哦。”雷拓哼一声:“我本来想给某人留面子的,可是既然他恬不知耻,还向钟氏兄弟卖他兄友弟恭的人设,那我也没必要替他考虑了!”

“我就不说别的,光是一条,你们可能就难以置信了。”

那就是——

张珪参加第一次参加桂州诗榜的段位评比,递交的那首诗,其实是我写的。

也就是说,桂州第一个“大诗师”,不是什么张珪,也不是什么平鸿轩路承允,而是我!

哗然!

全体哗然!

这可当真是一个劲爆信息了!

人人都在传说张珪在长安受到的礼遇,被大家视为岭西文坛的“青年英雄”,展现了岭西文人的良好风貌——

结果一切的缘由,那个“大诗师”段位,是他弟弟帮助获得的!

更讽刺的是,这位张大诗师现在还加入桂州诗榜,成为了决定青年文人的责任编辑,满口的仁义道德,公平公正公开!

结果他自己,却是一个连亲弟弟都剽窃的混蛋!

猛料啊,真是猛料!

“这个不对吧。”陈成皱着眉头,张珪那天阻止了萧子平打自己,自己还是有必要维护一下张珪乃至桂州诗榜的荣誉的:“你说那首诗是你写的,有没有可能他本来就是想帮你递交作品去考核,结果人家以为是他写的;又或者他那几天刚好没灵感,你俩诗力相当,就拿了一首你的诗去充数,就好像大钟小钟,上下都差不多。”

“而且,就算他能瞒得过别人,但总不能瞒得过大宗师王摩诘先生吧?”陈成别人不相信,王维老师的水平从来都是信服的,当初抄袭乾隆的诗被王老师嫌弃坏了:“他看了你大哥的诗,不也夸奖说写得好吗?”

陈成不说还好,一说雷拓更来气了,跟萧子平那天想殴打他的表情一模一样:“还要我说多少遍?什么你大哥我大哥?与你有半文钱关系吗?既然你又要扯王摩诘,那我也不介意再告诉你一条!”

你们和王维都赞赏有加的这两句“归思同云远,孤帆带月移”,其实也是我写的!

真没想到,张珪无耻到这个程度,抄袭我都抄到王摩诘那里去了!

陈成:“……”

钟氏兄弟:“……”

雷拓挑着眉头:“不信吗?我家里还有底稿,你们想看么?”

陈成:“……”

钟氏兄弟:“……”

开元情诗与剑榜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