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开元情诗与剑榜 > 第520章 五绝终极对决!梅英卫!

第520章 五绝终极对决!梅英卫!

推荐阅读:

绝晓要躬行。

但是自从来岭南之后反复切换各种诗体之后,陈成已经发现有的话,明明都是一个意思,可是换一种说法之后,五字改七字,七字改五字,就一下子失去了原本的神韵——

可是是因为诗歌除了文字之外,还有一种叫“韵律”的东东吧!

以我的诗力,现在真的能与大诗师堂堂正正的对决嘛?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写好了,大家自己看吧!”梅英卫只是略一构思,文不加点,刷刷就把诗写好了。

让严达二人拿起了诗,正对着陈成等人。

大诗师不说诗的质量,单说创作的速度,就是一个比一个快呀!

众人赞叹着,带着膜拜的目光去看梅英卫“渔樵耕读”的压轴之作,诗曰:

山中有草堂,未得山中住。

白云不让人,占尽读书处。

绝句对平仄格律要求较宽,特别是五言绝句,更随便一点,所以古人就有很多押仄声韵的,诸如孟夫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老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都是其中的典范,柳宗元的也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如果自己的方言里没有入声的话,那“绝”“灭”“雪”三个字三个读音,实则都是仄声韵。

至于梅英卫的这首五绝,与他刚刚“教雷拓做人”的那首五律一样,依然延续了他清挺生新的风格。

简单清新的文字,又颇得王、孟等人质朴脱俗的格调,哪怕是七少中最小的蒋飞也丝毫不觉得有阅读难度。

通俗却不庸俗,流畅却不流俗,这是一种本事,火候的拿捏正是考较五绝功力之所在。如“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种,就过于浅白,以至于读着像开玩笑了。

梅大诗师这次塑造了一个也像是爱开玩笑的读书人的形象——

他在“山中有草堂”,却“未得山中住”.

上来这平淡却饶有兴味的句子,就勾起读者的悬念:

你在山中有一处不错的草堂,但是为什么你不去山中住呢?

不是白瞎了这么好的山间“别墅”了嘛?

对于别人的这种疑问,那个读书人叹了口气道:“没办法呀,不是不想住,实在是不能住啊!”

白云不让人,你让我怎么办?

白云……

不让你住?

那她老公黑土呢?是不是好说话点?

白云不是网红名女人的那位,就是天边、山间的白云。

她满满当当,山腰山谷山顶全都是——

占尽了读书处!

连一张书案都放不下!

你还让我怎么读书呢?

这话一看就是夸张加戏谑,因为大家都不会真觉得白云多得你连书桌都摆不下,云雾都是水汽,又不是棉花!

实际情况上,遇到这种“云海翻腾”的情况,读书人只顾着去欣赏美景去了,根本没有心思去读书了嘛!

一句怪里怪气的话,却把山间的美景、读书人的悠闲、此人的幽默戏谑,每一层都展现得恰到好处!

当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非凡妙笔啊!

这也是梅英卫一直提倡的:写五绝,完全不需要有多大的学问,只需要那么一点点“灵气”,灵光乍现之际,诗句已然妙不可言。

当梅师兄带着师弟们用各种奇葩的形式找“灵气”的时候,七律派、五律派的弟子们在干什么?

阅读各种典籍和佛经啊!

律诗的框架决定了,必须要把各种“营养丰富”的东西加进去,如秦汉到六朝的典故啊,佛祖与阿难迦叶的智慧啊,全是自己的话,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必须要拉大旗扯虎皮。

但是到了绝句,尤其是五言绝句,闪电战中的闪电战,秦汉的典故,佛祖的智慧?

不行不行,字数太少了,完全塞不进来了!

话都让秦始皇和佛祖说了,那我自己还说什么呢?

从这里也可以发现陈成为何绝句比律诗好,五绝比七绝好了——

因为他就是一个有一点点灵气,但是“没有学识”的人啊!

历史上以律诗闻名的,如杜甫大大,李商隐,白居易,哪个不是学富五车,精通各种奇奇怪怪的典故啊!

所以,陈成在律诗尤其是七律上的缺陷,并不是诗的原因,纯粹是因为书读得少了……

对,他是已经看了不少书了,可是与别人比,还差得远呢!

“那岂不是说,如果梦见哥这一场赢不了梅师兄的话,等到以后面对我们窦师兄时,胜率更小?路师兄,平师兄,更没有赢的可能?”始安七少也从梅师兄的诗里,恍然发现了陈某人的症结所在。

“嗨,就不要说平师兄了。”周小三叹息道:“就凭着他的烂七律,跟我比都够呛!”

真遇到熟知五经六艺的平师兄,不被揍得满脸包才怪呢!

众人齐齐看向陈成,想看他在面对大诗师灵气侧漏的诗篇时,自己能否也能压榨出一点灵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