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星明帝国 > 第123章 巧合,还是新的规律?

第123章 巧合,还是新的规律?

推荐阅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星明帝国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为了防止战争的诞生,就直接阻止战争的另一方出现?说实话,这倒也算不错的处理方式。”

“说实话,其实也就是一个先到先得罢了。”

“开拓行动已经于永动钟计时复兴纪年117年……”

“对了,翟卡希尔,现在那个由曾经的伺服器晶化变出来的大坨子的作用是什么?它还能校准我们的时间吗?”

“已经不能了,陛下,曾经由于它的内部是具有一定的奥术能量驱动的,因此它可以借助位阶差异在网络中起到独特的影响,而现在,由于它的位阶实际上还比不上我们,更谈不上约束我们的信息趋势变化了。现在的它最多算是一块走的还算准的表而已,而且还有一点变化,宇宙在资讯层面来看已经趋近于连续,这个分段的时间记录方法其实已经有点不适用了。要考虑将其淘汰吗?”

“既然还算准的话……暂时就先把它放在那吧,以后没准还能有用,以后将事件记录分散到每一个体每一设备之上,通过总体网络足够的庞大体量来维持信息流稳定……”

==================

复兴纪年117年9月27日,大开拓行动开始后一个月。

全新的数学率主机与充沛的晶能保证了飞船在虚空的航行以及下沉至秩序世界之后的绝对行动力,在奥术技术基础与艾思凯特的特殊能力相关研究成熟之后,卡洛斯特尽可能的调整了舰队的防护模式、晶能护盾频率还有各类飞船在舰队中的权重:两种主力舰总共占有百分之十五的权重,它们是舰队中最主要的火力输出者和舰队联合护盾供能者;火力支援舰占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权重,它们的主要职责是跟踪和点杀具有高机动性以及强隐匿能力的目标;舰队近卫舰(驱逐舰)具有百分之十五的权重,它们负责在集群目标来犯之时为舰队拉起防护天网,避免联合护盾受到过于杂乱的攻击冲击而变得混乱脆弱——当面对可能的高位阶信息攻击时,能彻底进行反相位化中和才能尽可能发挥护盾阵列的力量,如果不能彻底中和,那么会有大量的冗余信息杂波脱离中和,形成游离的高能云团,这些高能云团将会有可能再被利用,或者它们也有可能会直接继续干扰联合护盾,小而杂乱的目标会极大地占据联合护盾构成者的演算能力,因此,将它们再挡在护盾之外,才是必要开战时最理想的;护卫舰具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权重,它们几乎没有防御能力,但是却配备了强大的晶能控制介入设备以及性能极高的主机——前者来自于艾思凯特的能力模仿所制造出的设备,并迅速在护卫舰群中完成了换装,它们单独行动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联合护盾的赋值密度和频率,来提高攻击抗性,而联合行动时,整层护盾都会在它们的影响之下变得更加强大。

至于数量?那不要紧——资讯物质转化技术代表着资源是无限的,再加上空间通道晶能反应炉,就连位置限制都没有,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足够强大,有足够的能力脑补一块宽阔而稳定的空间的话,他甚至可以在他的脑袋里建造新船,当然,现在这个时候说这个份上的,可能只有维斯瑞凡敢试试了,不过宇宙很大,星系之中到处都是空荡荡的宅基地,只要有能力,别说船,就连船坞都能按指数变化顺便加个四四拍的速度来生产,短短数年,全新的战舰群数量就已经开始逼近旧联邦的军事巅峰,在这样的技术革命之下,暴兵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一个基础工业模块,让它在受控状态下自我复制开启按照蓝图进行制造就好。

