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星明帝国 > 第338章 至暗时刻的碎片【第二锚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星明帝国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过去的时间里,帝国已经做了很多进入日程、应该被做的事情。

但是这还不够。

这次规模巨大的断裂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带给帝国的影响太多太广,广到连这些同自己一起站在独立于整个帝国自我与内部的第三方视角的人们都无法在一时间看清楚其中的细节,很多的细节或许注定无法变成稳定的规则与详细的成文出现在帝国内部。它们有可能会刻印在帝国生命的灵魂深处,经过漫长的时间与无数次可能的增删修改之后最终消失或者成为灵魂的一部分,也有可能它们会成为某种日常行动,日常生活与行为,这些会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直接体现出变化之所在,但是这些变化我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意识到,甚至不排除那样一种可能——我们永远都意识不到,这其中的可能性太多了。

将小小的视线与注意力竭力推离自己原本之所在,能从某种更加前面、更加“外侧”的角度看向帝国自身的视线究竟从何得来......谁知道呢?

或许是某些曾经已经实现的、现在被认为是已经损毁的技术实际上并未崩溃;或许是因为那道“死去的光”摧毁了帝国的一部分存在属性之后,那剩下的漏洞或者是别的形势的变化在无形中受到了来自于某些技术或者意志的干扰,或者说这漏洞实现了某些本来应该实现,但却因为条件不足而无法拓展的理想和技术实体;甚至也有可能……从那时到现在,在帝国不知道的某个时刻里,帝国自身已经因为某些因素的扰动与更高级别的存在产生了,或者产生过某些联系,而这些联系……已经足够帝国的一些部分从某些角度跳离自己的局限。

谁知道呢?帝国自己目前的种种研究表面虚空的真面目似乎不可能被揭开,不太可能会有一套逻辑一套理论能够真正而全面的描述虚空呈现何种状态,虚空具有哪些可以被归纳总结的规律,虚空应该如何运作,其中会有哪些似乎更加固定的变化,哪些变化又会呈现出混沌……这些似乎不太可能能够做到“彻底知晓”。

而手头的规则和逻辑……它们似乎更多,或者说全部都偏向……不,是扎根于秩序,是从秩序的角度出发。

并且……Σ也是在对抗虚空的挣扎中衰弱下去。现在来看,在帝国的视野里,Σ恐怕会“淡出”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应该不会再有那只能用幻想才能复原其分毫的超级战争了。

可能这就是生存在虚空之中不得不需要面对的一些现状吧……

……

阴影仍然在扩散,泥海仍在蔓延,浮于泥海上的万事万物有一部分被拉住,而仍然也有一部分还在逐渐下陷,陷入到那无底的深渊深处。

由帝国自身组成的聚焦透镜仍在协调来自整个帝国的超时空火力,已经被封闭的通道结构以外,大量的帝国大小舰队谨慎着联系彼此并继续向死潮扩散的广大污染区挺进。

仍然在向帝国内部撤离的、并不适合参与正面对抗大断裂带污染的队伍里,观察者团队的成员与一部分帝国舰队介入了那些文明的内部并开始着手“改造”那些文明使得他们可以拥有一部分抵抗死潮,或者至少是隔断污染的能力。

大断裂带撞击帝国边境的前后迸溅出了无数遭受污染的信息碎块,而除去这些实际的碎块之外,断裂带本身产生的扰动似乎也污染了相当多的世界。观察者团队的速度很快,但是即使如此,被从世界内部割裂出的部分似乎也都带有污染,带有死潮特有的破坏与腐败的演化倾向。

帝国从知晓观察者团队需要的设备不能携带大量强晶能反应时就已经知晓了世界内基础结构的脆弱程度,而长久以来,帝国也一直在注意相关方面的内容并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准备。脆弱的寻常世界失去了Σ文明背景扰动那强大的加持之后可以说相当脆弱,常规秩序世界内部的万事万物运转需要世界之心的稳定。

而世界之心……是从整个世界爆发诞生的那一刻起,从一切的源头处剥离下来的、与宏观世界几乎互为镜像的活信息。因为这些关联的存在,世界内部的文明比起帝国也会有更多“脆弱”的牵扯——文明与智慧发展到能够自行运算自我存在的水平之前,它们难以脱离世界自身的庇护,也难以摆脱世界对其造成的种种影响和牵扯。

世界内部的文明几乎不可能有强法则级别的自我秩向定义能力,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法则稳定区间和不稳定法则抗性,那些文明难以依靠自己来承认、管理乃至运行它们自己的存在属性。他们生存运转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世界这个大集体自身保持完整和稳定。也因此,观察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稀少。

伴随着帝国紧急命令的下达,宏观队伍开始协调世界本身或者世界内部的大型结构撤离的同时,大量的细节处理小组和辅助无人机群则按照预设的细则进入那种类各异无以数计的世界内文明内部。曾经遮蔽超越和未知的帷幕被去除,舰队迎向群星驶去,就像一场视觉与认知都发生了错位的流星雨。

那其中,有一些波动,有一些光影与这些流星互动过,或者尝试拦截过这些流星,但是它们很快都暗淡下去。

然而......百密一疏,很多时候即使是在细致再谨慎的考虑也可能会留下致命的漏洞,更何况这所谓的致密和谨慎......实际上可能只是来自帝国自己的角度,来自于帝国自己的“一家之言”呢?

......

“这就是……我们曾经可能的“生活”所在之地?或者说,是曾经所在之地的可能框架?“他们”是以这样的方式看到这样的环境,同时遵循这样的模式与这样的框架......生活在一起?”

这是维拉及其团队按照舰队的分配协议进入这个星系并加入了“凡人视角”之后对这里的一切的最先想法。

观察者的成员们目前使用的工具更多贴近于凡俗范畴,那些可以扫描深空的监视系统和数据传输链路虽然无法像帝国的最高级设备那样能从所有自己需要的角度观测目标的信息运作,但是它们自身的性能、运作基础以及作为帝国生命、生活在帝国这一文明的水平高度等等因素仍然会让观察者们按照帝国的方式来观察自己想要了解的一切。

直到并入这里的“人”的原本视角,自己也像那些凡人一样出现并需要在这些框架中活动,这些环境以与它们水平相同的视角看起来或许才变得……更加“呈现它们自己应该呈现的样子。”

由本世界内的材料建造的、庞大的合金建筑与或许可以被认为是“陶瓷”制造的高挑尖塔按照某些规则相对整齐的交错排列。按照曾经的观察结果来看,它们遵循的“规律”可以以一定的方式提高城市运作的“效率”——至少,在这里的人定下的规则里,这些“规则”做出的影响可以被视作是“提高”,只是……相对长久的时间里,自己很多时候自己与周围的朋友们只能下意识的读取并记录这其中的种种说法和异族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刻以这些方式成立……这其中有些内容似乎仍然缺乏理解。

已经被切裂隔离的太空泡沫内部,某些若隐若现的、被资讯事先标记的太空航路仍然在闪烁。在它们之外,实际的、被从特别约束的恒星深处扯出的超高能等离子流组建起的太空能量传输线路随着加速轨道的丢失而散开。网络被切断,联络被终止,这里已经被双向事件视界锁死,就连曾经能看到的星空也彻底消失,化为一片黑暗。

按照细节规则的大致规定,队伍应该首先在“他们”第一眼看不到的地方进一步准备自己的工程设备和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