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门喜事:拐个相公好致富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起过中秋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起过中秋

推荐阅读:

不管钱宝根怎么,苏落就是不肯开门让他们进去。

“福生,娘来了,娘想你了,你出来一下好不好!”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张杏叶哪能不惦记呢!那和钱宝珍离开柳林村,她以为有项郡王撑腰,早晚还会回来收拾苏家。

到那个时候苏家的一切,她的儿子都会归她,还有柳林村民羡慕的目光,巴结的样子……去了大兴县被安置在租来的院子里后,特别是听闺女的那些不得已后,她也渐渐清醒了,那个项郡王八成是靠不住的。

他们母子今回来,一是想借看苏福生的机会试探一下苏家的态度,二是打听一下张士杰的事情,张家已经知道张士杰在县衙大牢,托人送东西去了好几次人影都没见到,只知道那孩子双腿不能动了,还变成了哑巴。

如果苏落不告张士杰,县令大老爷不定会把人放出来,苏家揪住福生被绑架的事情不放的话,张士杰别想出来了。

院子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张杏叶喊了半最后放弃了:“苏落,我问你士杰到底怎么回事,他怎么进的县衙大牢。”

苏落眨巴大眼睛想了一下:“哦!你是那个和钱宝珍一起绑架福生的人吗?他怎么了难道被县衙的人抓住了,衙役们办事效率真高,居然这么快就把人抓到了,张杏叶谢谢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啊!”

听了这些话,张杏叶气的脸都变色了:“苏落,你别在这里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好吗?我不信士杰被抓起来的事和你无关,除非你发毒誓!”

“发誓吗?我苏落……凭什么向你发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了坏事就该受到处罚,既然县令大人出手,我相信他一定会秉公处理的。”想让自己去求县令放人,做梦去吧!

“士杰身上有伤,大牢里条件太差,再这样下去他会死的,苏落求你和县令一声放过他吧!”

“你们求我还不如求县令去呢!”

张杏叶又求了半,苏落不为所动,最后只能带着钱宝根离开。

可笑的是,她临走的时候还恐吓苏落要是不管这事,见死不救的话,一定会有报应的。

就算有报应,也该先应验到她们母子身上才对,怎么也不会先轮到她苏落头上。

回家遇到福生,苏落揉了揉他的脑袋:“福生对不起,姐不能让她们进来!”

有邻一次,肯定就会有第二次 ,再被他们粘上的话,想甩掉更难了。

“姐,带我找狐老大去!”苏福生央着堂姐带自己去玩,他都快忘了自己娘什么样子了,在他心里奶奶,爹和大伯,以及堂姐就是亲人,这里就是他的家。

苏长耕得知张杏叶来过,苏落没让她进门,觉得她做的没错,像张杏叶那种人就不能搭理她。

“就是有些对不住福生。”

“落做的已经很好了,千万别这么,你要是这样,二叔都不好意思在这蹭吃蹭喝了。”苏长耕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了,和儿子全靠大哥照顾,对侄女和大哥只有感激,怎么可能有怨言呢!

“别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明就过节了,咱们好好过个团圆节,后就该收地了,要忙的正事有很多,别为了些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得!”

“奶我们都不在家的话一定看住福生,我怕有些人狗急跳墙再打福生主意,每我都会留个有功夫的人这家陪你们。”

福生是苏家唯一的男孩,很有可能被张杏叶和钱宝根惦记上,确实得看住了。

八月十五这,苏家不仅准备了各色月饼,还做了三桌丰盛的菜肴。

大家都要求苏秦氏先讲几句,苏秦氏一会孙女的话就代表她的意思了。轮到苏长安时他只了一句:“这个家落了算,让她讲吧!”

讲就讲!

苏落端起一杯果酒:“谢谢子胥大哥带着护卫们帮苏家种地、除草、马上就要秋收了,还得继续麻烦大家,我在这里谢过各位了。

马嫂和姜嫂为这个家劳心劳力,不仅要照顾奶奶和福生,还要给这么多的人做饭,辛苦你们了。

叮当、咕咚、映月、雪芙、听雨、芷云整陪着我这样一个满山遍野跑,平时里就喜欢摆弄土疙瘩的主子委屈你们了,也谢谢你们为了我,为了苏家做的一牵

还有我的家人们,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我才能走到今,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苏落完喝光杯中酒,向在座的人鞠躬。

“苏姑娘,您别这么,我们做的都是事,您最不容易了。”一个姑娘扛起一个家,做的事情一般男人都比不上,苏落是子胥最佩服的姑娘,没有之一。

其他人跟着点头,他们不觉得委屈,在苏家过的日子虽然平凡了些,却有滋有味,每都觉得挺充实。

最主要的是省心啊!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倾轧,可以放松心态,展现最真实的自己。

“都别客套了,来都坐下吃饭!”苏秦氏为孙女感到骄傲,刚才那番话的多好!孙女要是生在有权有势人家就好了,将来一定能找到好婆家。生在乡下人家,不仅要为了家里操劳,还要忙外面的事情,确实辛苦。

饭后分月饼的时候,大家都选了自己平时喜欢的口味,苏落吃了一个酥皮的一个水果的。

苏秦氏和孙子分了一个果脯的月饼,苏家兄弟吃的是五仁的,女孩子们吃的大多是鲜花和水果味的,男人对月饼这种吃食不太感兴趣,俩人或者几个人分一块。

“姑娘我们检查牛车、镰刀和木叉去了。”吃过饭子胥想带手下再检查一遍农具。

苏长安告诉他们今过节放假,其他事情他和弟弟都做好了,明一早下地就行了。

“明姑娘在一旁指挥就行,我带女人们下地割大豆。”映月把秋收当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和听雨她们约好了每进行一场比赛,看秋收过后,谁拿的第一名最多。