而这些战舰,除去暂时看做在当前技术下已经成熟的大型飞船之外,中小型的飞船都被留下了对于舰队指挥官而言很明显的读加用后门控制——小型舰船占据舰队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数量权重,而且它们的设备可能并不稳定——面对千变万化的攻击,防御前线定然要做出比许多比舰队指挥官,高层将领,甚至皇帝所想的还要多的现场反应,留有这样一个操作后门,也更方便对它们进行升级——万事万物皆为信息,这样的做法被看作是战场打补丁也未尝不可。

眼下,这些舰队正在为星明帝国开拓新的疆土,顺便面对自己的第一战场——虚空级别的自然,同时这些飞船还搭载着无数的个体——有艾思凯特的特殊能力族群,有基于奥术能量的第一权限级个体,也有数量更多的常规晶能塑形个体——除去奥术能量基础使用者的发色瞳色多呈现出一种淡紫色光泽,而晶能基础使用者的发色瞳色多半呈现淡金色之外,两者之间的生命形式其实并无不同,都是能量封装体,而甚至新造的奥术个体耳朵也呈现出一种略微的拉长、上耳廓变尖上翘的迹象。甚至如果愿意的话,所有的差别也都可以被主观抹除,高位阶信息可以向任意方向暂时凝固不确定性或者衰变,因此,外貌实在可以说无关紧要。

不过,在开拓舰队登入越来越多的陌生宇宙之后,一些情况开始逐渐引起了维多维尔等人的注意。

曾经一直被严重担心的,独立闭合世界的时间轴会彼此间产生巨大误差的现象居然完全没有发生过——由于世界屏障本身的位阶并不低,因此在进行跨世界虚空通讯的时候,这层屏障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号干扰,因此,开拓舰队并不会直接沉入某一个世界中,而是先向其中投放两组设备,一组是虚空资讯探测扫描阵列,另一组则是跨世界虚空通讯基站,后面这组设备所汇总的信息将会在秩序世界内被强化、放大然后传递至虚空端,虚空端再发送给位于首府宇宙的此类设备并最终呈报给南北天极终端塔台,这样,开拓舰队就能始终与帝国标准时间轴绑定在一起而不会因时间轴割裂而“迷失”,但是在一个又一个宇宙被点亮之后,维多维尔发现,这些宇宙相对于首府的时间畸变几乎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三百的,无论快或者慢。

按理说,虚空本身是没有时间这一概念的,它永远位于任何概念诞生之前,因此,如果真的走入这样一个时间之外在返回秩序时间轴的话,所产生的差异应该是极大的——毕竟当处于一个数轴外的点重新落回数轴时,从负无穷一直到正无穷,每一个位置相对于这个点的落点而言被命中几率都应该是相等的才对,但是在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线上,点却只能始终落在正负三的范围之内?

如果按照这么个结果来画概率分布曲线,恐怕这条曲线会一直平缓到正负三之外,并无限接近于零,而到正负三的位置时几乎就将不再有曲率,而是直接瞬间窜到天上去。

时间还只是一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已经被开拓的宇宙中,处于第二权限级的研究人员在假设探测器阵列之后很快便发现,这些新宇宙的物理规律,宇宙常数之类的也都十分相似——至少宏观低速力学下没有出现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二分之一呈正相关,或者高速之下百分之一光速就会出现极为明显的时间缓慢以及质量膨胀,或者是反过来,速度越快时间流逝速度越快什么的。

“嗯……回想一下,这也算是正常的,或许,过去存在过的海量宏观世界即使已经消失,其仍然对虚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无数仍然存在或者已经逝去的世界,在无数次对虚空信息广播之中,有一些秩序残骸或许改变了形式,阴差阳错的在虚空中成为了某种弥散的秩序而叠加在原本的无限概率海之上。在这些影响之下,新生成的世界或许也会大体按照这样的一些先代规律来进行自我演化——毕竟,虚空航行的信息偏移量大致均匀就是一种证据——我们可以在虚空中航行,而不必必须以某一个秩序世界为最终目标。”

“或许如此吧。”面对翟卡希尔的解释,星明皇帝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